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584703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牌的定位营销范例 学院:传媒学院 班级:1003 姓名:徐小娟 学号:221004028李宁:定位谋变经过市场调研和无数次讨论之后,李宁公司还是决定挑战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忠告“建立定位以后再去改变它将是无比艰难的。”2010年6月30日,李宁公司在北京亦庄生产基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其沿用了多年的李宁LN旧logo正式为“李宁交叉动作”新logo替代。与此同时,李宁公司推出的新广告“make the change”以铺天盖地之势迅速占领了电视、地铁、网络等媒体,“90后李宁”的闪电式字体冲击着消费者的眼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企业只有随时而变才能与时俱进。但是,李宁公司真的到了必须抛弃

2、“旧地图”寻找新大陆的时候吗?时机何在?新的指南针何在?其拥趸是否会追随其寻找新大陆?李宁公司期待的90后消费群体会改变已有的认知,赢粮而景从吗?市场“夹板气”也许新的广告语说明了李宁公司此番战略大调整的初衷:“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故步自封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李宁公司面对的严峻形势是促使它不得不变的一大原因。从“一切皆有可能”开始,李宁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本土企业的领导者,然而,当市场领导者就要有时刻被竞争者超越的心理准备。前面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后面是不懈追赶的安踏、特步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挑战者。李宁公司当初建立并倚重的中高端市场定位空间遭到了前所

3、未有的挤压。“如果我没钱,就去买便宜些的安踏;如果我有钱,为什么不去买国际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于是,这个左右逢源同时又备受“夹板气”的市场空当已经不像一个空当,以“市场夹缝”形容恐怕更为恰当。腹背受敌的李宁公司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变”是它势所必然的战略选项。市场压力是一方面,然而更多的是亟待把握的市场机遇。统计数据表明,每年中国中学生、大学生购买运动鞋的支出,与美国中学生、大学生的支出相当。中国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正在成长起来,作为体育用品品牌,抢占这部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与此同时,李宁公司不断受到“logo抄袭耐克、slogan抄袭阿迪达斯”

4、的质疑和诟病。在北京奥运会上惊鸿般掠过天空之后,李宁必须乘势追击,利用奥运营销的余热让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进而拓展国际市场。李宁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3.87亿元,而阿迪达斯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0亿元。李宁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正是进行国际化运营的大好时机。对于李宁公司抄袭的质疑,也许中国消费者并不在意,但是国外消费者是否会接受这个“抄袭版”的中国制造呢?在李宁公司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中,2009年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2014年2018年为全面国际化阶段,目标是进入世界体育品牌前五名和成为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名。然而,按照通

5、用的“国际化”标准(海外市场对公司业务的贡献度达到20%以上),目前李宁公司的海外贡献度还不到2%。李宁公司CEO张志勇承认,此次对品牌定位做出大幅度改变,也是出于国际化运营的考虑:“先打造国际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做法与某些企业的低价倾销方式不同,我们希望先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因此,李宁公司就有了新的logo、新的slogan、新的定位。李宁公司对自己做了一次大手术:品牌基因、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品牌内涵及产品开发体系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李宁的的确确“make a big change”,但是消费者能够接受吗?正如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所指出的“建立定位以后再去改变它将是无比艰难的。”几乎所

6、有的经营者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没有比消费者更加固执的人。他们为了用广告改变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已经形成的市场认知,不知浪费了多少金钱。“人们的想法一旦成型,就几乎无法改变,凭着广告这样的微薄之力肯定不行,改变人们想法的做法是通往广告灾难之路。”定位一书说。那么,李宁公司除旧布新,是涅槃还是找死呢?质疑“90后李宁”李宁公司对于自己变革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心也许来自其不断变革的传统。从创办之初到现在,李宁公司经历了数次定位之变。最初,李宁公司还没有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机会驱动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尽可能地追逐利润增长的机会。与之相对应的,是李宁公司“出色源自本色”、“把精彩留给下一代”等毫无特色和企业文化特

7、征的广告语。2002 年,李宁重新进行定位,明确专注于体育用品行业,并于当年 9 月推出了那个家喻户晓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并于2003 年 5 月正式进行推广。经过此次品牌重塑,李宁品牌逐渐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从2004年到2008年,李宁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根据李宁公司2006年2007年对消费者所做的市场调查报告,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人群年龄整体偏大,3540岁的人群比例为一半以上。显然,对于体育用品品牌来说,1425岁的年轻人群是更为理想的消费群体。因此,李宁公司面对着这样一个窘境:占消费者比例一半以上的群体不是自己想要的消费群体,抛弃他们必然会使李宁公司

8、蒙受极大的损失;带着他们前进,如何吸引1425岁年轻人群,使品牌年轻化,则是一道有待解决的难题。但是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品牌年轻化是李宁公司的必然选择。于是,在品牌年轻化的诉求下,90后开始成为李宁公司追求的新目标。李宁公司的品牌年轻化甚至跨越了80后消费群体,直接将90后作为靶心。“新标志的设计思路是为了顺应年轻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李宁公司CEO张志勇曾经解释说。事实上,李宁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后,其备受专家和消费者质疑的恰恰是它聚焦90后的品牌定位。“90后李宁”突出了具体的消费群体,因此专家和消费者指责李宁公司遗忘了其他消费群体。有消费者表示:“运动不分年龄,李宁公司不应

9、该划出年代界限,否则在取悦90后的同时却伤了70后、80后。”而业内专家则指出:“如果这一套改变没能取悦90后,李宁公司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目标消费群体的确定上,李宁公司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新的定位是否会让李宁品牌失去原有的消费群体(占据一半以上比例的70后)?90后是否会买账?以某个年份定义目标消费者,足以成为一种市场细分手段吗?李宁品牌是跟着90后一起成长,还是在90后长大之后再将目标消费群体对准00后?难道李宁公司准备在10年后再推出“00后李宁”的品牌定位吗?其实,这些都是李宁公司此次对品牌重新定位之前就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未知的未来事实上,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对产品、价格、渠道任

10、何一个环节进行调整,都可以视为一项大工程。而作为营销的根本,改变品牌定位对企业影响的范围更大、程度更深、时间上也更持久。而营销4P无一不是为定位服务的,必然要随着品牌定位的改变而改变。暂且撇开品牌定位是否准确问题不谈,李宁公司要让“90后李宁”的定位发挥作用并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要做的事情远非换个口号和标志那么简单。据悉,李宁公司内部早已完成了包括组织架构、产品系统、销售系统、市场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调整,而更换logo和slogan不过是此次李宁品牌重塑活动的最后环节。“我们要建立品牌个性,让我们的品牌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一个真正有情感溢价的品牌,成为一个时尚、酷并具备全球视野的体育品牌。”张志

11、勇如此描述李宁公司未来要走的路。然而,对于声称自己不需要别人安排路线的李宁公司来说,它会在自己的规划中迷路吗?如果要在这条已确定的路上走下去,李宁公司面临的必然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改变。首先,从定位的角度来讲,李宁公司必须更加深入研究90后,了解他们的消费偏好、接触的媒体、购买习惯、交流渠道等。比起80后,90后有着更加张扬的消费主张和独特的消费特点,他们可支配的收入更多,消费注重品牌,但品牌更换频率高,喜欢尝试新事物,崇尚新奇消费,个性鲜明,有超前消费意识,有“不断求变”的特点。那么,李宁公司如何针对90后的本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次,李宁公司必须

12、设计、生产更能吸引90后消费者的产品,这必然要基于对90后消费者喜好的洞察才能成为现实。再次,进入高端体育用品市场,甩掉尾随身后的安踏等中国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贴身肉搏,李宁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渠道布局和终端形象等问题。截至2009年12月31日,李宁公司在中国市场共有8156家零售门店。据悉,旧标志的李宁体育用品早已开始大幅度降价促销。按照计划,李宁公司今年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设70家第六代旗舰店,这就意味着它将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一线市场进行更为激烈的阵地争夺战,贴身肉搏在所难免。最后,也许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问题,企业文化始终是中国本土企业的短板。李宁最近对媒体表示:“品牌是随着时代

13、前进的,因此品牌也要保持活力。我觉得我的价值于公司不在于简单打造90后的那些时尚,更重要的是,我要贡献给公司体育精神的内涵。”事实上,李宁的这句话才点到了靶心红点,才是企业“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第一步已然迈出,开弓没有回头箭,“90后李宁”的箭能否射中目标,其实,最为关键的是李宁公司的市场运作和品牌推广能力。面对市场大考,李宁公司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至少目前是一个未知数。香飘飘奇迹:坚持“定位”的成功香飘飘连续多年全国销量领先,一年卖出3亿杯,可以绕地球一圈。”很多人对这则三年前就开始做的广告还记忆犹新。这个数据,2009财年被改写成7亿杯;2010财年,据估计将突破10亿杯,销售额将

14、达20亿元。对此,位于浙江湖州的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蒋建琪对浙商记者言笑之中表示:“未来奶茶我想做到100亿元的产值应该也是不稀奇的!”六年来闷头只做一杯小小的奶茶,鱼米之乡温和的特质使得蒋建琪抵御住了多元化的诱惑。做“老顽童”棒棒冰起家,“一年挣个三四百万元,小日子过过蛮好”的蒋建琪,最初只是因为产品季节性太强,为了互补而开发了适合冬天的热饮杯装速溶奶茶。如今香飘飘已成为市场占有量逼近50%的全国知名品牌。香飘飘能否成为中国的第二个娃哈哈?“出轨”未遂故事差一点不是这么写了。2007年,做奶茶的第三年,香飘飘也曾经酝酿“出轨”。“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太开心!”香飘飘副总裁蔡建峰笑称。蒋建

15、琪和公司高层当时画出了四个分叉:做瓶装液体奶茶、做方便年糕、做连锁奶茶公司、进军房地产。其中方便年糕已经投资2000多万元,生产线上都出了产品。但在那年下半年,蒋建琪接触到了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特劳特的中国团队建议他砍掉所有其他分支,专心把香飘飘做成奶茶的代名词。然而,奶茶市场的拼杀完全不是广告画面里的温馨浪漫。2006年有不下50家企业跟进做这类产品,特别是广东喜之郎集团更是来势汹汹,旗下优乐美奶茶很快占领了行业老二的位置,并扬言两年内拿下香飘飘。创立于1993年的喜之郎树大根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果冻生产企业。它的资金能力、渠道分销能力都远远强于创业仅两年的香飘飘。其运用广告战、价格战等凌厉攻势后来居上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旗下美好时光光海苔在短短数年内就成功地超越波力海苔一举夺魁。蒋建琪经过痛苦而纠结的抉择,终于下决心拿掉已经投产的方便年糕生产线,其他的计划也都搁置,直接损失3000多万元。此后多年,除了有惊无险的持久战,优乐美始终未能如愿拿到老大权杖。“如果当时多元化的计划全实施了,现在一年可能做到三四十个亿。但是四五个品类,哪个都不是老大,人家想让你什么时候死掉你就什么时候可能死掉。”蔡建峰说。“在一个品类占第一,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