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581767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心得体会陈凡阁邹城市张庄中学 参加匡庄中学课改教学开放周活动心得体会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上周二在匡状中学听了赵明胜、陈宪胜二位老师的课后,就:怎样分组是相对有效的?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采取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才是合理的?这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深入了解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两

2、位老师将6位同学或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副组长各一人,每组有一名 差生,赋予差生为最高分。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这样做有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有时效果也并不十分明显。 实践表明,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宜采用“异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探索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宜采用“同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交流,组间互补。在两种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下,还可以进行组内分组、组间交叉交流、自由选择合作小组等多种合作形式。因此分组应是灵活多样的,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问题的类型、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特点,予以确定。 二、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

3、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有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而,许多教学内容和问题并不直接适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筛选、重新设计。 三、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实行合理的评价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并提高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须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要个人努力上进还要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和激励个人竞争达标相结合的评价

4、方式,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尽快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例如: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达成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等等,都应当成为对集体的过程评价的重要观察视角;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问题研究的贡献,个人达成研究结果的方式以及对集体研究结果的作用等等,则应当成为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观察视角。面对各式各样的小组合作形式,如何制订较合理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总之,听了二位老师的课收获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