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546141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检测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答案D2史学界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对马歇尔计划合乎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主要是因为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美国加深了对西欧的经济控制B.美国达到了

2、遏制苏联的目的C.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臻于完善D.美国完成了全球战略的部署答案C3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他所评论的是()A.苏联成立华约组织B.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下风C.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D.苏联从古巴撤走战略导弹答案D4“这场战争对美国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它加速了美国霸权力量的衰落。苏联在战略平衡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日本与西欧重新获得的经济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A.太平洋战争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伊拉克战争答案C5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

3、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A.华约的成立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解析“苏联人冒险又奔逃回”说明题干中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答案C6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时正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集团激烈对峙的时期。答案D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

4、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答案B8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A.西欧国家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已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C.欧盟的不断发展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D.“冷战”中的不利地位迫使美国调整政策答案A9世界史编年手册中记载了发生于1957年的三则信息:“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5、”“11月14日到16日,13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12月19日,北约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这表明,当时的世界整体局势是()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B.整体处在“冷战”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解析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北约与华约以“冷战”的形式进行对抗;1950年2月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在1957年前已经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故排除D项。答案B10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

6、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答案B11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A.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B.第三世界崛起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D12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的两大

7、意识形态的对抗结束,世界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联系加强。结合上述材料的描述可以判断选D项。答案D13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中国、欧共体等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解析根据本题关键语句“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进行判断。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A项错误;苏联解体只是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表现之一,C项错误;多极化格局至今未形成,D项错误。答案B14

8、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就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时至今日,两极格局虽然解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新的政治格局形成如此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A.新的形势下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需要较长的时间B.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不利于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C.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阻碍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D.当今美国等势力极力阻挠建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答案A15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

9、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

10、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分)(2

1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4分)参考答案(1)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从越南撤兵。(3)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阵营内容类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政治措施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峙的军事措施北大

12、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对峙的经济措施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材料二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1971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并说明其消极影响。(4分)(2)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6分)(3)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分析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参考答案(1)特点:两极对峙

13、格局。消极影响:引发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导致国际局势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2)变化: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壮大。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3)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冷战”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旧秩序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秩序会自动生成,更不能说明世界秩序将终止于此。“冷战”终结的不是一个权力的时代,而是权力的格局。正基于此,“冷战”之后依然是冲突,权力之后依然是权力。多极格局确立恰恰受到诸多不稳定因素制约,必然经历曲

14、折过程。地缘政治变动此起彼伏,民族主义如燎原之火,民族分裂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沉渣泛起,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世界格局转变的漫长性、复杂性和过渡性。材料二由于苏联在战后相当长时间里,未能适应战后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没有改革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致使其经济在后期逐步陷入停滞,并影响到东欧国家发展,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失败。美国的相对衰落、德日的崛起、西欧联盟进展,导致西方国家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西方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力量的相对均衡,形成经济上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导致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和不可逆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第

15、三世界已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大国和国家集团,它们有的已成为地区大国,并有发展成为世界一极的潜力。这种情况直接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根据材料一,分析“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种怎样的态势,并分析影响新世界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8分)(2)指出材料二中“不平衡”的含义。(4分)(3)你认为“冷战”后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处于一种过渡时期,新的世界格局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因素:地缘政治的变动,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的泛起。(2)苏联及东欧国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3)美国无力建立单极世界,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