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592903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走近李清照》专题课件 (共33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 千载,群芳竞秀,盛开 一只(枝)女儿花。”,宋词鉴赏专题,似花还似非花 走近李清照,词苑奇葩李清照,本节课重点: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女人天性爱花,女人与花似乎生来就有缘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不仅喜欢花,且在其词中为我们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百花园”,她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纵观李清照留存下来的词作,几乎篇篇有花,花与她的生活紧密相连。她爱花、赏花、知花,花就是她的生命的一种寄托、一种情感的升华,是她全部情性的写照。,一、活泼可爱、热情洋溢的少女时代,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客入)来,袜刬(chn来不及穿

2、鞋,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代表作,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郓周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妻王氏,拱辰

3、孙女,亦善文”。,名门闺秀,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如 梦 令,二、琴瑟合鸣的少妇时期,代表作,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点降唇,c,chn,“言与司合,安上已脱

4、,芝芙草拔” “言与司合”这不就是一个“词”吗?“安上已脱”那不底下就是一个“女”吗?“芝芙草拔”去掉草字头,底下不就是“之夫”两个字吗?这三句话合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赵明诚,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泼的个性,和关心美好事物的。这类作品感情真挚,富有青春活力,风格清新、

5、明快;一类是写闺情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表现伉俪之情和惜花伤春的。这类作品,思致深宛,风格流丽。,前期风格,人在风云变幻中,三、靖康之变后的孀居时期,而此时的北宋王朝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公元1127年,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攻占了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获,押往金国为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当时的战争主要地集中在开封地区,但在山东也已经感受到了战火,总是有一些打败仗的游兵散勇闯到淄州城里边来作乱,赵明诚作为一州之长,平定这些游兵散勇的兵乱,为此还升了一级官职。所以这个战争的气息,战争的气味越来越接近淄州、接近山东。,国难当头,代表作,武陵春 风住尘

6、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作品研读:,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ru)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南渡后的作品,由于李清照自身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民族危难的痛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感愤时事,怀念家国的情思时常流露在她所创造的幽深意

7、境和悲苦的情调之中,富有爱国主义思想.,后期风格,鉴赏小结,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 晚年寡居,愉快开朗 细腻深婉 凄凉 孤寂,后人评李清照,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 王士祯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文学论著词论。 主张:词,别是一家。 在文学理论上颇有建树。,独立的品格 坚强的个性 开阔的眼光 极高的才情,一代词宗李清照,总 结,作家郁达夫先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折射出作者一

8、生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承载着词人家国兴亡的悲哀历史,充分展示了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旷世才情。,因此,少女时她有“误入藕花深处”的欢乐和愉快;新婚时她有“犹带彤霞晓露痕”鲜花般的灿烂和清新;相思别离时她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和凄清;屏居乡里时她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色淡香浓;老年时她有“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孤芳自赏。这些花儿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渲泄和衬托,是她人生每一阶段自我形象的写照。,延伸:诗歌鉴赏方法,一要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二要捕捉意象,体会艺术境界。 三要品味语言,把握作家风格。,意象在分析、鉴赏诗歌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抓住重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谢 谢 指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