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616298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 46-0022012-20304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2012 - 10- 26 发布2012 - 10- 26 实施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Q/GDW 46-0022012-20304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四新14职责14.1本部14.2基建项目单位1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25.1本标准依据的流程25.2总则25.3“四新”应用推广计划管理25.4设计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25.5施工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35.6“四新”应用目标项目执行35.7“四新”应用总结、成果申报及推广35.8

2、监督与检查35.9资料归档36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47检查与考核58报告与记录5附录A(规范性附录)流程图6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格样式9前言本标准是按照Q/GDW 46-0052012-00701(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管理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凯、佟德利 、冀 强。本标准审核人:王洪玉 、朱安平、李富春。本标准审定人:黄悦照。本标准批准人:林铭山。本标准2012年10月首次发布。3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的

3、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检查与考核、报告和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本部及基建项目单位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建质2002173号 关于印发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 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 Q/GDW 46-0012012-21002 科技项目管理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四新是指

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4 职责4.1 本部4.1.1 基建部4.1.1.1 是工程建设“四新”应用的归口管理部门。4.1.1.2 指导基建项目单位推广应用“四新”技术。4.1.1.3 组织基建项目单位开展“四新”推广应用的典型经验交流。4.1.2 科技信息部组织基建项目单位“四新”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工作。4.2 基建项目单位4.2.1 分管领导4.2.1.1 负责项目工程建设中“四新”应用的论证、决策和实施方案编审等组织管理工作。4.2.1.2 组织对参建单位“四新”应用的指导、检查工作。4.2.1.3 批准设计单位“四新”应用申报表。4.2.1.4 批准用于构成工程永久构筑

5、物的“新材料、新设备”申报表。4.2.1.5 组织项目工程建设中“四新”应用项目的有关评定申报工作。4.2.2 工程部(物流中心)4.2.2.1 是基建项目单位工程建设 “四新”应用的归口管理部门。4.2.2.2 组织开展“四新”应用需求的调研分析工作。4.2.2.3 批准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报送的“四新”应用实施计划。4.2.2.4 组织管理“四新”应用项目的立项审核、组织实施、总结等工作。4.2.2.5 组织“四新”应用项目的有关评定申报工作。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四新”应用推广计划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1);设计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2)

6、;施工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3)。5.2 总则5.2.1 基建项目单位应按照关于印发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将“四新”应用作为工程评优的重要支撑,应发挥建设管理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积极稳妥的推广项目工程的“四新”应用。5.2.2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在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四新”应用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并在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及施工图和设计文件中对“四新”应用提出具体要求。5.2.3 基建项目单位应大力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组织施工单位细化分解落实推广计划。根据相关评优规定

7、及工程实际情况,每一个项目工程应至少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6项。5.2.4 涉及科研项目的“四新”应用,执行公司科技项目管理标准相关规定,科技信息部组织开展有关“四新”应用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工作。5.3 “四新”应用推广计划管理5.3.1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编制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以下简称“总体策划”)时,工程部(物流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对“四新”进行调研,确定计划应用的“四新”技术,填报“四新”应用推广计划表(见附录表B.1),作为总体策划的附表报基建项目单位分管领导审批。5.3.2 工程部(物流中心)将批复的“总体策划”,转发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

8、督促相关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四新”应用实施计划。5.3.3 施工单位的实施计划报监理审批,设计单位的实施计划报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审批。5.3.4 为有力支撑工程创优,主体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应依据总体策划和工程特性,结合工程创优工作,在工程创优实施细则中详细阐述“四新”技术的推广计划及实施措施。5.4 设计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5.4.1 设计单位根据“四新”应用实施计划和工程进展情况,编制设计单位工程“四新”应用申报审批表(见附录表B.2),报基建项目单位。5.4.2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论证,必要时,组织专题咨询会,形成论证或咨询意见,

9、报基建项目单位工程分管领导批准。5.4.3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将批准后的审批表发送设计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实施。 5.5 施工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5.5.1 “四新”应用实施单位根据“四新”应用实施计划及工程进展情况,编制工程“四新”应用申报审批表(见附录表B.3),报监理单位。5.5.2 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工程策划,批准施工单位对“新施工技术、新施工工艺、新施工设备”应用上报的工程“四新”应用申报审批表,批准后上报基建项目单位备案。5.5.3 对用于构成工程永久构筑物的“新材料、新设备”,申报单位填写工程“四新”应用(新材料、新设备)申报审批表(见附录表B.4)上报监理单位,

10、监理单位组织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后上报基建项目单位。5.5.4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组织审核,填写审核意见,报分管领导批准。5.5.5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将批准后的审批表发送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实施。5.6 “四新”应用目标项目执行5.6.1 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四新”应用实施计划,强化管理,使其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施工速度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5.6.2 监理单位及基建项目单位应跟踪、督促设计、施工单位 “四新”应用的落实,对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及监督,确保“四新”应用落实到位。5.6.3 基建项目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应分别建立“四新”

11、应用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相关“四新”应用资料。5.7 “四新”应用总结、成果申报及推广5.7.1 “四新”应用目标项目实施完成后,基建项目单位应整理“四新”应用相关资料,及时总结,作为工程创优的支撑性材料。5.7.2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物资部组织“四新”应用实施单位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或取得其他类似“四新”应用成果认定证书。5.7.3 根据“四新”推广应用实际情况,本部基建部组织基建项目单位开展“四新”推广应用的典型经验交流。5.8 监督与检查5.8.1 本部基建部结合相关检查工作不定期对基建项目单位“四新”应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指导意见。5.8

12、.2 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依据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中确立的“四新”应用推广计划,分阶段对各参建单位的“四新”应用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承包商评价与考核内容。5.9 资料归档基建项目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整理资料并归档。6 重要风险识别与控制表1、表2、表3给出了基于本标准所依据的流程识别的风险及控制。表1 “四新”应用推广计划管理流程风险识别与控制表流程目标/要求关键步骤编号与描述关键步骤责任部门、岗位风险描述风险成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影响后果风险重要程度控制措施规范四新应用管理,有力推动创优2填报“四新”应用的推广策划工程部(物流中心)等需求部门未按要求填报招标立项申请

13、表对四新应用管理认识不到位,审查不细致 高高中1、加强业务培训;2、提高责任心。表2 设计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流程风险识别与控制表流程目标/要求关键步骤编号与描述关键步骤责任部门、岗位风险描述风险成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影响后果风险重要程度控制措施/表3 施工单位“四新”技术应用申请管理流程风险识别与控制表流程目标/要求关键步骤编号与描述关键步骤责任部门、岗位风险描述风险成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影响后果风险重要程度控制措施/117 检查与考核对本标准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4所示:表4 考核内容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指标被考核人(单位/部门)监督人(单位/部门)考核类别1

14、按时上报“四新”应用推广表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基建项目单位基建部B注:考核类别填写说明:本部对本部各部门的考核填写“A”;本部对各单位的考核填写“B”;各单位内部的考核填写“C”8 报告与记录表5给出了执行本标准形成的报告和记录。表5 报告与记录序号编号名称填写部门保存地点保存期限备注1Q/GDW 46-0022012-20304.JL01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工程部(物流中心)工程部(物流中心)至档案移交2Q/GDW 46-0022012-20304.JL02“四新”应用推广计划表工程部(物流中心)工程部(物流中心)至档案移交3/“四新”应用实施计划参建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至档案移交外来文件4/设计单位工程“四新”应用申报审批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工程部(物流中心)至档案移交外来文件5/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