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619384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一般分类法,电子商务可分为四类:1、B2B即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2、B2C即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3、B2A即企业对行政机关的电子商务;4、C2A即消费者对行政机关的电子商务。而按照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程度,又可以把电子商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1、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以及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等方式为企业带,来效益;2、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经营管理模式虚拟化和国际化;3、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与传统情况下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电子商务之所以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因为企业成本相对收缩和企业的无

2、边界扩张竞争优势,所谓企业成本相对收缩即边际成本递减,这种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可以同时出现在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领域中,电子商务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柔性制造技术的替代效应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缩短路径距离而降低企业内外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和服务分销商改变供货方式的交易成本,使之形成企业竞争的壁垒;所谓企业最优边界的相对扩张,是指由于规模管理效应即电子商务运用信息技术使企业以低信息成本共享管理成本,使企业总体管理成本分摊到各个管理环节和流程中,企业规模扩大而边际管理成本逐渐下降,相同的管理成本可用于管理更大规模的企业,即随着

3、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的最优边界相对扩张了。一、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1999年众多企业和单位都在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给电子商务定个位:从概念上看,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解释,尽管电子商务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以电子数据交换(EDI )为基础的专用网上组建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多年,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它又被不断赋予新鲜的内涵,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框架已经明确,即通过电子手段来完成整个商业贸易活动的过程,目前对电子商务内容产生广义和狭义的两方面理解,这也是众多电子商务发展预测数据相差甚远的主要原因。从

4、应用现状看,世界电子商务市场实际上就是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市场,尽管发展很快,但整个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电子商务的法律、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和金融等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大面积应用实践支持。我国电子商务还没有大规模成功应用实践,基本上都是实验性的,目前整体还处于启蒙阶段,这也是我国信息化水平所决定的。从解决方案看,电子商务实质上是信息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并与组织体制有着较强的关连性,电子商务不会取代传统的商务运作模式,从实践看,电子商务产生效益效果的重要方法是与传统商务模式结合制订混合立体式对等。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熟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和水平,目前中国电

5、子商务现实突破口是从国际商务领域开始,而且我国电子商务最需解决宏观和微观的配套体制问题,以便使之有秩良性发展。二、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需求、突破口和战略面向市场的企业级电子商务应用是中国企业信息化跨世纪的热点众所周知,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尽管目前国内由政府牵头推动的电子商务力度很大,也很必要,宣传也很热,但如果电子商务需求的主体企业热不起来或者是超前被动发热,这将最终背离了我们发展电子商务的初衷。所以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回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电子商务成功之路怎么走?我们经过近10年的实践研究,中国电子商务

6、发展主体推动力是企业,并发现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需求主体是以市场为核心的,调查表明尽管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以市场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但正在以16的增长速度由内部管理信息化应用转向外部市场信息化应用,面向市场的企业级应用是中国电子商务跨世纪的热点和主体。国际电子商务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实的突破口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仍处在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客观讲在国内全面展开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尽管可能发展速度很快,估计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普及过程,且受众多因素制约,应用效果不会太好,而在国际商务领域,全面展开国际电子商务对策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实突破口。这是由国外市场信

7、息化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的,不仅存在应用的环境和条件,更主要的是国际市场竞争手段走向电子商务化的现实要求。大家仔细观察,目前在Internet上取得应用效率、效果和效益绝大部分是国际性的,这是电子信息化和网络化特性决定的,即时间和空间的高度浓缩,在国际商务领域使这些特点发挥的最淋漓尽至!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感觉到,全面实施国际商务电子战略,可能是我们缩短与国外企业竞争差距的跨世纪的机遇,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和观望了。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方案必须符合国情我们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国情化的道路,概念应该放宽。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的需求是什么?经过我们调查95的出口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应该集中

8、在如何帮助企业缔造全球贸易良机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大多数企业并不关心业务是否实现EDI运作。 所以当前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解决方案都应该以满足中国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近期不一定追求是否无纸贸易和网上付款等具体狭义环节。为此,我们经过长时期实践认为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含义及战略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开发和利用内外市场信息资源,使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四环节(沟通、调研、营销和交易),借助内外电子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获取、发布和交换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在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全面实施4E战略:电子沟通(Ecommunication),电子调研(Eresearc

9、h),电子营销(Emarketing)和电子贸易(Etrade)。调查表明, 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最薄弱的环节是电子调研和电子营销,而实践证明这二个战略恰恰能够缔造全球贸易良机,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加大这二个瓶颈环节的应用力度,全面实施符合国情需要的国际电子商务战略。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Internet上的交 易 ,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 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 系列的贸易活动。流通领域作为沟通生产领域

10、与消费领域的中介网络,是竞争性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网络经 济的出现,促使网络市场成为新的经济体系的核心,政府、企业、消费者通过网络市场相互 联系并相互作用。而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的经济体系以巨大的冲击 ,对流通领域的经济行为产生分化和重组作用。分化作用表现在:第一,商品和服务的信息流将脱离传统市场而在网络上出现和流通。这 是因为信息在网上流通成本低于其在传统市场的流通成本,信息在网上流通速度快于其在传 统市场的流通速度,信息在网上的流通覆盖面大于其在传统市场的流通覆盖面。第二,信息 商品生产、流通与消费都转移到网上,从而信息商品的生产企业、信息商品的消费者、用于 信息商品流通

11、的市场都有脱离实体经济而进入网络经济。第三,资金流越来越脱离传统市场 而倚重网络进行流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的加强,将出现电子货币。重组作用体现在:第一,流通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由于信息流上网及信息商品的生产、流 通和消费网络化,大大降低信息成本,信息成为首要资源并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从而改 变业务流程。第二,市场流通方式重组。由于信息流、资金流从传统市场中剥离出来,传统 市场的作用降低、功能减少,批发、零售的地位下降,而物流配送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流通领域的经济行为,对我国传统的流通领域影响深远 。(1)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流转程序

12、发生变化。由于网上购物和在线销售的出现,消费者可以从 互联网上直接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和网上销售商都可以建立自己 的网站并营销商品。一部分商品的流通不再按照原来的产业和行业分工进行,也不再遵循传 统商品的购进、储存、运销的业务流程运转。网上销售一方面使产业间、行业间的分工模糊 化,“产销合一”、“批零一体”的销售模式大量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凭订单采购”、 “零库存运营”、“直接委托送货”等新的业务方式的出现,服务于网络销售的各种中介机 构应运而生,行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2)销售方式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网上购物为现代社会消 费时尚的

13、个性化进一步提供了便利,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分散式订单生产,呼唤柔性生产技术 的出现以及在生产中的普遍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制造业竞争中劳动力 成本的作用降低,中小企业在网上营销中可以获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因此,在个人商品消费 领域,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以及传统的工商关系部分将由产销合一的高科技小企业所取代。(3)商业利润的来源渠道改变。传统商业是从商品的供应价与销售价之间赚取利润,而网上 商业把这种差价缩减到零(即“零利润销售”的概念),有的甚至使商品的销价低于生产成本 ,它们的商业利润不再是从商品的差价中获取,而是来自于网上广告、服务、赞助商及其他 高利润商品等新的渠道。(4)推进

14、流通技术的革命,实现产销一体化整合。传统的供应体系分为两类:一是计划经济 条件下的“推动式”,生产什么就出售什么,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二是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拉动式”,形成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引导的生产机制。但是由于市场配置资源是靠公 开价格信号实现的,这种事后调节不仅具有时滞,而且对社会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电子商务的出现赋予了流通技术革命以更具有朝代特征的新内容,这就是供应链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 ,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

15、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 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最大地体现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 其关键是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销供产全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厂、零售 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联通体系。(5)商品配送和交割方式的变化。电子商务中的网上零售,实际上已经破除了商家对各种商 品批量购进、集中存储、坐店销售的方式,商品可以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这种商品交割方 式的变化,说明网上购物使传统的物流配送开始向消费末端延伸,不仅涉及商品配送体系的 结构调整及各类有形零售业态如何适应的问题,而且对商业批发集配商品可以提高流通效率

16、、节约社会劳动的理论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批发商、代理商等,在这种冲击面前将有可能萎 缩。(6)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网上购物的发展,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和配套行业的重点将会发生偏 转。各类送货系统、快速运输公司、支付公司、安全、广告、商务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型物 流 和中介机构发展呈加速态势,并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交易活动,它的应用将打破时空界限, 改变交易形态,加速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 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是 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二、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深入电子商务从1997年开始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12年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