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555250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5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第三十五章节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五章 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节 90年代新诗,.,进入90年代,新诗热潮减退,诗歌的受众队伍逐渐缩小,诗人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诗歌并未如某些评论家所预言的那样已经“死亡”。从诗人队伍的构成看,老、中、青三代诗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开诗艺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中老诗人的诗艺探索,郑敏每年都在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新诗作品。李瑛更多地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代表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张新泉人生在世、宿命与微笑、鸟落民间等诗集从平凡的题材中发掘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叶延滨(1948)作品仍然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依然把持着自我,将爱、乡情、亲情以及生命等作

2、为诗歌观照的对象。,部分中老诗人,郑敏,李瑛,张新泉,叶延滨,青年诗人,90年代具有实力的青年诗人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三代诗人。90年代的主要诗人包括欧阳江河、张曙光、王家新、陈东东、柏桦、西川、翟永明等。 90年代还出现了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如伊沙、沈浩波、尹丽川等人的诗歌实验就引起了诗歌界的诸多争鸣。,部分青年诗人,欧阳江河,王家新,西川,翟永明,陈东东,声音,“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的在场感。只有肉体本身,只有下半身,才能给予诗歌乃至所有艺术以第一次的推动。这种推动是唯一的、随后的、永远崭新的、不会重复和陈旧的。因为它干脆回到了本质。” 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

3、沈浩波,尹丽川,.,此外,女性诗歌和网络诗歌在90年代也较引人注目。翟永明、叶玉琳、冉冉、赵丽华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网络诗歌是90年代中后期诗坛上出现的新现象。90年代的诗歌观念是复杂的,这与外在的自由空气有关,也与人们对人的理解有关。,部分女性诗人,叶玉琳,冉冉,赵丽华,.,有影响的诗歌刊物:,他们是1985年创办于南京的一份综合性民间刊物,主要发表诗歌作品,其成员来自全国各地。韩东主编,不定期出版,1995年出版9期后停刊。,.,另一个影响较大的民间刊物是倾向。1988年9月创办于上海,陈东东、西川等人发起,不定期出版,到1998年,已出版11期。,诗歌观念之争,90年代的诗坛上,学术风气

4、比较民主,“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就引起了诗坛的广泛关注。北京文学等报刊连续发表了相关的论争文章,集中展示了这场论争中的主要观点。,.,“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诗人主要有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陈东东、臧棣、张曙光等,而程光炜、臧棣等则是“知识分子写作”的诗论家。他们在诗歌创作中既追求独立的诗歌精神,又重视知识的作用,具有比较广阔的艺术视野。,.,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陈东东,臧棣,张曙光,.,“民间写作”是由80年代后期口语化思潮延续下来的一种艺术追求。 “民间写作”明显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民间写作”的诗人主要包括于坚、韩东、杨克、小海、伊沙等,而谢有顺、沈奇等人则在理

5、论上给予了支持。“民间写作”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下半身”写作。 “下半身写作”是个人化写作的极端化发展,“标志着营造诗意时代的终结”。,.,于坚,韩东,杨克,小海,伊沙,.,总之,“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提出了新诗发展中一些较重要的话题,双方都提出了各自的诗歌主张。这场论争并没有分出艺术上的是非高低,但显露出来的浮躁情绪与非学术倾向却引起了诗坛的注意。,.,第二节 90年代散文,.,90年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生态的营造,情志自由的写作主体的参与使90年代成为一个散文时代。 散文作家不必负载更多的由“中心”所附加的意旨,主体心灵世界有着更大的精神放飞的空间。,散文百家,90年代散文

6、作者队伍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王蒙、刘心武、张承志、史铁生、蒋子龙、周涛等小说家、诗人的形象逐渐淡去,发表或出版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成为90年代重要的散文作家;金克木、雷达、舒芜、余秋雨、林非、谢冕、周国平、陈平原、钟叔河等学者,学术之外移情于散文。,基本特征:众声喧哗,开放多元,其一“大散文”,贾平凹的散文理想。 其二“艺术散文”。90年代散文的实际存在状况。 其三“小女人散文”,沪穗两地为主的素素、南妮、黄爱东西、黄茵、张梅等女作家散文创作的命名。 其四“新生代散文”。老愚、祝勇、摩罗等是其中有影响的代表作家。,文化散文,汪曾祺、张中行、张承志等人的文人散文和影响更著的学者散文等 。汪曾祺有散

7、文集蒲桥集,张中行有“负暄”系列,张承志荒芜英雄路,史铁生我与地坛等。,汪曾祺,张中行,学者散文,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年代的余秋雨是一位戏剧学者,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学术著作。自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散文,出版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散文集,成为90 年代最具影响也颇有争议的散文作家。,代表作文化苦旅等,文化苦旅等散文作品是余秋雨有代表性的散文。余秋雨以自己特有的精神姿势进入了中国当代散文史,或者可以说他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90年代散文格局的建构。,周涛散文,周涛(1946)长期生活、工作、创作在新疆,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周涛先以诗人闻声于文坛,是新边塞诗派的中最具影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新边塞诗人”,出版长诗山岳山岳 丛林丛林和神山、野马群等多部诗集。进入90年代主要写作散文,出版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周涛散文等。,周涛散文艺术特色,周涛通过对西部(主要是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灵形态的叙述,给出了散文关于生命和万物灵性的有意味的镜像。,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 课件 主持 朱栋霖 编辑制作 陈黎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