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98221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套说课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家人的爱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家人的爱,这篇课文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是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活动目标情感熏陶:1.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2. 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能力培养:3. 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重点:感

2、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活动难点:理解严也是爱.三、学情分析本课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课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四、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

3、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五、教学准备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一张与家人的合影,并提出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感知爱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一开始,我由故事引入,讲述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灾难来临时,一对夫妻用身躯护着他三岁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给了自己的孩子,而夫妻俩双双遇难了。听完后,让学生说出故事中最打动你得是什么?这是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感受家人亲情的兴趣。活动二:体验、感悟爱首先,课件出示几

4、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等能力。1. 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课件再现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的真谛。此时若有同学谈到自己因误会了父母的爱,心情很后悔,我会立

5、即用手机让他与父母联系,当场向他们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这样,把现实和情境结合起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2. 课件演示小诗:同样的爱在体验、领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之后,我让学生续编或仿编、朗诵这首小诗,学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创造活动中再次深化。活动三: 表达、升华爱1. 以歌曲我的好妈妈为引子,为他们找到感情表达的突破口。2. 让学生在的音乐下大胆喊出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心里话,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3. 趁着孩子们回报亲恩的情绪高涨,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呢?使他们懂得回报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此时,爱在孩子

6、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扩张、升华。活动四:课外拓展,播撒爱品德课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为防止课内激情课外抛的现象,我进行了课外活动延伸:1、利用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大人们的节日有哪些,记下日期、名称和来历。2、如何在节日里表达对家人的爱呢?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可以与同学交流,听取同学的意见。3、在节日里,实施你的方案并记下家人的反应,与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温暖。这三项活动具有连续性,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实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

7、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说课稿教材内容与分析 内容: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本课教材用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鼓励和由于对自己的担心而发脾气两个实例,让学生思考父母在夸奖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着的爱,体会拳拳父母心。儿童与父母之间存在的不理解与烦恼,旨在引导学生尝试将自

8、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交流,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地处贫困山区,和城市里多数独生子女相反,这里的孩子很少是独生子女,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常年在外打工挣钱,有的几年才回家看孩子一次。孩子们从小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很多老人的隔代教育对他们过度溺爱,有的孩子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家人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在外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甚至怨恨自己的父母不回来陪自己。因此,教学中我要以自己所收集的一些场景画面和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

9、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地爱。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 要求。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3教学重点:体谅父母,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根据教科书表格制作的问卷调查表,完成“对班上同学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 调查结果。四、导学过程与方法(一)、结合课本插图情景演一演导入 用父母对自己成长

10、的鼓励和由于对自己的担心而发脾气两个实例,让学生思考父母在夸奖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着的爱,体会拳拳父母心。1、让孩子们演一演“假如我来做父母”: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晚上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在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2、小组内结合自己生活中类似事例进行交流分析。(二)、我和爸爸妈妈谈谈心 1、以插图引导孩子列出儿童与父母之间存在的不理解与烦恼,只在引导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交流,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2、了解家人的辛苦 以一系列劳动者真实画面记录展现 3、小组合作与尝试:“有话大家说” (1)、 提出自

11、己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话 (2)、围绕同学们的困惑与烦恼,大家先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做? (3)、小组讨论交流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如:写心语卡、谈心、打电话. (三)小记者在行动 1、小组内展示课前所结合课本中通过对父母或家人的调查,进一步理解他们,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被采访人第一愿望第二愿望第三愿望苦恼爱好(四)、不给家人添麻烦 1、引用课本提示语:原来爸爸妈妈也和我妈一样,有很多愿望,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烦恼。 2、小组结合插图讨论:图上的小朋友给家人增添了什么烦恼,我们怎么做,才能使他们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开心!五.情感升华以回报“回报家人的

12、爱”为主题,在歌曲感恩的心音乐声中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感激和回报之情。引导孩子们体会到“学会沟通,让我们的家多一些温暖,少一些争吵学会理解,让我们的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误会学会体贴,让我们多一些回报,多一些分担,少一些索取、少给家人添麻烦”六、板书设计 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沟通 理解 幸福 体贴、回报3.来自社会的爱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

13、爱。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三、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 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 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2板书:来自社

14、会的爱(二)学文明理 1学校中的爱 (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 (3)展示调查结果: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2社会的爱 (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8)看图提问: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三)课后拓展 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