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伯夷列传》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46714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伯夷列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伯夷列传》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伯夷列传,读史述九章夷齐 【晋】陶渊明 二子让国,相将海隅。 天人革命,绝景穷居。 采薇高歌,慨想黄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在陶渊明笔下,对于先贤充满崇敬、仰慕之情。先贤“夷齐”又是指谁?为什么他们会被后世当做抱朴守志的典范? 让我们今天走进“夷齐”,重新解读其传记人生。,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注: 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伯夷

2、、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注: 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爰:于是,就。 扶而去之:扶着他们离开。,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 注: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义不食周粟: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 及饿且死: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且,将。,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注: 以暴易暴:以:用;易:

3、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 忽焉没:倏忽辞世。 我安适归矣: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安,哪里;适,去,到。,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自然的规律)是没有亲疏、偏爱的,总是帮助善人。 积仁洁行:行善积仁,修养品行。 独荐:特别赞赏。 糟糠不厌:就连酒糟、米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也吃不饱。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蚤:通“早”。,盗跖(zh) 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 ,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4、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注:盗跖: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系战国、春秋之际奴隶起义领袖。暴戾恣睢:残暴凶狠,胡作非为。 彰明较著:彰明较著都是明显之意。 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注: 操行:操守。专犯忌讳:专门违法乱纪。 富厚累世不绝:富贵优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择地而蹈:选择地方行走。 非公正不发愤:不是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愤懑。,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5、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各从其志:各人按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从,听从。 执鞭之士:拿着鞭子赶马车的车夫。形容工作低贱。 清士:洁白高洁的人。,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立足于一定史料基础,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时,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

6、的诸多感慨。,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是不可逆转的,而夷、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历史上歌颂这两个人物,那是颂错了,他们不值得歌颂。而作者对笃守遗训、不能变通的行为加以歌颂,无疑是有所偏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