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612728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2014年10月为加快推进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我省轮胎产业发展优势,制定本方案。一、我省轮胎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及效益我省是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轮胎企业数量、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出口量连续11年居国内首位。2013年,全省共有轮胎生产企业287家,共生产各种规格轮胎外胎4.25亿条(包括部分小型轮胎、摩托车胎、力车胎)。其中,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33家,产量 6228万条,占全国总量的58%;半钢子午胎生产企业24家,产量17900万条,占全国总量的49%(见表一、图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5亿元、利税27

2、8.3亿元、利润213.7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1%、58.8%和62.2%;出口创汇86.26亿美元,占全国轮胎出口总量的55%。(二)产品结构及水平我省轮胎行业主要产品品种是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巨胎、农业子午胎、军用特种轮胎和斜交轮胎等。近年来,我省轮胎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半钢子午胎和全钢子午胎产量由2008年的4220万条、3150万条,分别上升到2013年的17900万条和6228万条,两者比例也由 1.34:1调整到2.87:1。轮胎子午化率由2008年的62%上升到2013年的85%(见表二、图二),并且高性能、低断面、超低断面、高速度级别的半钢子午胎以

3、及无内胎全钢子午胎比例明显提高,骨干企业中三角、玲珑的以上产品比例已达到50%以上。其中,通过美国SmartWay认证和达到欧盟REACH法规及欧盟标签法要求的“绿色轮胎”5000万条左右,约占全省子午线轮胎总量的20%。我省轮胎产品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少数高端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钢子午胎方面,三角、玲珑、赛轮集团(金宇)、双星已成为中国一汽、济南重汽的主要配套厂家。全钢工程子午胎方面,三角已经为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沃尔沃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配套。半钢子午胎方面,三角是国内首家为上海通用别克系列汽车配套的内资企业,玲珑的UHP轮胎已经进入了通用、福特、巴西现代、俄罗斯雷诺日产、

4、塔塔等世界一流汽车厂的全球采购体系,玲珑GREENMAX产品(GREENMAX是花纹代码,这一产品系列共有45个规格)在芬兰国际轮胎评测中,综合得分与米其林、邓禄普并列。(三)产能构成及产业集群我省轮胎产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占全球的17%左右。骨干企业单厂生产规模与世界主要轮胎企业单厂生产规模相当。2013年,全省全钢子午胎生产能力超过120万条的企业有28家,半钢子午胎生产能力超过600万条的企业有19家,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18家和11家(见表三)。其中,三角、玲珑、赛轮集团(金宇)3家企业全钢子午胎产能超过600万条,三角、玲珑、赛轮集团、恒丰、万

5、达宝通、永盛、恒宇、德瑞宝8家企业半钢子午胎产能超过1200万条。我省轮胎行业经过多年聚集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半岛轮胎产业集群和以广饶、寿光为中心的鲁北轮胎产业集群。以上两个集群内的子午胎产能分别占全省的47%和45%,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见表四、图三)。(四)骨干企业及品牌2013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山东有12家榜上有名,占大陆企业上榜数(26家)的46%。其中三角、玲珑、兴源、双星、金宇、恒丰、赛轮7家企业进入销售额10亿美元行列。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的2013年中国轮胎工业销售收入前10强排行榜中,我省占据5席(见表五)。我省轮胎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提升、

6、品牌宣传和企业形象建设,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5家全钢子午胎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占全国全钢子午胎“中国名牌”总数的一半。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黄海、三A、泸河、银宝、金宇、恒丰、华鲁、永泰13家企业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有20家轮胎企业不同规格的轮胎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我省轮胎骨干企业实力较强、品牌优势明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五)科技创新及技术装备水平我省轮胎行业科研开发能力及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拥有亚洲唯一以橡胶专业为特色的青岛科技大学。技术中心建设方面,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

7、心”、“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轮胎先进装备与新材料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和“国家橡胶助剂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个、14个,玲珑、三角、赛轮集团3家企业还建设了海外技术研发中心。轮胎设计方面,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三角集团的“WH轮胎整体动态仿真设计理论”、 赛轮集团的“BPSO设计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设计”等。轮胎制造方面,三角集团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和玲珑集团的超低断面低噪音抗湿滑高性能子午胎生产技术分获2007年和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轮胎生产设备方面,我省

8、硫化、炼胶、成型等轮胎生产主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出口到倍耐力等世界著名轮胎公司。软控股份研制的轮胎企业管控一体化系统为产品均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我省在设计理论、科研开发与制造等方面引领着国内轮胎产业发展方向。(六)节能减排2007年起,我省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的地方轮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全行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骨干企业全钢子午胎和半钢子午胎能耗水平只相当于国家限额标准的60%左右,居国内领先水平。一般企业能耗水平达到省内能耗限额标准,低于国家能耗限额标准50千克标煤/吨轮胎以上(见表六)。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七)配套产业我省是国内合成橡胶和橡胶助剂生产大省。合成橡胶产量居国内第2

9、位,其中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产量居国内首位。近年来,还发展了异戊橡胶、稀土顺丁橡胶、溶聚丁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橡胶新品种。橡胶助剂产量占全国30%以上,居于首位,并且拥有全国最大的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生产企业。炭黑、钢丝帘线、涤纶帘线等骨架材料在国内也具重要地位。我省轮胎配套产业基本能够满足轮胎生产需求,并且在省外和国外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二、市场发展趋势(一)全球及我国轮胎产业的市场现状从2010年开始,全球轮胎行业生产逐渐恢复增长。2012年全球轮胎销售量达到15.55亿条。我国从2000年开始,轮胎产量年均呈两位数增长,远高于世界增速,2012年轮胎产量4.73亿条,占全球轮胎产量的3

10、0.4%,是全球轮胎产量第一大国。从人均拥有汽车量来看,2012年,西欧、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为667辆,我国为52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见图四)。2012年我国汽车产量1927.18万辆,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位,作为汽车工业配套的轮胎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从区域发展趋势看,全球轮胎制造产能继续向中国、印度、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全球轮胎产能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以中国、印度等为主的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轮胎产能中所占份额将进一步提高。据国外机构预测,2015年全球原配胎需求量将达到4.5亿条,替换胎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3.4亿条,世界轮胎总需求量将达到17.9亿条,比20

11、14年增长7.2%。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2013年预测,未来10年全球市场对轮胎的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其中大部分的需求将来自中国和印度。到2020年,轻型汽车原配胎需求将由2012年的3.33亿条增至4.72亿条;轻型汽车替换胎需求将由2012年的7.86亿条增至11.65亿条。另据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FreedoniaGroup)预测,未来3年全球范围的轮胎销量每年将增长4.3%,销售额每年的增长率预计为8%。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汽车消费量将快速增长,对轮胎消费将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二)全球轮胎产业发展特点与产品市场趋势1、发展特点

12、产业规模集约化。2013年,前3强企业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国)、固特异(美国)占据全球约39%的市场份额;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韩国韩泰、芬兰诺基亚、印度阿波罗、中国中策等15家区域大型企业占据全球约37%的市场份额;其余中小规模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只占据全球24%的市场份额。产业布局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轮胎企业的国际化已成为各国轮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企业强大的必由之路。以轮胎三巨头为例,普利司通49个轮胎工厂分布在23个国家,米其林50个轮胎工厂分布在19个国家,固特异37个轮胎工厂分布在21个国家。轮胎生产与消费市场的贴近,不仅可有效减少

13、运输成本,还可以规避贸易摩擦风险。制造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国外先进轮胎企业都已开发了自己的高端制造技术,如米其林C3M 技术、大陆MMP 技术、固特异的IMPACT 技术、倍耐力MIRS 技术等。目前机械自动化已普遍应用在国外先进轮胎企业中,这些公司将机器人搬运技术应用在轮胎生产的全过程中,输送过程基本实现无人化,在成型硫化检测入库工序已全部实现自动化。制造技术绿色化。在轮胎原材料的选择上,高性能、多功能和无毒安全的橡胶、辅料和助剂得到普遍使用,有毒、致癌物质受到严格限制,更趋向绿色化、节能化。在制造工艺技术上,低温连续混炼、轮胎成型多鼓化、高温充氮硫化、湿法混炼、一次法成型、电子辐射仪硫化等

14、渐成发展趋势,更注重高效、安全、节能。轮胎产品安全、环保、智能化。以安全高效、节能环保为主要特点的“绿色轮胎”,是国际轮胎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轮胎结构也从“三化”(子午化、扁平化、无内胎化)提升为低滚阻、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新三化”,开始进入安全、智能、长寿时代。2、产品市场趋势一是市场消费格局发生变化。目前,北美和欧盟发达地区虽然仍占据60左右的消费市场主导地位,但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增幅大于发达国家。其中,在原配胎市场,预计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将由2009年占30增长到2017年占37,北美、欧洲和日韩消费量仍占全球的55以上,居市场消费主导地位。在替换胎市场,发达国家市场成熟,

15、2012年其市场消费量占全球的70,仍将保持支配地位,但增长趋缓。随着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汽车保有量将快速增长,替换胎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市场供应格局发生变化。2013年,全球最大的家轮胎供应商(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占据全球轮胎市场份额的39,比2002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见图五)。欧盟国家轮胎企业的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33下降到2013年的24,北美轮胎企业市场份额同样也有较大降幅。而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轮胎企业,市场份额逐年增长。2013年中国大陆在世界轮胎排名75强中的26家企业,销售额合计240.7亿美元,比2010年的136.44亿美元增长了76.4%。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企业生产规模小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世界大型轮胎公司产能均已达2亿条以上。我省轮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骨干企业单厂生产规模与世界大型轮胎公司单厂生产规模相当,但我省产量最大的玲珑轮胎公司,其整体产能仅有固特异的20%。201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