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53264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语法基础知识9287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

2、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

3、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 (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4动词可以

4、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2、种类: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

5、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的工A里医药卫生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附: 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区别 词类主要语法特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1 能否经常作主语 能 不能2 能否经常作谓语 不能 能3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4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5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6、 不能 部分能6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动词与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区别 词类主要语法特性 动词 形容词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3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AA式、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4 概括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四)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2、种类 1确数:一、二、千、万 2概数:几、些、多、约 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7、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五)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2、种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 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趟、遍、顿、阵3、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4、复

8、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2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例如:“飞机共飞25架次”“接待旅客100万人次”*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B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2、种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 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

9、样、那样、各、每 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3、注意事项: 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 3“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5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如“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三、虚词(一)副词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

10、、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 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二)连词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2、常见的连词: 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三)介词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2

11、、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四)助词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2、种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3、注意事项: 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

12、(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五)叹词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2、种类: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六)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词性的辨析一、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

13、词、叹词、拟声词。二、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A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B.动词重叠:ABAB式,AA

14、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练习:A.立刻、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