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528843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生接读)4、谈感受。指导读。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

2、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生读父亲的话)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

3、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 女、男分读两次话。四、学习并感受“骄傲”: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4、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4、。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 什么事?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年幼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失去了父亲,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

5、自己的眼睛,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是多么无私的骄傲,多么伟大的骄傲呀!温迪去世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全班同学一起怀着感激之情给琳达读读这封信好吗?8、琳达一边看信一边想。齐读15自然段。你认为温迪是为谁而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9、透过那双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外公曾经说过(带学生说):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连14 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10

6、. 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11. 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12.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这样的眼睛呀!仅我国就有400多万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国的角膜库存却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他们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五、课外延伸,展示资料:(出示图片)他叫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

7、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出示图片)这是吴翼飞生前为角膜捐献中心所设计的宣传图案:它是由无数片美丽的花瓣编织成的一颗美丽的心。它似乎在呼吁着我们“献出一点爱吧,世界将会更美好!”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好吗?(把想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么小就懂得感动与关爱。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因为你们已经同琳达一家人一样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再来用心的朗读一次父亲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吧!六、总结升华:孩子们,老师把喜欢的3句名言,还有从书中摘录的爸爸的话制成了小书签,送给你们。好好收藏起来,好吗?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更透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献角膜 (不理解) (理解)(影响) (我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