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535854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导论李良荣第1节新闻关系一切序言(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学导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说在前头的话,1、关于上课要求 准时上课 关闭手机/震动档 专心听课 用心思考 大胆讨论 轻松应对,书目-精读教材,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内最权威的一本新闻学概论式教材之一 。“许多内容和观点概括着不断进步着的新闻实践,如,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等。,2、美国新闻史,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新华出版社;,埃德温埃默里和迈克尔埃默里是父子关系。另一个作者南希L罗伯茨曾是埃德温埃默里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和同事。本书的中心依然是探讨美国人的生活和美国的传播媒介。,1、新闻传播学,黄旦/著,

2、浙江大学出版社;,书目-参考阅读,2、关于这门课的概况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课程内容:略 小组ppt:20% 新闻与社会,2-3人/组,每次10分钟 课程作业:略 期末考试:70% 课堂讨论及出席率:10%,3、我的联系办法 张志安 联系信箱: 办公电话:021-55664689 个人博客:,第1节 新闻关系一切&新闻学是什么 视频:江总书记与香港记者 视频:美国总统选举搞笑视频 视频:台湾政治广告若干 视频:水门事件视频(影片总统班底BBC年),一、正在发生的新闻,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一个由新闻构成的世界,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脱离新闻而

3、生活。 新闻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能够被我们所关注的新闻只是新闻的小部分,我们看到了事实,未必知道了真相,事实与真相是不同的。一般的新闻报道仅满足于报道事实,甚至只能局部、碎片地报道事实,而深度报道则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呈现事实与事实的关系,其旨趣要超越事实、揭示真相。 恰如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舆论学中的这段话:“新闻的功能在于告知大众事件的发生,陈述事件显现在外的一些事实;而真相的作用则是在于揭露事件背后隐藏的事实,并将这些隐藏的事实连贯起来,呈现出现实的真正面貌,使人们可以知所反应。”,1、阻挠真相的原因:政治制度及媒介体制,报道1:江泽民主席与香港记者,新华社记者

4、 吴明 张宿堂 1998年3月10日 “江泽民主席好!”“香港记者欢迎江主席!” 今天上午10时35分,国家主席江泽民按预定安排参加香港代表团的审议。一进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面对的就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数十位内地和香港记者以及他们肩扛手提的摄像机、照相机。挤在前面、占记者人数绝大多数的香港记者更是不停地大声向江泽民问候、提问。 满面笑容的江泽民停下了脚步,向记者们挥手致意:“你们好!” 在与香港代表合影留念之后,江泽民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在主持审议的吴康民团长宣布会议正式开始后,工作人员请记者们离场。 望着端坐的江泽民主席,记者们迟迟不肯退场,希望多“抓”一点新闻。 见此情景,江泽民从座位上

5、站起来,走向记者区。他边走边说:“这样吧,我站起来,离你们更近些,让你们照得更清楚”,江泽民主席一直走到记者们面前。顿时,摄影记者的灯光再次闪烁起来,文字记者们则大声地向他们眼前的江泽民主席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江主席,您对香港的形势怎么评价?”“您什么时候再去香港?”“江主席,香港厅漂亮不漂亮?” 江泽民微笑着让记者们照像,还不时简明地回答着记者们的问题:“香港的形势很好,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几分钟过去了,记者们仍然意犹未尽。记者群中传出一声嗓门很大的请求:“江主席,能不能请您到香港厅门口的屏风前照相?” 江泽民被香港记者的热情感染。他一挥手:“好,走。”同时,邀请一些香港的全国人大代

6、表一起留影。 喜出望外的记者更加兴奋起来。 在以华夏颂木雕相衬、镶嵌着江泽民“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题词的屏风前,记者们一边照相一边争先恐后提问:“江主席,您什么时候再去香港?”“今年7月您还去吗?” 江泽民主席十分高兴:“香港已经回归了,我肯定还会去的。”他笑着对记者们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满足了要求的记者们终于陆续离开了会场。落座后,江泽民与香港代表交谈着刚才的那一幕,对香港记者的敬业精神给予肯定。(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报道2:国家主席江泽民坦诚答“港记”,中新社北京2001年12月19日电 记者赵海燕 香港特首董建华今日到京述职。抵京两小时后即赴中南海与国家主席

7、江泽民会面。追随而来的香港记者对江主席频频发问。 在与董建华握手寒暄后,准备入座的江主席听到有香港记者提问,即转过身来面带笑容的回答。 有港记问:江主席此次会不会为董先生提高声望提供建议? 江主席笑答:“我觉得董先生的声望已经很高了。” 又有港记问江主席:是否支持董建华参选?是否相信他能够当选? 江主席幽默地表示,已经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了,今天再给各位“背诵”一遍:支持董先生参选,相信董先生能够当选。 一港记追问:现在没有人与董先生竞争是不是因为他太好了?,江主席非常坦率地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董先生自己也有自我批评。总体讲,我们认为董先生是好的。” 见到江主席回答

8、问题如此坦诚,港记提问热情大增。港记还问及了香港经济问题。 江主席表示国务院会采取积极态度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经济。 江主席还认出了一些曾追踪他到世界各地采访的记者,对记者们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 大约五分钟之后,江主席才与董先生等一起坐到沙发上准备开始交谈。面对离开房间的记者,江主席说:“谢谢!”,事实真相:江泽民批评香港记者(视频),报道3: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无知 董建华苦笑记者如获至宝 【本报讯】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因香港记者询问是否钦点董建华出任第二届特首,突然大发雷霆,大骂香港记者知识水平不足,问题太过简单,有时显得无知。他说:你们不要喜欢弄个大新闻,说现在已经钦点了,把我批判一番

9、。他并警告:在宣传上将来如果你们报导有偏差,你们要负责。 十月廿七日在中南海会晤前往北京述职的董建华,他本来表现得很高兴,当记者问到董先生连任,好不好?他还得意地用广东话回答说好呀!可是,当记者问及你这麽早说支持董先生连任,会不会令人觉得钦点或内定?他即气得从座位跳起来,走到记者面前指手划脚一直骂了三、四分钟,记者连插问问题的机会也没有。,2、阻挠真相的原因:政府及权力部门的干预,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当时的石家庄市郊区公安分局组成“85”专案组并将犯罪嫌疑人聂树斌抓获,警方随即宣布破案。之后,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二审均判其为

10、死刑。 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 2005年1月18日,河南省荥阳警方在当地某砖瓦厂内抓获一名可疑男子。经审讯该男子供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叫王书金,河北广平人,曾在河北省强奸多名妇女并将其中4人杀害。 河北广平县公安局将王书金押回河北并带其到所交代的作案现场进行指认。在石家庄郊区(现属裕华区)孔寨村附近指认当年作案现场时,受害人康某的亲友告知:这起案件早被当地警方宣布告破,聂树斌早已于10年前被执行死刑。,聂树斌杀人冤案,河北高院的处理态度和方式 (引自南方周末未发的报道),1995年聂树斌历经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决死刑、河北省高院维持原判并复核,直至聂被枪决,聂的家人从未收到过一审及

11、二审判决书。“儿子到底犯了什么罪死的,我一直不明不白。”从未看到过判决的聂母张焕枝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为寻找判决书绞尽脑汁。 此前各方向法院讨要判决书的所有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包括律师。已经与聂家解除委托关系的前代理律师李树亭告诉记者,他曾四次前往河北高院索要聂案判决书,法院以领导正在调卷为由拒绝提供。 按照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判决书必须送达被告人近亲属。但河北高院以聂案是1996年前的旧案为由,拒绝提供。,1、拒绝提供判决书,2、10年前“证据不足”判决死刑,12年前的两份判决以最权威的方式披露了当年法院认定的聂树斌的“犯罪事实”,判决书显示,当年聂树斌的辩护人并非无所

12、作为,他也质疑公诉机关对聂树斌的指控证据不足,但这一意见被两级法院先后驳回。最后,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被告人聂树斌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 面对得以披露的判决,聂案律师迅即提出再审请求,认为原审判决显然证据不足。提出的主要质疑包括:一、在聂案中,没有任何人指证聂树斌对被害人康某实施了强奸,也没有人指证聂杀害了康某;二、侦查机关在现场并没有提取指纹、脚印、精液或其他痕迹,缺乏认定聂树斌实施犯罪行为的直接物证;三、现场提取的用来勒死被害人的花上衣没有查明来源。 律师的核心意见认为,聂被定罪仅仅是依据他本人的口供,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实聂树斌确实强奸并杀害了康某。 依据刑诉法第35条规定:“只有被告

13、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够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另外有规定,“间接证据只有在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的情况下,才能对被告人定罪。”,3、反复推脱,不接受再审申诉,8月15日,张焕枝再次来到河北省高法立案大厅。自拿到判决书后,这是她第四次前来申诉立案。第一次来申诉时,法院人员惊诧地问,“你是怎么拿到判决书的?!”尽管材料已经齐全,然而,张焕枝的申诉请求仍然难以实现。“每次来他们都说要找的人出去了或正在开会。” “以前没有判决书,不给立,现在有了判决书,还是不给立,你们到底要怎么样?!”张焕枝在低声下气跟工作人员说好话未果后终于爆发了。法警立即高声呵斥情绪激动的张焕枝离

14、开立案大厅,“要喊,出去喊去!听见没有?! 如果不出意外,最后的局面极有可能是“王书金”和“聂树斌”在最高人民法院相遇:一个为死刑复核,一个为死刑申诉。区别在于,一个是即将赴死的生命,而另一个生命已然逝去。他们将不得不以这样独特极致的方式将真相示人让杀人者蒙羞,让蒙冤者昭雪。,案例:274次列车治安状况的报道,一趟从西安开往广州的列车(274次列车),发生了一起大学生制止小偷盗窃、被小偷刺伤的事件。小偷在抵达郑州站前五分钟下手,偷完了想溜。大学生试图制止、报警,但小偷是有备而来,而且带着凶器,就把其中一位大学生刺伤了,但车上的乘务员、乘警都不管。 这件事被新华社河南分社报道之后,舆论十分震惊。

15、新华社的消息发布后,我打了个电话给新华社河南分社的记者,我说,你发了消息,铁道部也说要“查处”274次列车,你能不能给瞭望做个专题报道,重上一次274次,看看它那种治安、服务混乱的状况“改正”了没有? 河南分社记者张晓华一听,很感兴趣。于是他从河南郑州附近,悄悄地再次登上了274次列车,结果实地调查发现,这趟车的服务和治安,还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改变。瞭望周刊发表了这篇调查重上274次列车,稿子发完,铁道部立刻急了,赶紧给编辑部来信,说一定改,然后通知我们:为了这次报道,他们撤销了多少人的职务等。,3、阻挠真相的原因:记者本身调查的深入程度,这件事,本来报道到这里,应该也就完了,但是我觉得,事

16、情或许并不那么简单。于是我建议,应该再去深入调查看看,问问, 274次列车的服务和治安,为什么会这么混乱?其根源何在? 于是,我和河南分社记者,再上274次列车。这才发现,274次列车,是整个广州铁路局最不“受领导喜欢”的一趟车: 第一,西安是西部大城市,但经济不够发达,乘客不够“高级”; 第二,274次列车不是京沪、京广直达特快,不会有“高级领导”乘坐; 第三,沿途停靠的站点多、旅客上下频繁,服务和治安的难度大; 第四,广铁局内部规定,优秀乘务员、乘警,必须集中到京沪、京广线,因为铁道部评选先进,主要考察这些干线特快列车; 第五,铁路局内犯了点小错误、工作不够积极的乘务员和乘警,就可能被调到274次; 第六,在这条线上工作的员工,荣誉少,奖金也少,有“破罐破摔”念头,案例:CCTV“社会记录”油菜花开佘祥林案,佘祥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