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571872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类别项目编号B科研立项(SRTP)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申 请 人: 邱琪 所在学院: 商学院 科研导师: 洪峰 共青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委员会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承 诺 书我已经认真阅读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实施办法,以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的其他相关规定和政策,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与本项目组成员承诺严格遵守学校有关政策和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实现预期研究成果,保证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恪守学术诚信。如有违反,愿意接受学校相应处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有权使用本项目

2、研究成果。申请者(签名): 2011年5月5日确 认 函我已经认真评阅了该小组的科研立项申报书,以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规定和政策。我认为该件作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如果获准立项,我将认真负责地指导该项目小组成员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指导老师(签名): 2011 年 5 月 5 日项目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项目负责人姓名学号学院联系电话任务分工签名邱 琪200900620676商学院15066319655项目规划及协调团队工作项目组成员李琳涓200900620223商学院13

3、863152661资料查找收集、问卷设计及文字处理工作姜 文200900620597商学院13884801058协调团队成员工作;团队安全;团队资金管理谭 谷201000620672商学院18766317221调查问卷的发放整理、数据分析、深度访谈燕 强201000620745商学院18766317274调查问卷的发放整理、数据分析、深度访谈导师情况姓名洪峰单位商学院联系方式13563198501职务/职称辅导员E-mail项目来源1、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发现的问题2、其他老师或同学推荐课题 项目概要 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到方方面面,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解决这个就业问题主要通过大学生自

4、身的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人生生涯规划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期间作好职业规划可以让大学生取得捷径,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求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但是,通过在大学期间多方的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还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结果仍不乐观。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够反映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更希望学校能够帮助我校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职业规划,以便更加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该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职业生涯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但它在人生中所占的位置却至关重要。国外职业生涯规

5、划的教育及研究起步较早,并已形成一系列较为系统的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指导活动以及职业选择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最初的实践来源,而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则为各种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和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1909年,帕森斯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后来被人们公认为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最经典的理论之一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帕森斯的理论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最后选择一种与个人特长相匹配的

6、职业。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作为职业选择的经典性原则,至今仍然正确、有效,并对职业生涯管理学、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从心理学价值观理论出发,经过大量的职业咨询指导的实例积累而提出的。这一理论首先将职业归属为六种典型的“工作环境”中的一种。这六种环境分别是:现实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六种基本类型。当属于某一类型该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的人选择相应类型的职业时,即达到了匹

7、配。霍兰德人格与职业类型匹配模型是沿用至今的,一直被公认为有效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时至今日,己经比较成熟,研究的范围涉及到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家庭职业的平衡、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特征、职业环境等方面,这将为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从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企业界便引起广泛关注。就目前总体状况而言,我国尚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介绍和尝试研究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的应用也并不理想。同时,我国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较晚,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借鉴。它主要是从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

8、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素质既定前提下的人职匹配问题,集中在学生大学毕业前夕的求职阶段,缺乏动态性和持续性,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很成熟。首先,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以曾平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6期)为代表,认为高校就业指导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就业中心师资队伍不强、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柔性不足等是其主要问题;以刘淑艳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教育探索2006年第4期)为代表,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模糊、规划不科学、高校提供的指导和服务不

9、尽完善是其主要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其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同时也很零散,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其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的研究,以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2期)为代表,提出了高校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2期)提出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规划要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等观点;王大磊,郭晓娜(国外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及其启示,北京教育2006年第6期)提出了要建立全方位的就业辅导体系、坚持生涯辅导的全程性以及提高大学生自

10、主创业能力的观点。基于专业学者的观点和结论,我们本次科研立项选择的切入点将着重从学生的层面进行研究,在学生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的辅助作用。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我国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也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小组从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另外,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

11、于丰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实践上讲,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能加强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可以促使他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明晰化、内容具体化、方法多元化。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帮助学校了解同学们真实想法,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实状况,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导师建议导师签字:参考文献论文:1、宁曼荣:大学生职业生

12、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郭潜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问题分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3、张立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理论界,2008年第8期。4、万清祥、王珍: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5、雷骋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大学生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7期。6、段鑫星、赵玲:生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职业导师,2009年第5期。7、汪李玫子:大学生生涯发展需求,职业导师,2009年第3期。8、张儒芬:从 (MPA)看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13、界,2008年第l期。9、陈秀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探析,文教资料,2008年12月中旬刊。10、王泽兵、孙加秀、盛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11、刘晓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6期。12、杨艳红、邓丹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及疏导,文教资料,2006年6月上旬刊。13、张立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理论界),2008年第8期。14、李军、费剑南、董承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读,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5、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

14、对策,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0期。16、叶晓燕、叶爱民:完全学分制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6期。究方案研究内容本小组在能力本位、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我们将对我校学生展开调查。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将调查其毕业去向,并调查其是否与初入大学时的规划相同;若不同,探讨不同的原因以及建议。对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三年级的同学,通过若干问题,了解他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其基本思路是:1、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大学生面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出现职业规划误区的原因,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出了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及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充分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2、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充分认识个体在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