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36822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下学期物理实验题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 戊(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2、下表是小明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收集的有关数据:实验序号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2、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70.30.2147.6%20.520.11.10.30.260.7%30.540.120.30.40.6(1)请你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选填“高”或“低”)。(4)第一次实验中,提升钩码所用的时间为1.5s,则拉力的功率是W。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

3、离/cm机械效率1 2 10 0.8 30 83.3%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高”或“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A.71.6% B. 82.4% C. 92.1%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2所示的操作:来源:学+科+网Z+X+X+K(1)实

4、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5、(1)如图甲,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_,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运动。下列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_(选填

5、序号)。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如图乙,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A在相同木板上被撞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_。实验表明:当_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有关。若木块A两次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

6、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7、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物体种类物重G/N斜面高h/c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s/cm机械效率/%1木块4151.19060.62小车41590(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越小,机械效率越大。(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

7、力为 N。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旋(选填“左“或“右”)(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_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9、如图11是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细线,数量足够且每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

8、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较低,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弹簧测力计仍在C点,改变拉力的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虚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N。10、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

9、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2)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4)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5)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7)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 不

10、变,进行探究、验证。1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根据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_图和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答出一条即可)1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

11、图乙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13、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 。(2)分析 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1

12、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谢同学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安全隐患。(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3)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4)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15、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

13、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 。(3)比较 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