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527375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与操作实务,一、事业单位的基本概述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历程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 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操作实务,提 纲,一、事业单位的基本概述,(一)事业单位的定义 1.1998年国务院发布,2004年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定义为: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二)事

2、业单位的特征,一是依法设立。 二是从事公益服务。 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四是社会组织。,(三)事业单位的分类,一是按行业分类,可分为: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农林渔水、社会福利、城市公用、交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勘察(探)、气象、地震测防、海洋、环境保护、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机关后勤及其他19个大类。,(三)事业单位的分类,二是按资金来源分类,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三是按行政级别分类,可分为正副部级、正副厅级(局级)、正副处级、正副科级、正副股级事业单位10类。,(三)事业单位的分类,四是按隶属关系分类,可分为中央所属、省(区、市)所属、地

3、(市)所属、县所属、乡(镇)所属事业单位5类。 五是按社会功能分类,可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四)事业单位的现状,全国事业单位的现状: 四川省事业单位的现状: 泸州市事业单位的现状:,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历程,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7年) 深入发展阶段(从1988年到1992年) 改革试点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 制度创新阶段(从1999年至今),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历程,改革成就 1、建立了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新模式。 2、建立了科学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一)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主要渠道 公开考试招

4、聘方式 直接考核招聘方式 调流动方式 其他方式,公开考试招聘方式,主要文件依据: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原人事部2005年6号令);2.关于转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泸市人200658号);3.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人员办法的通知(泸市人办200836号);4.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的通知(泸市人办200937号);5.关于转发的通知(泸市人社发201210号);6.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报考条件的通知(泸市人社办2012132号)。,公开考试招聘方式,具体政策:申报计划制定并发布公告网上报名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与考

5、核确定拟聘人员并公示办理聘用手续。,直接考核招聘方式,文件依据:1.关于转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泸市人200658号);2.关于进一步完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有关政策的通知(川人发200716号);3.关于事业单位招聘艺术、卫生、体育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驾驶人员的意见(泸市人办20086号);4.关于做好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定岗位计划工作的通知(川教2008192号);5.关于转发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考核招聘急需短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事宜的通知的通知(泸市人社办2011210号);6.关于转发的通知(泸市人社发201210号);7.关于转发四

6、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同意有关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地勘水文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复函的通知(泸市人社办201369号)。,直接考核招聘方式,具体政策: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3.具有技师及以上工人技术职务的人员。 4.短缺专业:艺术类、体育类、地勘相关类、卫生类。 5.泸市人200658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经过公开报名后不能达到开考比例形成竞争的急需引进的短缺专业技术人才,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经政府人社部门批准后,可以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 6.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川人发200716号、川教2008192号文件。,调流动方式

7、,主要文件依据: 1.关于转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泸市人200658号);2.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办理程序的通知(泸市人社办201221号)。 具体政策: 平行流动:全额(定额)全额(定额);差额(定项)差 额(定项);自收自支自收自支; 顺向流动:机关全额(定额)差额(定项)自收自支,其他方式,主要文件依据: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原人事部2005年6号令)。 具体政策: 一是政策性安置,国家和省规定的政策性安置人员目前主要包括两类: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 二是上级任命,按照干管权限由上级任命的人员是指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三是涉密等岗位,目前还未

8、遇到单位申报,省厅对于如何界定是否属于涉密也未作明确。,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结论: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是“凡进必考”,包括公开考试招聘和直接考核招聘。考试是公开招聘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对于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采取直接考核的办法也许更恰当。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依然是双向选择的一种形式。 3.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后,公开招聘和政策性安置都应在相应类别岗位有空缺时才能进行,调流动人员需在相应类别和相应等级岗位有空缺时才能办理。,(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主要文件依据:1.关于印发泸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091

9、号);2.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工作的通知(泸市人办20096号);3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认定工作的通知(泸市人办2009116号);4.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答意见(一)的通知(泸市人办200921号);5.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答意见(二)的通知(泸市人办200927号);6.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答意见(三)的通知(泸市人社办201150号)。,(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具体政策: 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依法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

10、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岗位设置管理的对象:事业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岗位设置规则及比例 管理岗位设置规则及比例 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担负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务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职数确定。 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和下列规

11、定确定:按副县级及以上管理的事业单位,七、八、九级职员岗位比例为3:3:4;按科级管理的事业单位,七、八、九级职员岗位比例为2:3:5;按副科级管理的事业单位,八、九级职员岗位比例为3:7;其他事业单位不设置七、八级职员岗位。,(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是1:3:6。其中,市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区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为0.5:3:6.5。 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是: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7,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

12、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 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岗位聘用条件 岗位的条件由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构成。 基本条件由国家和省市的岗位设置政策规定,任何人员上岗都必须符合岗位的基本条件; 具体条件是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和单位人员情况,在基本条件之上确定。,(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学历: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中

13、技、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任职年限:担负领导职责的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年限是: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四、六、七、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等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年限是:七、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等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管理领导岗位的基本条件要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以保证与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一致。岗位聘用不存在到期就得晋升的问题,达到任职年限后可否聘用到上一级管理岗位,这还要看上

14、一级管理岗位是否有空缺,并且还要通过竞聘的方式和审核、任免等程序后,才能聘用上岗。,(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实施细则划分了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拓宽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川人发200850号文件对内部不同等级岗位基本任职年限作了统一规定,二至四级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级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五至十二级岗位须分别在下一级岗位上任职满2年以上。,(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正高

15、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省级劳动模范”以上荣誉称号获得者; (2)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3)市级(设区的市,下同)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4)市级拔尖人才; (5)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以及行业对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任职条件具体规定的; (6)其他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同行公认的市内一流人才。,(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专业技术五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市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 (2)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3)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4)符合行业

16、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以及行业对专业技术五级岗位任职条件具体规定的; (5)其他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同行公认的市内一流人才。,(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新招聘参加工作的工勤技能人员试用期(学徒期、熟练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以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