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571981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新课标 确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体会本学期开学之初,我校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有关新课标解读的一些材料。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我们通过学习新课标,觉得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立教育要面对所有学生的理念。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时刻想着为学生

2、一生的发展做准备。2、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3、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 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我逐字逐句地读新课标,是它点燃了我心中那盏对新教育可望而不可及的灯火,是它让我从迷茫的摸索中找到了要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我真的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怎样让孩子露出真诚的微笑,怎样去揣摩孩子的想法,

3、怎样让全班所有的孩子积极地投入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又怎样去审视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错误,怎样与孩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啊,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我们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我们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活”应该是课堂的精髓!课堂没有活力,就说明我们老师的课前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都是失败的。课堂是我们的“责

4、任田”,课堂教学是展示我们耕耘“责任田”的技术技巧。实际上,一直以来,包括现在新课改情况下,我们中的不小一部分的常态教学仍将学生简单的当作知识的“储存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的常态课毫无生命活力而言。其实,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我们与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有助于对学生的培养及我们的专业成长,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度的颇具价值的生命历程。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总而言之,要想使自己的课堂真正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就务必将新课程标准解读透彻,只有将新课标解读的越透彻,我们的课前预设及课中生成才会越精彩,越有效,才会距离新课改的要求越近,才会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