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57523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06宏观经济学试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2006学年(春)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问答题1、通过三个T型资产-负债帐户模拟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并推导货币乘数公式。(6分)参考答案:(1)解释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的区别;(2)通过三个T型帐户举例说明商业银行通过其业务活动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3)推导货币乘数。试卷分析: 这道题目有50%左右的同学没有答好。关键在于题目中已经明确要求“通过三个T型资产-负债帐户模拟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但许多同学仍然按照教材或教案把总表抄上去了,这样将扣2分。个别同学没有货币乘数的推导公式,扣2分。对参考答案的第一小点,改卷时不做要求。 2、凯恩斯为什么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传统市场经

2、济不可避免的缺陷?(6分)参考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3)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试卷分析: 这道题大家答得比较好。但最好在回答三个规律的同时略加解释和分析。不过,即便不展开分析,仍然不扣分。3、A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新资源的发现;(2)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试卷分析:这道题有大约30%的同学回答不完全,关键是回答创新的三种形式。漏答一点,扣2分。4、如果央行认为流通中的货币规模偏大,它可以分别通过什么政策工具减少M0、M1和M2?(6分)参考答案:(1)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央行持有的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3、)以紧缩M0;(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紧缩M1;(3)提高再贷款利率以紧缩M2。试卷分析: 这道题是本次考试中较为生僻的,由于我上课时没有专门讲解,只是在介绍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应量M0、M1和M2、M3的时候间接提到过。回答完全的同学没有,但只要答到了货币调控的工具和M0、M1和M2的定义,我即给4分。5、我国1993年进行的第三次宏观紧缩与前两次相比有什么重要区别?(6分)参考答案:(1)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来紧缩过热的宏观经济;(2)制定了明确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通货膨胀率为6%左右);(3)明确了宏观调控的责任人(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出任

4、人民银行代行长)。试卷分析: 回答这道题目需要听我4月6日晚上在“经济学人论坛”所做的讲座“中国离下一轮经济衰退还有多远?”。绝大多数同学都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有个别没有听讲座的同学没有能够答好。一个要点2分。二、计算题1、根据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试求GNP、NNP、NI、PI、DPI(5分): 1政府税收2000亿元 4公司业主利润收入460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500亿元 其中未分配利润560亿元2政府转移支付80亿元 5工资总额9500亿元 3社会折旧总额6000亿元 6社会保障支付60亿元 参考答案:2000 + 6000 + 4600 + 9500 22100亿元22100- 6

5、000 16100亿元16100 - 1500 14600亿元14600 - 560 60 + 80 14060亿元14060 500 13560亿元 试卷分析: 这道题虽然不难,但仍然有40%左右的同学没有答好。与我们课堂上做的练习不同,根据给出的条件,要求用收入法来计算(上课时的例题是按支出法来计算的)。这就要求大家熟悉并理解总产出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核算方法。每一个答案占1分。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 C = 200 + 0.8Y;I = 300 - 5r;L = 0.2Y - 4r;M = 320 ( 单位:亿元 );试求: (1)IS-LM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及利率水平并作图进行分

6、析。(5分) (2)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单独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作图进行分析。(10分) (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 货币供应各为多少?并作图进行分析。(5分)参考答案: (1)2000亿元 (图略)(2) 财政追加投资为225 亿,有效需求可达到2500亿元;此时的利率水平r = 45;若利率水平维持不变r = 20,Y = 3125;因此,收入效应为500亿元,挤出效应为625亿元。(图略)(3)追加投资为100亿元,追加的货

7、币投放为100 亿。(图略) 试卷分析: 这道题目是我上课和复习时再三强调过的。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好的完成了要求的计算,但在计算“收入效应”(或“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时仍然有同学粗心算错(各扣1分),有些同学则在计算第三小题时出现错误(各扣2.5分)。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一个同学根本没有掌握该题的计算方法,因此我给了这次考试的最低分60分(其他还有许多题都没有答好)。我认为这个同学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三、论述题 1、试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异同。(20分) 参考答案:(1)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为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避免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以及持续存在

8、的高失业率;(2)马克思认为上述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而凯恩斯则认为上述危机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三大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所造成的;(3)马克思认为要消除上述危机就必须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而凯恩斯则认为可以在现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来消除上述危机; (4)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新的社会变革必然发生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只有当一个矛盾体内部的矛盾充分发展以后,才会引起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

9、体制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其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部分质变”。 试卷分析: 这道题大家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我就不扣分。 2、试比较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与就业之间关系分析的异同。(20分)参考答案:(1)介绍菲利普斯曲线及其经济含义(图型及其政策含义); (2)介绍费里德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图型及其政策含义); (3)菲利普斯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费里德曼则认为通货膨胀只在短期内减少失业率,长期中无助于失业率的减少。 试卷分析: 这道题我上课时详细讲解过。大部分同学都回答的较好。但仍然有30%左右的同学没有给出相应的图形(我在复习答疑时专门强调过),也许是时间不够了。不给出菲利普斯曲线和货币主义分析图形的,各扣2.5分。有个别同学这道题目没有回答或草草回答了十几个字,我估计是没有安排好答卷时间以至于时间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