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教学反思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82407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孝敬父母 心怀感恩教学反思 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富珍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学校抓住不同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但,如今的小学生,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本节课围绕着一个“孝”

2、字展开教学,从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爱,再用心体会爱,到最后的表达对父母的爱。整个过程流畅并逐步递增,把教育化作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声。现对本次教学作如反思:一、创设适宜教学情境,触动孝敬之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在课的导入部分,我让同学们观看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视频,催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情,让孩子们在真切的生活事例中感受到孝敬是一件不能等待,也是不需要等待的事情。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每个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论自己成年与否,孝敬都是一件不能等待的事情,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为下面的

3、成功打开了闸门。二、挖掘身边教学素材,立榜样学孝行从古至今,孝敬都以日常生活为载体,孝渗透在与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为拉近学生对孝道的感知和认识,教学时,我结合学校的孝敬教育文化墙为教学的载体。让同学们观察学校的“三园、三吧”校园文化墙,谈谈观看后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们把目光落在内容最丰富的孝德园,把时间让孩子们,让他们在孝德园里充分寻找孝敬的经典国学、二十四孝典故、社会孝敬榜样、老师孝敬榜样、同学孝敬榜样让他们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孝敬美德、孝敬典故、孝敬事例在学习交流中明确孝敬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就像许多身边的榜样一样,把自己应该的事情做好,把

4、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学会关心家人,让父母长辈顺心、安心、开心 ,就是在行孝道。在这个环节中最能触动学生孝敬情感的是,在教学时溶入了本班卢珊同学孝敬的事例,把教育化于无痕。卢珊不但学习好,又是同学们的好班干,同时,面对家庭的突变,她依然非常的坚强,认真做好一个孩子的责任,在爸爸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后,不但学习、表现没有受挫,同时,承担起照顾爸爸的重任,学习努力照顾这种病人,成为爷爷、奶奶和妈妈的好助手。这一事例无需老师发自肺腑地去激发感情,孩子们在观看卢珊照顾病父的视频中以及卢珊简短的感受中触动了爱的心弦,发自己内心地表示自己应该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努力做一个孝敬父母长辈的孩子。所以说,“感人心者莫

5、先乎情。”教育要成功,必须抓住学生的情,情能感人,情能启智,情能育德。 三、表达孝心查找不足,学感恩立孝德“孝为德之首”, 从古代刘恒为母亲尝汤药到我们身边卢珊照顾病父,古往今来,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为我们书写着“孝”的榜样。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在本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如何尽孝,寻找自己日常表现的不足,并完成“孝心卡 ”。这样一个从说到规划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孝敬其实就是:在自家,缅怀祖先、赡养父母、照顾家人;在社会,遵守公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在课中,我始终以事实说明道理,把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说教式的教学。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懂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四、用心传递中华美德,让孝道落地生根通过发倡议书,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我们身边人,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在本环节中让孩子们回去完成孝敬感恩卡,把孝心融入在行动中,用小小笔头记住父母为我们做的事,学会感恩;用小小行动孝敬我们父母长辈,学会孝敬;用爱心存满我们的幸福储蓄卡。 总体而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如果能邀请到更多的家长参加我们的活动课,让家长与孩子面对地的沟通,感触这份浓浓的亲情,也许效果会更加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