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57303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言45-50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即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

2、和具体环节,等等。3、政治制度的形式:(1)政体,(2)政府制度,(3)国家结构,(4)政治体制(1)政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是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2)政府制度: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3)国家结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4)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最高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

3、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1)有助于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2)是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3)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内政外交及其走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4)有助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2、比较研究方法,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1、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却不相同

4、。)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政治制度,就应该看到,影响各国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情。国情:所谓国情不仅包括经济制度,而且包括历史特点、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民族习惯、国际环境、阶级力量的对比,甚至人口、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他要适合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适合这个国家的国情。(一国政治制度与该国国情的关系)2、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他提出了对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后来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比较政治研究的取向:国别研究;跨国

5、研究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具体研究方法:阶级分析、制度分析、历史分析、文化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的方法引进政治学研究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政治制度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认识,有助于揭示政治制度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第一章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51-79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一、城邦: (城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摇篮)(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1、城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一种小型的城市国家,即一个单独的城市为中心和周围乡村组成的城市国家。2、代表性城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斯巴达(

6、实行的是寡头政体)、叙拉古等。3、城邦的社会结构城邦人口划分的三个主要阶级:(1)奴隶、(1)外邦人、(3)公民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是根据出身而获得的。公民概念的核心是权力。4、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君主制政体;贵族制政体;民主制政体。古希腊出现过多样的不同政体(政体类型): (1)君主制政体:城邦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中,即所谓一人统治。克里特岛最早出现。(2)贵族制政体:由少数贤人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政体形式。(3)民主制政体: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儹主制(叙拉古)是君主制的变态形式: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政体。二、雅典的城邦民主制 (雅典城邦

7、民主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在民)1、雅典的民主制的形成与发展 (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雅典民主制:指在古希腊城邦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在荷马时代,古希腊的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在阶级分化、阶级对立过程中,雅典城邦产生了。早期的雅典城邦是由:世袭贵族、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农民,三个等级组成。(2)雅典民主制的发展:1)梭伦改革,2)克里斯梯尼改革。1)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经济改革:颁布了解除债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度;社会结构改革:打破原有血亲组织;政治改革:剥夺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规定按等级抽签选官。还创立了陪审法庭。梭伦改革历史意义: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2

8、)克里斯梯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城邦的行政单位。政治制度上进行一系列改革,议事会规模扩大为500人。建立陶片放逐法制度。克里斯梯尼改革历史意义:宣告了氏族社会的终结和国家的成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出现了三个政治派别:平原派(贵族后裔);海岸派(商人和手工业者);山地派(农民)。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内容:(1)公民大会;(2)议事会;(3)陪审法庭;(4)十将军委员会。(1)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有权了解真实问题和情况,然后进行辩论和公议,决定城邦所有值得一论的事情和政策。(2)议事会:雅典最重要的统治机构。议事会负责筹备公民大

9、会的召开,准备和起草公民大会讨论的所有议案,执行公民大会的决定,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500人议事会(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的权力由来自10个部落50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轮流行使。(3)陪审法庭:是整个民主城邦制度的拱顶石,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不仅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审判机关,而且可以对各级官吏行使监察权。控制方式有任前检查、任期结束检查、任期结束账目和公款检查。(4)十将军委员会:十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军事机构。在古希腊的雅典,唯一需要依据当选者的才能进行选举的职位是十将军。3、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1)直接民主;(2)抽签选官;(3)轮番为治(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

10、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三、城邦民主制的意义与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1)主权在民原则: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的主权,为后世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一个主权在民的原型。(2)法治原则: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和法治联系在一起的。宪法是城邦的最高法律准则。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就其城邦人口总数而言,是少数人的民主。(2)存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3)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的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4)频繁举行的大规模集会不可避免会导致民主质量的下降。第二节 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

11、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1)王政时代,(2)共和时代,(3)帝国时代。从罗马建城到末代国王于公元前510年被驱逐,构成罗马国家形成的王政时代(1)王政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向国家过渡的时期。罗马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10个氏族组成一个库里亚,10个库里亚组成一个部落,称特里布。(2)共和时代。罗马共和国:指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罗马共和国的发展的两条主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和对外扩张。罗马共和时代,平民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是由土地问题、债务问题造成的。(3)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192)和

12、后期帝国(193-476)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二、古罗马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2、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1)库利亚大会,(2)长老会议,(3)王(勒斯克)。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表现出军事民主制的色彩。(1)库里亚大会:即罗马的人民大会:主要解决罗马公社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按库里亚分组议事。(2)长老会议:由300个氏族族长组成,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能操纵库里亚大会并对王施加决定性影响。(3)王:主要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公元前326年

13、通过的彼特留法,规定禁止将负债的罗马公民变成奴隶。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的问题。第六王塞维图里乌进行了两项改革:按财产把罗马公民划分成6个等级。以财产和地域原则设立森杜里亚大会。图里乌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社会向罗马国家的转变。2、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1)人民大会,(2)元老院,(3)行政官员。这时期的政治制度仍然以大地主占有为基础的新老贵族联袂执政,全体罗马公民有限参与的寡头民主制。(1)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森杜里亚大会,即百人队大会,是公民参政性的最高类型的人民大会,其权力有立法权、决定战

14、争与媾和问题的权力、选举权、司法权。二是特里布大会,这是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又称平民大会。(2)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代最为重要的机构,由王政时代的长老会议发展而成,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在共和国的政制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元老院一般由300人组成。(3)行政官员: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保民官。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两人组成。独裁官: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享有最高军事权和民政权。行政长官:是负责诉讼方面的最高长官。监察官:主要职权是审查元老院的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管理公共财产和公共工程、监督公民道德等。保民官:保民官对其他官员

15、的命令、元老院的决定有否决权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的共同特点:1)除独裁官等特殊职位,所有官吏是经人民选举出来的。2)官吏没有报酬。3)任职都有期限。4)决定必须一致通过。5)除独裁官、监察官和保民官外,对任职期间行为负责。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这时代的罗马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是一种君主专制体制。(1)罗马帝国统治体制的三种类型:元首体制, 四帝共治体制,君士坦丁体制。元首体制:又叫奥古斯都体制,由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创立的个人独裁体制。特点是保留共和制的形式,实际上凌驾于元老院、一切官员和全体人民之上。四帝共治体制:由戴克里先创立。把帝国划分为四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君士坦丁体制:所有军政高级官员全由皇帝指派,皇帝的意志成为唯一的法律。是彻底的君主专政。元首体制新机构的内容:1)元首的专员督办,2)元首的御前会议,3)元首的内务府罗马元首体制时,作为元首顾问团的是御前会议。四帝共治体制由戴克里先创立。(2)行省制度:指意大利境外那些必须向罗马国家纳贡的地区。古罗马帝国时设有行省制,元老院会向每个行省委派的官员包括总督、副总督、财务官。三、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