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21227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昆明市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 (5)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2、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 )A.发展期 B.童年期 C.关键期 D.特殊期3、下列属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是( )A.背乘法表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D.科学研究4、个体为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贝尔的说法属于( )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外部学习动机5、概念学习与例证学习间的影

2、响,属于何种迁移(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6、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7、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记得快而牢,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8、根据遗忘的干扰说,当学生学习一系列的词汇后立即对其测验,测验结果通常会出现( )A.只有开头几个词汇记忆较好 B.所有词汇都没记住C.开头和最后几个词汇记忆较好,中间的词汇容易遗忘D.只有最后几个词汇被记住9、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

3、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整合 D.原型内化10、“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11、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是( )A.完形训练模式 B.合作学习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程序化训练模式12、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

4、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是( )A.从众B.服从 C.认同D.内化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 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15、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16、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

5、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17、在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A.知识 B.应用 C.评价 D.综合18、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 自我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19、人们将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的所要测量信息的程度,称之为(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20、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 )A.表达能力 B.知

6、识水平 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二、填空题1、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 活动。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和_三个成分。其中_是核心成分。 3、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义务感、_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4、心理学家马杰认为,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_、_以及行为标准。5、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为_、_和_。三、简答题1、.一名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

7、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的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经验类化说及教育意义。4、小蒙是某校初三学生。他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作业也总是认真完成。但是

8、,他的成绩并不很理想。在考试前,他经常会告诉同学,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他对学习内容掌握有多么好。可是考试结果总是与他的努力成反比。他的工程师母亲发现他不存在智力方面障碍,动机也不存在问题。请你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加以分析。5、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总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请你结合学习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建议。四、论述题1、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五、案例分析题1、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

9、,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

10、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

11、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2、【育萃专家解析】C。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3、【育萃专家解析】B。A有可能机械学习;CD是发现学习。4、【育萃专家解析】A。5、【育

12、萃专家解析】A。加涅认为,概念或原理的简单运用属于水平迁移,一般不涉及解决新问题。6、【育萃专家解析】A。7、【育萃专家解析】B。干扰,中间的受双重抑制干扰。8、【育萃专家解析】C。这是因为中间的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影响。9、【育萃专家解析】D。10、【育萃专家解析】C。11、【育萃专家解析】A。12、【育萃专家解析】B。对问题的准确表征。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的具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13、【育萃专家解析】C。14、【育萃专家解析】C。15、【育萃专家解析】B。16、【育萃专家解析】B。17、【育萃专家解析】C。超越原定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判断。18、【育萃专家解析】A。19、【

13、育萃专家解析】B。20、【育萃专家解析】C。二、填空题1、【育萃专家解析】(物质与)物质化。2、【育萃专家解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认识。3、【育萃专家解析】责任感。 4、【育萃专家解析】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5、【育萃专家解析】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简答题1、【育萃专家解析】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有:(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

14、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2、【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3、【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