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91955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秦汉文学:单项选择题:1.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秦国文学可以提及的是(B)。A李斯的谏逐客书B吕不韦组织其门人编撰的吕氏春秋C李斯的之罘刻石D.韩非的五蠹1.2从文学的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A)。A创作了丰富多采的寓言故事B开创了集体编书的先例C保持了战国纵横家的文风D文风平实畅达,不求华丽1.3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者仅有(C)。A吕不韦B韩非C李斯D苟卿1.4谏逐客书的作者是(B)。A吕不韦B李斯C贾谊D晁错多项选择题:1.1下列作品属于李斯的有(BCD)。A吕氏春秋B谏逐客书C狱中上书D之采刻石E陈政事疏1.2下列作品属于西汉前期政论文的有(ABCE)。A.

2、陆贾的新语B贾山的至言C贾谊的治安策D王充的论衡E晁错的论贵粟疏1.3下列文章属于贾谊的有(ABD)。A.治安策(一名陈政事疏)B论积贮疏C论贵粟疏1)过秦论E狱中上书1.4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BE)。A王充B董仲舒C桓谭D仲长统E刘向名词解释题目录:1.1吕氏春秋2.1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在史学思想及写作上有何主要不同?2.2简述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2.3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3.1.辞赋4.1乐府民歌4.2古诗十九首。4.3苏李诗名词解释题答案:1.1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书,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历来被视

3、为杂家著作,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家思想成分更多一些。其文章一般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平易畅达,不求华丽。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在阐述某一道理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加以说明,形象生动,趣味盎然。简答题目录:1.1以谏逐客书为例,简述李斯散文的主要特点。1.2简述西汉初期散文的概况。1.3简述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1.4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1.5简述王充散文的特点。1.6简述仲长统散文的特点。2.1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在史学思想及写作上有何主要不同?2.2简述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2.3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3.1简述汉代

4、辞赋发展的脉络线索。3.2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3.3枚乘的七发体现了大赋的哪些特点。3.4简述天于游猎赋的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3.5简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3.6简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4.2简说孔雀东南飞。4.3简述五言诗的起源和形成。简答题答案:1.1答:李斯是秦代惟一的散文作家。其真正称得上散文著作的,主要是谏逐客书和狱中上书两篇,而尤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秦王政十年(前237),韩国人郑国至秦劝秦修建灌渠,秦大臣认为其别有用心,于是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上书秦王赢政,指陈逐客之错误,即这篇上书谏逐客(一名谏逐客

5、书)。此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用铺张排比的手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秦人逐客是完全错误的。紧接着就展开论述。先是用铺排手法历叙在秦国的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富兵强的事实,说明客卿不曾负秦;次是大肆罗列铺排秦王喜外国的珠玉珍宝、美色、音乐的事实,说明其重物轻人之错误;最后是以理论上分析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得出结论:秦要统一中国,必须广纳天下士,否则就会危亡。全文罗列事实,极力铺排,极富气势;在铺排中,今昔对比、秦王对人、物的态度对比,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对比,一系列鲜明的对比,使事理昭然,极富说服力。罗列事实,极力铺排,感情强烈,富有气势,颇具战国纵横文章的风范,这是李斯散文的

6、最主要特色。其狱中上书虽与此文风格不甚相同,但其铺陈排比的行文特色依然清晰可见。论述题目录:1.1论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1.2论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2.1论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2.2论司马迁史记的成书及体例。2.3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3.1比较贾谊和枚乘赋作的特点,谈谈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3.2以天子游猎赋为例,谈谈汉大赋的主要特点。3.3论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4.1论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4.2论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4.3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论述题答案:1.1答:贾谊是西汉初期散文的重要作家。贾谊是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浓厚的,他的文章指出了藩国之

7、忧,匈奴之患。政治秩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其最重要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有治安策(一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等,这些文章不仅思想内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写作方面也有其突出的特点。第一,其文章多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如其治安策一文,开头即说:“臣窃惟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先声夺人,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造成笼罩全文的气氛,接着则列举各方面的事实,加以分析论证,提出具体措施。由此足见贾谊文章笔锋犀利,富于气势,感情激扬,直切晓畅。论积贮疏等也有这种特点。第二,贾谊的文章结构紧凑严密,说理精到透辟。如其论积贮疏一文,首先多方说明积蓄的重要,

8、继而着重指出当世生聚者少而糜费者多的堪忧状况,最后提出劝农的相关对策,有理有据,气盛情切,不事含蓄,直截了当讲明事理,论证凿凿,不容置辩,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当然,也充分体现了贾谊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第三,贾谊的文章铺陈排比,渲染淋漓,颇具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遗风。如其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过秦论。文章纵论自秦孝公至子婴一百五十余年间秦国由强盛走向衰亡的历史,重点铺陈渲染了孝公、惠王、武王和秦始皇执政初期泰国的强大和秦始皇、秦二世的残暴寡思,致使民怨沸腾,使“才能不及中人”的陈涉率众“奋起而攻秦”,导致秦王朝迅速败亡。文章深刻分析了秦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使攻守之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文章铺饰排比

9、,尽力渲染,尤其是写秦始皇的一段:“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更是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淋漓酣畅,气势雄劲,深得战国纵横家游说之辞的风神。隋唐五代文学单项选择题:1.1隋代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是(C)。A南朝诗风的代表B玄言诗风的代表C北朝诗风的代表D宫体诗风的代表1.2隋代诗人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是(B)。A玄言诗风的代表B南朝诗风的代表C豪放诗风的代表D北朝诗风的代表1.3“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出自(D)。A卢思道的从军行B杨素的出塞C隋场帝的春江花月夜D薛道衡的昔昔盐1.4在南北文风融合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0、是(C)。A隋代B隋末唐初C初唐贞观时期D初唐武则天时期多项选择题:1.1隋代来自北齐、北周旧臣中的诗人有(ACE)。A卢思道B上官仪C杨素D李谔E薛道衡1.2隋代来自梁、陈的诗人有(BCD)。A卢思道B江总C许善心D虞世基E王绩1.3下列作家属于贞观诗坛宫体诗人的有(ABDE)。A杨师道B虞世南C宋之问D许敬宗E上官仪1.4下列作家属于初唐四杰的有(BCE)。A.王绩B王勃C杨炯D宋之问E骆宾王名词解释题目录:1.1上官体1.2初唐四杰1.3馆阁体1.4文章四友1.5吴中四士5.1.大历十才子6.1元白诗派(新乐府诗派)6.2元和体6.3韩孟诗派6.4长吉体7.1.小李杜7.2武功体8.1.

11、 古文运动9.1唐传奇9.2变文9.3俗讲10.1温、韦10.2花间派10.3南唐词名词解释题目录:1.1贞观诗坛的新秀上官仪是新成长起来的宫廷诗人,官至西台侍郎,地位很高,名噪一时。他的诗有意摆脱从类书摄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渺空朦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体诗。这种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时人称为“上官体”。简答题目录:1.1简述隋代北方诗人的诗风变化。1.2简述贞观诗风的新变。1.3简述上官体

12、的创新和局限;1.4简述初唐律诗体式的定型情况。1.5简述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2.1简述王维诗的禅趣及空静之美。2.2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2.3简述王昌龄七绝的特点。2.4为什么崔颖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2.5简述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2.6简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特征。3.1简述李白思想性格有何特点。3.2简述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3.3简述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3.4简述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3.5简述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4.1简述杜甫的思想。4.2简述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4.3简述社甫律体诗的成就。4.4简述杜诗的时代特

13、征和波澜老成。4.5简述杜诗集大成所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5.1:简述韦应物山水诗有何独特韵味。5.2简述刘长卿诗有什么风格特点。5.3.简述李益诗风的两重性。6.1简述中唐诗歌发展概况。6.2简述白居易讽渝诗、感伤诗的特点。6.3简述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6.4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竹枝词的风格。6.5简述柳宗元山水诗的意境与风格。7.1简述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7.2简述杜牧纪行、写景七绝诗的优美意境。7.3简述许浑咏史怀古诗的诗意与情调。7.4简述皮日休乐府诗的思想内容。8.1.简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2.简述晚唐讽刺小品文的成就。9.1简述唐传奇兴盛的原因。9

14、.2简述唐传奇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代表作。9.3简述变文的取材及特征。9.4简述俗讲的内容及特征。10.1简述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的区别。10.2简述晚唐五代词内容及表现形式上的特点。10.3简述温庭筠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10.4简述花间派的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10.5简述南唐词与西蜀词的区别。10.6简述李烃后期词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简答题答案:1.1答:隋代诗人,一部分来自北齐、北周,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他们的诗作,如卢思道的从军行、杨素和薛道衡的出塞等,反映边塞军旅生活,表达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有深雄雅健的气质和慷慨呜咽的北歌之音,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但入隋之后,南朝文学比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艺术表达上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便。受南朝诗人文采风流的影响,北方文人的诗风亦常发生变化,如卢思道的掉歌行、美女篇入后园宴诗等,着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细腰,陷于轻艳;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所写也是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词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都近于齐梁风格。隋炀帝即位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