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49552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程原理——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实例 - 副本(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学 号:号: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题题 目目 年处理年处理 ?万吨牛奶换热器设计万吨牛奶换热器设计 学学 院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专 业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班 级级 2013 食品?班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常海军 周文斌 2015 年12 月31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院: 环资学院 班级: 2013 食品?班 学生姓名: 学号: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x1.00.8-1.8 0.5-1.55-30 壳程流速,m/s 0.5-1.50.5-1.50.2-1.50.50.4-1.0

2、0.3-0.82-15 1.5 材质的选择 一般换热器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不锈钢。 1.5.1 碳钢 价格低,强度较高,对碱性介质的化学腐蚀比较稳定,很容易被酸腐蚀,在无耐腐蚀 性要求的环境中应用是合理的。如一般换热器用的普通无缝钢管,其常用的材料为 10 号 和 20 号碳钢。 1.5.2 不锈钢 奥氏体系不锈钢以 1Crl8Ni9Ti 为代表,它是标准的 18-8 奥氏体不锈钢,有稳定的奥 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冷加工性能。 1.6 管程结构 介质流经传热管内的通道部分称为管程。 1.6.1 换热管布置和排列问距 常用换热管规格有 192 mm、252 mm、252.5 mm。 标

3、准管子的长度常用的有 1500mm,2000mm,3000mm,6000mm 等。当选用其他尺寸的 管长时,应根据管长的规格,合理裁用,避免材料的浪费。 换热管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错列、三角形直列、三角形错列和同 心圆排列,如下图所示。 (a) 正方形直列 (b)正方形错列 (c) 三角形直列 (d)三角形错列 (e)同心圆排列 正三角形排列结构紧凑;正方形排列便于机械清洗;同心圆排列用于小壳径换热器, 外圆管布管均匀,结构更为紧凑。我国换热器系列中,固定管板式多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浮头式则以正方形错列排列居多,也有正三角形排列。 对于多管程换热器,常采用组合排列方式。每程内都

4、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而在各程之 间为了便于安装隔板,采用正方形排列方式。 1.6.2 管板 管板的作用是将受热管束连接在一起,并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 管板与管子的连接可胀接或焊接。 1.7 壳程结构 介质流经传热管外面的通道部分称为壳程。 壳程内的结构,主要由折流板、支承板、纵向隔板、旁路挡板及缓冲板等元件组成。 由于各种换热器的工艺性能、使用的场合不同,壳程内对各种元件的设置形式亦不同,以 此来满足设计的要求。各元件在壳程的设置,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壳 侧介质对传热管最有效的流动,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而设置的各种挡板,如折流板、 纵向挡板。旁路挡板等;另一类是为了管

5、束的安装及保护列管而设置的支承板、管束的导 轨以及缓冲板等。 1.7.1 壳体 壳体是一个圆筒形的容器,壳壁上焊有接管,供壳程流体进人和排出之用。直径小于 400mm 的壳体通常用钢管制成,大于 400mrn 的可用钢板卷焊而成。壳体材料根据工作温度 选择,有防腐要求时,大多考虑使用复合金属板。 介质在壳程的流动方式有多种型式,单壳程型式应用最为普遍。如壳侧传热膜系数远 小于管侧,则可用纵向挡板分隔成双壳程型式。用两个换热器串联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为降低壳程压降,可采用分流或错流等型式。 壳体内径D取决于传热管数N、排列方式和管心距t。计算式如下: 单管程 0 )32() 1(dntD c

6、式中 t管心距,mm; d0换热管外径,mm;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该值与管子排列方式有关。 正三角形排列: 正方形排列: 多管程 式中 N排列管子数目; 管板利用率。 正角形排列:2 管程 =0.70.85 4 管程 =0.60.8 正方形排列:2 管程 =0.550.7 4 管程 =0.450.65 壳体内径D的计算值最终应圆整到标准值。 1.7.2 折流板 在壳程管束中,一般都装有横向折流板,用以引导流体横向流过管束,增加流体速度, 以增强传热;同时起支撑管束、防止管束振动和管子弯曲的作用。 折流板的型式有圆缺型、环盘型和孔流型等。 圆缺形折流板又称弓形折流板,是常用的折流板,有水

7、平圆缺和垂直圆缺两种。切缺 率(切掉圆弧的高度与壳内径之比)通常为 2050。垂直圆缺用于水平冷凝器、水平再 沸器和含有悬浮固体粒子流体用的水平热交换器等。垂直圆缺时,不凝气不能在折流板顶 部积存,而在冷凝器中,排水也不能在折流板底部积存。弓形折流板有单弓形和双弓形, 双弓形折流板多用于大直径的换热器中。 折流板的间隔,在允许的压力损失范围内希望尽可能小。一般推荐折流板间隔最小值 为壳内径的 1/5 或者不小于 50 mm,最大值决定于支持管所必要的最大间隔。 1.7.3 壳程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的设计直接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换热管的寿命。当加热蒸汽或高 速流体流入壳程时,对换热管会造成很大

8、的冲刷,所以常将壳程接管在入口处加以扩大, 即将接管做成喇叭形,以起缓冲的作用;或者在换热器进口处设置挡板。 2 设计方案简介 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因为我们要加热的材料是果汁,流体压力不大,管程与壳层温度差较大,并考虑易清 洗性,所以初步确定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2 流体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因为本次所要处理的果汁与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都大于 50C,所以需要焊接膨胀节。 由于果汁较水有腐蚀性,而管子及管箱用耐腐蚀材料造价低,故应使果汁走管程,冷 却水走壳程。 考虑到要进行加热的是果汁,所以选用不锈钢材质的管。 综上所述,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选用 25*2.0 的不锈钢管

9、,管内流 速取 u=0.5m/s. (二)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二)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1 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水的定性温度为: 11 2 616 T 管程果汁的定性温度为: t =50 2 2080 根据定性温度,查得: 果汁在 5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 1050 kg/ i 3 m 定压比热容 =3.98 kJ/(kgK) ci p, 导热系数 =W/(mK) i 61 . 0 黏度 =0.00215Pas i 冷却水在 11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999.7 kg/ o 3 m 定压比热容 =4.191 kJ/(kg) co p, 导热

10、系数 = 0.5741 W/(m) o 黏度 =0.001271Pas o 2 计算总传热系数 2.1 热流量 =20003.98(80-20)=477600 kJ/h=132.7(kW) i ip ii tmQ c, 2.2 平均传热温差 =() m t90.32 6-20 16-80 ln 6)-(20-16)-(80 ln t- 2 1 21 t t t 2.3 冷却水用量 kg/h11396 )616(191 . 4 477600 , oop i tC Q Wo 2.4 总传热系数 K 管程传热系数 2300Re10000过渡流5128 00215 . 0 10505 . 002 .

11、0 i iii e ud R Q Pr=160Pr7 . 003.14 61 . 0 00215 . 0 1098 . 3 3 i i pc i 流体被冷却n=0.3 3 . 08 . 0 PrRe023 . 0 i i i d = 3 . 08 . 0 03.145128 021. 0 61. 0 023. 0 =2415W/() 2 m 8 . 1 5128 600000 1 ) 2 /(1198874 . 0 1371mW i 壳程传热系数 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 W/()1600 0 2 m 污垢热阻 () / W0005 . 0 si R 2 m () / W000172 . 0 so

12、R 2 m 管壁的导热系数 .4 W/(m),17 故 0 0 000 1 1 s mi si ii R d bd d d R d d K = 1600 1 000172 . 0 023 . 0 4 . 17 025 . 0 002 . 0 021 . 0 025 . 0 0005 . 0 021 . 0 1198 025 . 0 1 = 398 W/() 2 m 3 传热面积的计算 S= ()13.10 90.32398 10 7 . 132 3 m i tK Q 2 m 考虑 15%的面积裕度,S=1.15S=1.1510.13=11.65() 2 m 4 工艺结构尺寸 4.1 管径和管内

13、流速 选用 25mm2.0mm 的不锈钢管,管内流速取 ui=0.5m/s。 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3.05 根4 根 s n ii ud V 2 4 5 . 0021 . 0 785 . 0 )10503600/(2000 2 按单管程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49.4m s nd S 0 3025 . 0 65.11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 =6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l 数为: N =9(管程) p 2 . 8 6 4 . 49 l L 传热管总根数为:N=3)(279根 4.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

14、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 R =6 616 2080 冷流体的温升 热流体的温降 P =0.135 6-80 616 两流体的最初温升 冷流体的温升 按单壳程,三管程结构,温度校正系数 查表得: =0.93 t 平均传热温差 = m t 6 . 30 9 . 3293 . 0 mt t 4.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 t=1.25(焊接法) ,则 t=1.25 25=31.25 mm 32 (mm) 0 d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618 . 6 2719 . 1 19 . 1 Nnc)(根 4.5 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

15、管板利用率=0.7,则壳体内径为: D=1.05t/N=1.05 32=208.7(mm)7 . 0/27 圆整可取 D=273mm。 4.6 折流板数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 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 273=68.25(mm) , 故可取 h=65mm 。 取折流板间距 B=0.3D,则 B=0.3 273=81.9(mm) ,可取 B 为 150mm 。 折流板数 N =-1=-1=39(块) B 折流板间距 传热管长 150 6000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4.7 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速为 u=1.0 m/s,则接管内径为: =0.0635(m) 4V d= u 0 . 114 . 3 ) 7 . 9993600()113964( 取标准管径为 60 mm 。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速为 u=1.5 m/s,则接管内径为: 0.0212(m) 5 . 114 . 3 )10503600/(20004 d 取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