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613018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山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评表(修订版)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1类基本条件1.企业在申报前3年内未发生死亡或一次3人(含)以上重伤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基本条件不打分。2.近2年内无安全生产重大行政处罚的不良记录。3.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行业企业达到三级标准化标准。 2类组织保障1.设置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制定工作制度(办法)。2.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费用计划,专款专用,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3.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规划目标、方法措施等。要求规划目标明确、保障措施

2、有力、责任落实有效。4.定期公开发布企业安全诚信报告,接受工会组织、群众的监督,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3类安全理念5.安全理念体系完整,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等内容通俗易懂,切合企业实际,具有感召力,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公布。(核心安全文化理念出现在醒目位置)6.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风险预控”等积极向上的安全价值观和先进理念。7.利用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安全理念,所有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理念的学习与宣贯,达到人人皆知的标准,并能够理解、认同,将企业的安全理念融入到每个职工,每个岗位。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4类安全制度8.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各项规

3、章制度、规程、标准。9.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领导层、管理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明确,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0.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整治理及效果评估制度。及早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活动,认真分析、评价事故隐患和进行事故风险整改,做到人员、责任、措施、资金、时限、方案落实到位。11.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记录制度和整改措施监督落实制度。12.建立应急救援及处置程序。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系统,落实应急救援报告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员工应急培训等符合要求。5类安全环境13.生产环境、作业岗位符合国家、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

4、生产装备运行可靠,在同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安全操作规程健全,覆盖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个场所、每个作业行为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条款。14.危险源(点)和作业现场等场所设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标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有毒、有害作业点和粉尘、废气、高温、噪声作业场所应有通风设施并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粉尘、废气、噪声不超过国家和省相关标准。15.厂容厂貌整洁干净,作业场所规范有序,作业区域秩序良好,安全管理特色明显。企业建有集中式生活区的要达到整洁干净,环境优美的标准。车间墙壁、上班通道、班组活动场所等设置安全警示、温情提示等宣传用品。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

5、栏等安全文化阵地,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内容。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5类安全环境16.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等媒介手段,采用演讲、展览、征文、书画、文艺汇演等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理念和知识技能的宣传。17.有足用的安全生产书籍、音像资料和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知识传播的报纸、杂志,并分发至班组一级。每年有不少于2篇在省(含)以上新闻媒体刊登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创新成果、经验做法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6类安全行为18.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9.从业人员熟知、理解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正确执行。20.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技能,能够正确

6、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异常。21.从业人员知晓由于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危害与后果,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22.建立考核从业人员行为的制度,实施有效监控和纠正的方法。23.为从业人员配备与作业环境和作业风险相匹配的安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能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自觉佩戴劳动保护用品。24.从业人员具有自觉安全态度,具有强烈的自我约束力,能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不使他人受到伤害。25.主动关心团队安全绩效,对不安全问题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7类安全教育26.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机制。27.定期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安全知识、安全职责和安全技能。28.从业

7、人员100%依法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特殊岗位考核选拔上岗。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7类安全教育29.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群众性安全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企业全员安全文化专题培训,有影响,有成效,有记录。30.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教师队伍,或与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培训服务关系,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场所或安全生产学习资料室。平均每100名员工不少于10册的各类安全生产法规、事故预防、应急处置等的知识书籍、安全生产音像教育资料。31.从业人员有安全文化手册或岗位安全常识手册,并理解掌握其中内容。32.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应急演练活动和风险(隐患或危险源

8、)辨识活动。33.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安康杯”竞赛、“青年文明示范岗”活动,有方案、有总结。8类安全诚信34.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立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制度。35.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都公开作出安全承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安全生产承诺书格式规范,内容全面、具体,承诺人签字。36.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9类激励制度37.制定安全绩效考核制度,设置明确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并把安全绩效考核纳入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38.对违章行为、无伤害和轻微伤害事故,采取以改进缺陷、吸取经验、教育为主的处理方法。39.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树立

9、榜样典型。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10类全员参与40.从业人员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承诺、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安全投入等进行监督。41.从业人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42.建立安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级主管和安全管理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43.建立安全观察和安全报告制度,对员工识别的安全隐患,给予及时的处理和反馈。11类职业健康44.建立防治职业病的机构,建立完善的职业病保障机制,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做到有机构、有制度、有经费、有保障。45.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

10、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46.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监督,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47.企业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达到标准要求,维护从业人员身心健康。 按规定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有毒、有害作业职工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无害作业职工每二年至少体检一次,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序号指标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备注12类持续改进48.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从与安全相关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改进安全工作。49.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企业每年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绩效评估,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50.加

11、强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果。13类加分项1.近3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方面的表彰奖励。2.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3.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4.安全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行业特点,形成品牌,开展群众性的创新活动。说明: 1.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分为3类指标,其中类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3个);类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0个),满分300分;类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4个),满分24分。 2.评分办法(1)类二级指标是否决项,不参与评分。(2)每个类二级指标评定分数为0-6分,6分:该指标完成出色;5分:该指标已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实施情况好;4分:该指标已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实施情况较好;3分:该指标已经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但实施效果一般;2分:该指标已经部分完成落实;1分:该指标已经部分完成落实,但存在严重缺陷;0分:该指标空白。 (3)每个类二级指标评定分数为0或6分。3.考核办法 (1)类二级指标中有任何一项不合格的企业(行业未要求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注明),不能申报“山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2)指标得分总和低于240分(含),不能申报“山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4)按、类指标得分总和依次排序,高分的优先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