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546115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精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19世纪中期,英国的对外扩张主要是为了()A.开拓海外市场B.传播工业文明C.增加资本积累D.拓展统治区域答案A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B3首次规定西方列强享有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的附件C.中法黄埔条约D.中美望厦条约答案B41943年1月,中英签署新约,取消英国在华诸多特权。至此,英国在中国获得的“关税协定”等特权在百年后最终消失。与“关税

2、协定”特权的最初取得有关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英国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答案B6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解析“海盗式”的扩

3、张是指通过暴力抢劫获得利益财富,据此可知选B项。答案B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答案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1)英国为什么特

4、别珍惜“这种机会”?(2)英国“强迫中国接受”的条件反映出其最根本的侵略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1)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恰好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借口。(2)借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在中国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

5、,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2“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川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清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答案C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C

6、.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在广州一处设十三行和外国进行贸易,因此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占绝对优势。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五处为通商口岸,这就打破了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削弱了广州的地位,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答案B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

7、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伦敦曾经“兴奋若狂”在他们的幻想中,“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

8、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梦想”破产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中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是怎样答复的?带来了什么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参考答案(1)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外国商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打开销路;开放的通商口岸仅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市场还远未打开;绝大多数中国人贫穷,无力购买外国商品。(2)目的: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答复: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修约要求。影响: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3)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