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简答论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84882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融学》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融学》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融学》简答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融学》简答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简答论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为什么会影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中居于核心地位,狭义的货币供给的方程式为M1mH,其中H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而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即HRC。根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关系,有: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资产总额(其他负债资本)该方程式表明:中央银行资产的任何增加(或减少),如果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不变动的话,会使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增加(或减少);而任何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或减少),如果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不变动的话,会使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减少(

2、或增加)。可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各项目的变动,在决定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的规模上是起作用的。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增加,是导致准备金增加的基本因素。(1)购买政府证券。这是中央银行为改变银行准备金而进行的公开市场买卖业务。政府证券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中央银行借以调节银行体系准备金的主要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证券,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因为中央银行购买证券必须开出支票付款,出售证券的客户收到支票后将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将支票转中央银行进行结算,中央银行就在商业银行的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上增加这笔资金,从而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增加。

3、同样,如果中央银行出售证券,则可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2)再贷款和再贴现。中央银行给存款机构贷款增加,将直接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存款;当商业银行把未到期的票据经过背书后送到中央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按贴现率扣除利息,把其余部分贷记借款银行的准备金账户。(3)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如果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增加,银行准备金也将增加同样数额。财政部购买黄金,中央银行资产金证券持有额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也会增长。特别提款权证券是中央银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创造的、由财政部持有的特别提款权的要求权。这种证券与购买黄金的结果是一样的。(4)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中央银行其他资产的增加,也

4、会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例如,中央银行购买设备或向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购买外国通货,都由中央银行开出支票支付,当支票被存入银行系统被结算时,中央银行将贷记收票银行的准备金账户,银行准备金增加。试述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武大2012)答:近年来,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的总体态势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相互促进;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日益趋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具体阐述如下:(1)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容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权力制度安排和监管组织体系。监管的权力制度安排就是指行使政府监管权力的相关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监管组织体系主要

5、由金融当局宏观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金融业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监督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组成。前二者在金融监管中起主导作用,后二者起重要补充作用,四个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协作。金融临管模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统一监管模式。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无论是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管,都由一个机构负责,这个机构通常是各国的中央银行或另设的独立监管机构。这是一种典型的混业监管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优势,统一监管能节约人力和技术投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二是改善监管环境。统一监管可避免由于监管者的监管水平和监管强度的不同,使不同的金融机构或业务面

6、临不同的监管制度约束,也可避免被监管者对多种机构重复监管及不一致性无所适从;三是适应性强,统一监管能迅速适应新的金融业务,既可避免监管真空,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又可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其缺点在于:缺乏竞争性,易导致官僚主义。分业监管模式。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按照银行、证券、保险划分为三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内,分别设置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包括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在内的全面监管。目前分业监管模式较为普遍,中国便是实行这一模式。其优点在于:一是具有监管专业化优势,每个专业监管机构负责各自的监管领域,职责明确,分工细致,有利于达到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二

7、是具有监管竞争优势,尽管监管对象不同,但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压力。其缺点在于:一是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若设置多重目标或不透明目标则易使被监管对象难于理解和服从,出现多头管理和相互扯皮现象;二是从整体上看,分业监管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规模不经济。不完全统一监管。是介于完全统一监管和完全分业监管之间的一种监管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过渡模式。具体有:一是牵头监管模式,几个主要监管机构为建立及时磋商协调机制,相互交换信息,以防止监管机构之间的扯皮推诿,特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其典型代表是法国、巴西。这种监管模式

8、既可以发挥分业监管的专业化优势与竞争优势,提高监管效率,又可以通过监管机构定期的磋商协调、相互交换信息以及密切配合,将多重监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其弊端是,牵头监管者并不能做到控制整个体系风险。二是“双峰”监管模式,是对不同的金融业务的经营进行监管。(2)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金融国际化趋势,使得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各种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的相互转移和扩散在所难免,严重威胁着各国的金融稳定。金融国际化要求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化,如果各国金融监管松紧不一,不仅会削弱各国监管措施的效应,而且还会导致国际资金大规模的投机性转移,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因此,西方

9、国家致力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一些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如下: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后,美国建立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到1999 年美国金融经营体制正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但其分业监管体制并未发生变化,监管模式则转变为伞式监管与功能监管结合的模式。在该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既要接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综合监管,又要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管;伞式监管人和功能监管人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完成金融监管任务。英国历史上金融监管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采取非正式监管形式,以“道德劝说”、“君子协议”等方式进行,直到1979 年英国的银行监管才走向法制化的道路,在这之前英

10、国的金融监管采取分业监管体制。20 世纪70 年代之后,英国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业出现混业经营的局面,英国开始注重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1997 年成立了金融服务监管局,由此开始正式实行集中统一的混业监管模式。日本金融监管体制随着金融经营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日本由分业经营转为综合经营,其金融监管体制也转变为混业监管。1998 年以来,日本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以财政和金融相分离为核心的重大改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最高监管权力机构的新的统一监管体制。简述货币主义汇率理论中的汇率超调模型。(武大2012)答: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提出的,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

11、价格货币分析法,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假设条件: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

12、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核心思想: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评价:积极作用。多

13、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的模型;它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调整的先河,由此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存在的缺陷。汇率超调模型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不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但在实践中,常常由于实际汇率的短期波动而影响到经常账户,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一国的资产总量,从而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汇率的相应变化。但建立在货币模型分析基础上的超调模型却没有分析这一问

14、题。作为存量理论,它忽略了对国际收支流量的分析。因此,在用超调模型分析实际问题时,也应注意采用国际收支流量分析,通过这两个方法的互补作用,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超调模型很难得到实证的验证。原因之一是这一模型非常复杂,在选择计量检验的方式上存在困难;原因之二是现实中很难确定汇率的变动到底是对哪种外部冲击做出的反应。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什么汇率制度?有何特点?它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武大2012)答:(1)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本质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货币局制度。我国香港地区是世界上由商业银行发行钞票的少数地区之一,联系汇率制需要香港外汇基金,三家发钞银行(香港设有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功能由汇丰银行、渣

15、打银行、中国银行承担)在发行钞票时,以百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缴纳保证金,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持牌银行要获得港元也要有等值的美元存入发钞银行。(2)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特点发钞银行换取负债证明书时,无论是白银、银元以及实行联系汇率后规定必须用的美元,都必须是足值的。这是港币发行机制的一大特点,实行联系汇率制则依然沿袭。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 港元等于1 美元的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若要换回美元则可以凭负债证明书和相同比例的港元与外汇基金兑换。其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最重要的机理。货币当局不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也不直接设置浮动汇率的上下限,港币汇率都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实行市场汇率。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发行制度,现汇率稳定是利用了发钞银行的逐利性。当美元对港元的汇率大于7.8 时,发钞银行会用负债证明书和港元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