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57106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2012中大MSW考试大纲要求)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大纲要求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学的功能二、社会1.社会及其构成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三、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3.社会角色四、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2.社会互动的理论五、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2.初级社会群体3.社会群体的变迁六、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2.社会组织的结构3.社会组织管理七、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2.社会制度

2、的功能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2.社会分层理论3.社会流动九、社区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3.城市化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十一、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3.社会控制体系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P3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社会学的定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7 所谓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

3、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児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2、 社会学的功能 P22-23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1) 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么变化(预测)。第二,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2) 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

4、更加符合规律性。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第3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综合,他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层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认识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

5、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社会的功能:(1) 整合。整合或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理,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2) 交流。(3) 导向。(可以有形如法律或舆论等;也可以无形,如习惯)。(4) 继承和发展。第4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P66 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P69 文化的类型:(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2)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

6、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又可分为:(少数)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一些反社会团体所特有)。两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都在变化,可能相互转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 主文化与反文化。(4)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的区分。)(5) 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P74文化的功能1、 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准。2、 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也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文化集合、解释

7、这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这规范体系包括: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等。3、 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整合功能)4、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化)第5章 人的社会化P83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自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人的社会化既需要一定的生物基础,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生物基础包括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在诸

8、多社会条件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及抓奶哥社会化机制,各自履行着不同的社会化功能。过程(又称社会化的生命周期):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社会化面临的生物基础和社会条件不同,社会化的目标和任务也不同。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P100 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定义:指社会个人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对社会两个促进作用:对个体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对社会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

9、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社会转型期,国家必须利用家庭、同班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体和政治组织等多种因素加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工作。*道德社会化定义: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P106社会角色定义: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特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的类型(1)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别)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获得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2)

10、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所做的区分)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显意识到自觉正担负着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觉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如(与其的出现相关的因素包括:一个人在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在场他人或突然对此角色提出明确希望的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与任务;经常的自我提醒。)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3)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从社会规范化的程度上所做的区分)规范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做什么、不应当

11、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如警察、法官、党员等。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如父母、朋友、乘客等。(4)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上所做的区分)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一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第3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角色的确定:回答“我是谁”或“我们是谁”;角色确定的有效性由社会来确定。确定不当(或失误):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如大材小用);选

12、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社会角色的表现:(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台前、台后的表现欲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 对角色的期望(2) 对角色的领悟(3) 对角色的实践角色距离: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P119 社会角色的失调:(1) 角色冲突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角色紧张);(2) 角色不清(由于社会急剧变迁)(3) 角色中断(4) 角色失败4、 社会互动P124含义: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信息传播为基础;可以是面对面

13、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P136 社会互动的类型:(1) 合作: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面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条件:目标一致;对于热河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行为配合)(2) 竞争: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特点:同一目标;目标稀少或难得;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是反对其他竞争者)。(3) 冲突: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直

14、接目的就是打败对方;冲突双方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形式激烈)(4) 强制: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5) 顺从与顺应:顺从互动中的一方资源地或主动地调整直接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一方。顺应包含顺从含义,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直接的下呢个为以实现相互适应。(种类包括:何解、妥协、容忍。)P1255社会互动的理论(1) 符号互动论:符号是能偶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基本观点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意义不是固定不变

15、的东西;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派别: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批评:将社会关系简单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2) 角色理论: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角色与互动密不可分。一方面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3)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锁从属的其他,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它有规范和比较两个基本作用。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