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91636955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八篇篇一戴着学者型的眼镜,一个小平头,浑身是劲的样子,那感觉真是个年轻小伙。这样的打扮怎么也看不出是接近50岁的人了,更想不到还是一个有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患者,他就是*村老百姓最为信赖的第一书记、审计局帮扶干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为脱贫攻坚工作之歌写下一枚枚最美音符,是名副其实的“最美扶贫干部”。2017年11月,*被派到*乡*村任第一书记。*村地处*市*。国土面积29.75平方公里。下*5个自然小组,耕地面积2285亩,林地面积35500亩。*村处在一个四周高山的一个小盆地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村人民改变命运战天斗地精神天路精神。“天路”是指*村人民经

2、过1986年到1997年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开凿,修通直达山外的17公里双木公路,其中扯根坡段4.4公里由7个“Z”字形大拐、13个回头线由海拔760米爬升到1560米,每前行5米就上升1米的坡度,牺牲了8.5条生命代价(其中一个重伤)修通的闻名中外的“壁挂公路”。也是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战斗过,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红色老区。辖区最高海拔1610米,最低470米,全村523户,人口18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4户903人,虽是2016年脱贫出列村,但是还有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成为*村人脱贫致富短板,*驻村以来,带领村支两委成员按照市、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一步一个

3、脚印,带着对村民特别是对贫困户的浓浓深情去开展工作。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居住在*组*坡的贫困户*是他的帮扶户,她的日常生活成了他的牵挂,*生于1942年,家里原来有三口人,老伴长期病卧在床,在2017年底去世,儿子*因为在外打工,没有管好自己,触犯了刑律,在2016年被判刑9年监禁。*的心是自卑而又无奈,除了叹息再就只怨自己命该如此,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生活没有盼头。*到访后,意识到要让她点燃生活的希望才是最为关键的。于是,他就成了*家的常客,几乎每周入户一次,多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实实在在的关爱,逐渐打开了*的心结,

4、帮他联系到多年失联的女人和外孙女,利用危房改造政策,帮忙解决了住房的修缮,重新盖了树脂瓦,浇铸了房屋地平,并为她家落实了医疗、低保和养老金等各项扶贫政策,让*脸上随时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逢人就说,*比自己儿子还亲,切身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党充满了感激之情,自己对生活也充满了美好的期望。投入感情的工作换回的是贫困户的理解和支持。廖瑞良是一位身患膀胱癌70多岁的老人,几乎不识字,儿子因为白血病,使其家庭因病陷入贫穷,但他却经常把陈科长发的惠民手册放在身边的椅子上,有人问,“您不识字,放这个做什么?”他说,虽然我不识字,但是,干部每次来宣传,我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来回忆、回味党的惠民政策,只有这

5、样也才对得住几级干部的真情付出。驻村以来,作为第一书记,*带领村支两委熟悉全村情况,对村里的特殊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档案全面自查,开展回头看整改工作,立足“五基”(基础资料、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导向,着力“四个反复”(反复入户走访掌握民情社意、反复沟通增进情感交流、反复研究敲定扶贫方案和反复动员实施扶贫方案),不分黑夜白天,不分春夏秋冬,始终在农户家中或者是在去农户家的路上。在走访中,发现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康家台因为有两个电线杆立在扩宽后公路的中间,必须马上移开才能不耽误公路浇筑,*发现后马上协调乡供电营业室,第二天供电营业室抢修人员就把电线杆进行了移栽;贫困户谭志国女

6、儿谭宏银患上精神疾病,*多方联系医院、残联、民政等相关单位,进行了法医鉴定,办理了残疾证,并联系州优抚医院进行治疗,还为谭志国家办理了低保手续。*走到*坡的任家台,深深体会到村民出行困难,召开群众会动员村民以干求助,争取以奖代补碎石路公路项目,目前*坡3公里的碎石路已经建设完成,等待验收;任家台1.5公里砂石路开挖完成,过河的小桥也建设完工,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和福音,这些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村民中传为美谈。在*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的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全部得到落实。2017底至2018年,完成通畅公路5.7公里,以奖代补硬化路5公里,砂石路4条15公里,群众集资13.3万元;*村水

7、厂投入42万元进行提档升级,增加消毒过滤设施,投资20余万元扩建上台水厂并进行管网延伸,补助资金5万元建设小水窖4口;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5户;进行厕所、卫生间改建14口,新建31口,提前完成乡指挥部下达任务。发展核桃1300亩,白芨150亩,贝母200亩,其他药材种植300亩。全村完成小额贷申报34户,办理16户,贷款54万元。全村28户62人享受低保政策。享受家庭保健签约服务115户,大病救助7人,本年度合作医疗费用报销15户,报销金额7.5万元;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补助政策47人,金额3万元,雨露计划8人,金额4万元;享受危房改造补助15户,金额17万元,民居改造53户,补助金额120万元。为

8、确保贫困户脱贫后依然有产业扶持,*带领工作队会同两委班子积极筹划发展思路,借力天路、华中植物园和硒矿床资源发展旅游业和茶叶产业为长线产业,依托中药材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特种药材规模种植和养殖,力求取得规模效益,对全村土地集中托管和参与合作社分红模式,实现贫困户的利润分红,确保贫困户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收益的连续性。*,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在*乡校场坝长大的干部,始终不曾忘怀农民情结,正是这份执着的乡土情结和对家乡味道的追逐,他把每位村民都当做自己的父老乡亲。所有的乡亲们脱了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这是他工作目标的起点,也是他的心愿。篇二在贫困户家验收完产业后已经是十二点半了,

9、*回到村委会旁的驻地,淘米洗菜,生火做饭,一边翻炒着锅中的青菜,一边与村干部们交流着上午验收产业情况。这一幕紧张忙碌的场景,就是*驻村工作的日常。*是*县审计局干部,2016年改非后主动申请担任驻*村第一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便与这个小村结下深厚的情谊。集体经济的奠基人*村两山相夹,一条小溪穿村面过,版图面积13.74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143户456人。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大部分都是“挂坡地”,水田仅有384亩。由于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一直空白,村里不管大事小事都只能向上“等、靠、要”。*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后,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精准扶

10、贫工作相结合,引导转变观念,积极谋划产业,多方争取项目,盘活集体资产,促进村集体经济有力发展,处处焕发勃勃生机。要想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转变党员干部的观念。长期以来,村里的干部群众都认为,*底子太差,发展村集体经济是白费力气,瞎折腾。*花一个多月时间,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交流,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然后组织召开了全村党员干部大会,向全体党员宣传了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以及优惠政策,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尧治河、格兰坪等地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到房县、郧西考察集体经济项目。村里党员干部们的视野在不断开扩,观念在不断更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

11、愿望也在不断的增强。2017年,在*和其他村干部的辛苦努力下,*村终于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村里投资40万元,建成一座50千瓦的光伏电站,当年底就收入3万多元,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看到了效益,村会计兴奋的说:“得亏向书记领导我们发展集体产业,现在村里有了资金,好多难题就可以解决了!”*村四组有一块荒坡,因为保不住水,种啥啥不成,*多次去查看,都没有好的办法来利用这块地。有一次在无意之间,他发现一些野生葛藤在哪儿生长的非常旺盛,于是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下山后,他询问了附近的村民,又上网查找了资料,发现近年来市场上对葛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村的坡地也比较适宜葛根的生长,他与村委会成员

12、商议后决定发展葛根种植。思路定下后,他马不停蹄,到镇政府和县农业局、扶贫办寻求资金支持,到葛业公司考察种苗和回购情况。为了这个项目他殚精竭虑,往来奔波,人都瘦下了一圈。2018年3月,他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绿珍葛业公司与*村达成协议,建立一个50亩的葛根基地,由葛业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成品回购,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村山多地少,村民主要收入就靠外出务工,但村里的贫困户要么体弱多病,要么劳力匮乏,外出务工不现实,脱贫致富没门路。*看在眼里,急上心头。他仔细研读产业奖补政策,对143个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帮助他们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理清脱贫思路。贫困户*,家住*村五组,因为

13、身患多种慢性疾病,长期吃药,导致家庭困难,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去走访,发现*一家人虽然贫困却很勤劳,一个小院收拾的非常干净,房前屋后都栽种了各类蔬菜瓜果,还养了猪、羊等好几种牲畜。可惜这些养殖都没有形成规模,以自产自销为主,没有产生明显经济效益。*了解情况后,向*宣传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政策,并帮他制定了以生猪养殖为主,药材种植为辅的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家出栏生猪5头,发展茯苓100窖,获得奖补资金5000多元,当年创收3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他在2018年又扩大了规模,养殖生猪7头,种植茯苓250窖,预计全年收入可达到5万元。两年间,*的生活条件产生了巨大变化,电视、冰箱等

14、电器接连搬回家,小院中的笑声越来越多。老党员安国成,家中建房后,账还没有还清,儿子就患病,到处求医,导致负债累累。*听村干部介绍了安国成家庭情况后,多次到他家走访,并根据他家实际情况,建议他发展种菜和养猪两个项目。安国成听从他的建议,种植露地蔬菜9亩,养殖生猪3头 。到了蔬菜收获期,*又积极帮他联系销路。一年下来,加上产业奖补资金,安国成收入达到3万余元。家中的债慢慢还清,安国成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现在,他逢人就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审计局来的向书记!有了两个榜样,村里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2017年,全村有82个贫困户拥有了自己的脱贫产业项目,共发展用材林83.6亩,魔芋6

15、亩,中药材4.5亩,蔬菜70.7亩,生猪226头,山羊33只,鸡552只,蜜蜂12箱,户平增收5000多元。2018年,村里的绝大多数贫困户投身脱贫产业,户平收入在2017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两年来,52个贫困户脱贫出列,迈上小康道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鞋底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遍了*村的山水林坡,访民情、听民意,掌握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7年7月,*境内连降暴雨,贫困户刘海军家中房屋漏雨,而他还在广东打工,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刘海军的母亲进行妥善安置,暴雨过后迅速请人进行了屋面维修。村民*,年过

16、五旬,老婆是个盲人,孩子还在上学,家里非常困难,*经常把自己家里的衣物、粮油带来送给他。今年8月,*的孩子考上了县一中,他在高兴的同时,又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焦急,*了解情况后,积极奔走联系,为他募集到2000元“爱心助学款”,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两年来,*与村13名留守儿童建立长期联系,时常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让这些孩子享受到爱的温暖。一件件好事,一缕缕真情,在*与*村民之间,凝成了一座牢固的“连心桥”,将心与心的距离拉的很近、很近。扶贫攻坚不畏难,*新绽*开。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深信: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将越开越盛,越来越美!篇三“*村安全饮水问题,关键是水管子钱和施工费用,看看能不能再向县水务局争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