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54444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分层测评(七)李清照词两首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有暗香盈袖(充满)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憔悴损(损害)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ABCD【解析】“销魂”的意思为“极度悲伤”;“损”的意思相当于“煞”。排除便可得出答案。【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却是旧时相识C这次第D怎一个愁字了得【解析】A项,“将息”古义指“调养,保养”;今义指“将要熄灭”。C项,“次第”古义指“情况,光景”;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D项,“了得”古义指“囊括得了”;今义指“用在惊讶、反

2、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无法收拾”“不平常,很突出”。【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BCD【解析】题目提供的句子,明显是一个总领句。剩下的六个句子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葫芦是果实,葫芦的形状,成熟后可做容器,

3、使用这种容器的历史悠久,引用典籍印证这种说法。是一个总结句。【答案】D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_,_,_。(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_,_,_。(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代之。【答案】(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4、比黄花瘦(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5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考查对词眼的理解。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这首词集中表现的正是词人的“愁”。【答案】同意。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6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虰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

5、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_【解析】词的上片集中写景,下片集中抒情,结尾处又借景抒情。可以围绕这点进行分析。【答案】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景,下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不归,中间以一“雨”字联结,“愁”字贯穿其中,结构严谨。“柔肠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胜。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7首句中“

6、风住尘香”用语含蓄,请思考一下,这句话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景?暗含着怎样的心情?从下句看,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为什么“倦梳头”?_【解析】“风住”二字通俗凝练,极富暗示性,它告诉我们在此以前曾是风吹雨打、落红成片的日子。词人被无情风雨锁在家中,心情苦闷。“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而且富有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荡无依”的深沉感慨。“日晚倦梳头”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联系词人晚年遭遇可知,这里不仅有花落春去的伤感,更有物是人非、万事皆休的落寞。【答案】“风住尘香”一句的意思是:昨天夜里刮了一夜大风,花全都被吹落了。早晨时风停了,路上的尘土因花瓣飘落也带上了香味。这里面暗含

7、着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伤感。从“日晚倦梳头”看,这应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时候。之所以“倦梳头”,一是对花落春去的伤感,二是因下句的“物是人非”。8“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人称绝,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_【解析】该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化抽象为具体,恰与上句“舴艋舟”结合,自然妥帖,寓情于景,浑然天成。【答案】“载不动许多愁”,好就好在把愁写得可摸可感。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都载不动,就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是一种独创,不仅奇特而且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摊破浣溪沙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

8、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9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词中的“轻”与“重”是相对的,作为黄金无疑是重的,但能揉而破之化为飞入翠叶丛中的万点黄花,不论在事实上还是感觉上都是轻柔的。B词中的“大鲜明”三字是褒扬之词,不论是花中仙品桂子,还是“人之水镜”彦辅,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C词的末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却无情”三字暗含了词人对桂花的抱怨和不满情绪。D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进一步写出桂花的高雅,重在随感,带有较为浓郁的主观感情

9、色彩。E这是一首咏花词,咏花而志不在花,只是借花形、花态、花性以挥发开去,抒引出词人胸中的万千感慨。【解析】C项,“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表现了词人对桂花的喜爱;D项,“拟人手法”有误,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反衬”手法。【答案】CD10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中的景物形象。可从色彩、形态、香气三个方面来考虑。【答案】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欣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112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注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注】“谩”通“漫”,“枉、徒然”之意。11下片“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两句是词人的感叹,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中心。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