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92906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 -双手胸前传接球 禹华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把学生的兴趣引到篮球上来,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必须让他们了解这项运动,并掌握一些简单技术,具有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力。这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基础抓起,学习篮球运动的各种攻防技术。而传接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也是掌握篮球技术的基础。可要让学生传、接好球,我们在教学中要狠下工夫才能实现。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

2、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模式。案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组织方法教育渗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以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谈话导入

3、新课;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以明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慢跑热身游戏激趣1、带领学生进行慢跑2、游戏。(运球接力),讲解游戏规则1、同学进行有节奏的慢跑复习运球,热身提高控球能力,熟悉球性2、遵守游戏规则,积极投入到游戏中3、充分发挥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热身、激发参与练习热情,提高控球能力,发展动作协调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尝试性练习1、讲解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示范练习动作传球要领:后脚登地,身体重心前倾,同时前臂向传球方向伸出、当球离手霎时用力下压手腕前屈、指、中指用力拨球。接球要领: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双手自然张开,两手成一个半圆形。2、带领学生分组集体练习3、观察、辅

4、导、鼓励学生进行传接球的尝试性练习4、设疑并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5、集中纠正,个别辅导6、师生互动的讲解、示范与点评1、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A:徒手练习B:一传一接练习两个同学为一组拿一个球练习,相互间相距约四米。2、练习与思考:除了传直线球,你还能怎样传球?(弧线球、反弹球)什么时候传弧线球和反弹球?3、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练习:A:一传一接练习,B:男生增加难度,可变换传球线路;女生可只采用直线传球。(1) (2) 积极思考,提高学习能力自选自编传接球练习的方法篮球:传接球巩固与提高练习1、根据对篮球技术掌握的情况鼓励学生分层与拓展性练习2、练习的方法和要求3、巡视辅导4、师生共同讨论

5、共性问题,并集体纠正根据学习能力和对技术掌握程度,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拓展性的分层练习三人原地传球,一人试图抢断 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放松练习1、提示放松的方法2、带领学生放松伴随轻音乐放松练习,四人一组,互相握手相对两人轮流抖动双手,其他两人闭眼、手臂松弛,放松身心。愉悦身心小结评价总结回顾全课指名让学生先总结自己学会了什么,让学会正确的评价所学培养谦虚好学的态度 反思根据这节课的尝试,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与效率问题,学生对自己参与的课自然感兴趣,有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自然高潮,课堂上学生很开心很带劲,在体质增强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愉悦。这是

6、一节完整的体育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始终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欢歌笑语中,不知不觉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一个一个实践,即动脑又活动肢体,并能根据各人的能力不同,逐步达到目标,学生学得有成功感,关键在于这节课生活化、人文化与综合化,根据自己能力逐步实现,体现教育的人文化。从20世纪后期,我国中小体育教学形成“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到21世纪初,体育教学走近“关注学生健康”,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现在的教师注重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

7、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更着重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才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和探讨,采用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自由展示课堂的时空,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相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从而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茁壮成长。回头展望所经过的历程,带着几分酸楚和喜悦,酸楚的是自己所教学生中仍有一些“残疾”的学生依然存在,喜悦的是自己的摸索和探讨终究有点收获,让一些不爱运动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量能充分运动起来,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学生的健康将是我最大的收获和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