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92237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间艺术教案设计美术学院091班 2091311138 邱俊敏课 题:中国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

2、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

3、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二、讲授新课民间艺术的概念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民间艺术的分类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1)年画年画又称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看图

4、,朱仙镇木板年画)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公里,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镇,但是这里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四大特点:一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我绘画领域有立七坐五蹲三的说法)三是线条流畅,粗细相间;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2) 剪纸:又称刻纸,窗花或剪画。,这是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引导:剪纸大家都见过,而且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上过剪纸手工课,但是大家对剪纸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一聊。)剪纸是陕西民间最广泛、最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又有什么区别的呢?)区别

5、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不同,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所以人们统称为剪纸。这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早在汉代,民间农夫女子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一种图案,贴在鬓角以作美丽的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发展到近现代,陕西各地农村,上至老年妇女,下至青少年女子,几乎家家都有剪贴窗花的习俗,多数人都会剪出个“花鸟虫鱼”来,许多家户,均保存有“窗花底样”,逢年过节,前后窗格、墙头,都贴有各种人物、戏曲、山水、花鸟虫鱼、家禽、兽物等剪纸和窗花。每逢红(喜庆)白(丧葬)事、喜庆、节日,都要剪贴各种剪纸等,把房间、堂屋布置得有条有理,美观鲜沽。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有增无减,日渐兴盛。甚至在许多农

6、户,窗花剪纸成为择婚的条件之一,比如谁家的姑娘“能描(绘)、能剪(窗花、衣服样式、款式)、能扎(绣工)”,就被农家竞相择婚。这些都充分反映了陕西民间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3) 刺绣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工艺要求很高,他有五点,分别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4)泥塑泥塑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

7、民间俗称“彩塑”、“泥玩”。 造型独特,比例夸张。(如图:)泥塑的泥土要求比较高,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出原型、翻模、脱胎、着色。制出原型首先要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

8、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用水胶调匀,为了使颜色有更强的附着力。除了年画,剪纸,刺绣,泥塑,还有皮影,编织,狮子舞,秧歌等等,这些呢,由于时间关系,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对你感兴趣艺术形式进行了解)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1.造型夸张、2.色彩艳丽,3.并富有象征寓意。三、互动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四、作业:我们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现象,有许多已经不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了,面

9、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失的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关注传统,传承发展。六、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形成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0、,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可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网站,那里有更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及传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你们手中,让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辉映这个世界吧!七、课后反思: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入手,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内涵,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再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民间美术的与民俗的依存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