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19572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级职业生涯规划总补考试试卷总分:100分通过分数:60分考试时长:60分钟客观题(每小题:2分)1,关于职业生涯设计,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A.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对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 B.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职位进行分析、设计 C.职业生涯设计应该以我为主,首先进行自我认知 D.职业生涯设计只是一种规划,不一定能够实现正确答案:A2,下列哪一项不是做出满意决策的必要步骤?A.了解决策风格 B.确定发展目标 C.辨识可控因素 D.学习理性决策正确答案:B3,在做生涯抉择时,有

2、些人根据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或情绪反应,做出直接的决定。这一类型的人能为自己的抉择负责,但常跌破旁人的眼镜。他们的决定是自发性的,在时间紧迫时非常有用,缺点是容易受主观意见影响。这种生涯抉择类型属于?A.理智型 B.直觉型 C.依赖型正确答案:B4,关于有效的个人发展计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是自控的 B.就时间和资源来说易于实施 C.与日常工作无关 D.是自己感兴趣的正确答案:C5,当面对重要抉择时,计划型或顺从型的决策风格更有利于做出满意的决定。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6,目标的作用不包括:A.成功的捷径 B.行动的指南针 C.决策的标准 D.减压器正确答案:A7,决

3、策平衡单也适用于对单个选择的评估。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8,小谢毕业于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他具有较高的学历,又有较好的专业技能,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他的职业发展路径,以下最合理的是:A.从事基层技术工作,如果要求得不到公司满足,立刻跳槽 B.潜心研究技术工作,对外界变动漠然处之 C.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同时注意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抓住适当时机,成为管理人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C9,职业决策过程中,运用推理、比较和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弊得失,找出正面预期多、负面影响少的方案,是哪种方法:A.直觉法 B.咨询法 C.比较法 D.经验法正确答案:C10

4、,对于SWOT分析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只能用于个人的分析,不能用于团队和组织的分析 B.它既能用于个人分析,也能用于组织和团队的分析 C.它只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没有说服力 D.它只能分析出个人的优缺点,并不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目前的情况正确答案:B11,小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是师范院校,因为他父母都是教师,他们认为如果小明报考师范院校的话,将来小明工作以后他们可以助他一臂之力。虽然小明对教师这一行业不太感兴趣,但一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就同意了。小明的这种决策风格属于哪种类型?A.犹豫型 B.顺从型 C.直觉型 D.计划型正确答案:B12,生涯决策过程中,在确定目标时

5、,应考虑的问题是:A.你能将问题转化为确切定义的目标吗 B.在规定期限内你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C.你现在能够清晰地表达你的目标吗 D.以上都要考虑正确答案:D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决策平衡单操作步骤的是:A.列举选项 B.询问他人建议 C.判断得失轻重 D.判断得失几率正确答案:B14,大学生择业倾向受价值观的影响,其表现为外在的就业动机。把择业考虑第一因素放在社会需要上面,当社会需要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把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就业动机:A.贡献型 B.谋生型 C.创业型 D.主动型正确答案:A15,“直觉型”决策风格是依据( )来做出决策。A.逻辑 B.时间 C.感觉

6、D.权威正确答案:C16,理性决策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知道自己做出了一个满意的选择。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17,生涯决策风格包括哪几种:麻痹型 直觉型 计划型 顺从型A. B. C. D.正确答案:D18,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一个人的个人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实现“人职匹配”。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19,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生涯决策方法,通过对决策问题的图形表达,指明未来的决策点和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并用记号表明各种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一说法,你认为: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20,职业生涯规划书包含哪些内

7、容:职业目标路径设计 自我认知 决策质量评估 备选方案 规划与实施计划A. B. C. D.正确答案:D21,以下影响决策的因素中,属于较难控制的个人因素的是:A.年龄 B.性别刻板印象 C.家庭 D.职业观念正确答案:A22,职业定位的“四位一体”包含哪四项:兴趣 性格 性别 环境 能力、知识结构 外貌A. B. C. D.正确答案:C23,按照决策时的价值追求,可以将职业决策分成四种类型,其中会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而不只是突出其中的某个因素,如价值观或能力、性格等,是何种类型:A.综合型 B.期望型 C.逃避型 D.安全型正确答案:A24,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规划与实施计划”,以下说法

8、错误的是:A.行动计划要清晰,可操作性要强 B.近期计划要具有方向性,中期计划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要详尽 C.近期计划要详尽,中期计划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具有方向性 D.行动计划要对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具有针对性正确答案:B25,以下哪项表述不属于好的事业(职业)?A.能够在短期内赚较多钱,长期情况未知 B.有利于施展个人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成就感 C.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 D.有益于国家和社会,能够做出最大的贡献正确答案:A26,影响我们选择行为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件的“想法”、“看法”和“观念”。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27,在完成决策后

9、,我们还可能对其进行修正。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2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个体决策的社会环境系统因素:A.理解政策边界 B.理解历史文化 C.客观理性对待媒体 D.顺应全球化趋势正确答案:C29,在进行生涯决策时,不管做出哪种选择,结果都有利有弊。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30,因备选项目太多,无法从中择一而行,经常处于挣扎的状态,下不了决定。这属于生涯决策风格的哪种类型?A.犹豫型 B.宿命型 C.延迟型 D.直觉型正确答案:A31,目标成功学研究发现,许多生理上的病症源于心理疾患,而许多心理疾患源于( )的缺失。A.长远目光 B.坚强意志 C.人生目

10、标 D.学习能力正确答案:C32,以下有关择业的思想,不正确的是:A.择业因人而异 B.应该把人生目标同择业结合起来 C.身边多数人选择的行业,我也应该选择 D.摈弃急功近利正确答案:C33,做出选择是理性决策的最后一步。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34,决策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只固定使用一种决策方法。你认为这种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35,按照对职业和自己的了解水平,可以将决策者分成四种典型的类型,其中对自己的特征一清二楚,对职业世界的情况也洞若观火,因此能理性分析各种利弊得失,做出最适当的决定的,是何种类型:A.犹豫型 B.直觉型 C.逻辑型 D.顺从型正

11、确答案:C36,关于大学生职业定位应注意问题,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追求完美 B.讲求务实 C.恰当评估 D.保持弹性正确答案:A37,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设计要有超前性和预测性。这体现了职业生涯设计的什么原则:A.量体裁衣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正确答案:C38,在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前,需要了解多方面的信息,不包括:A.了解自己 B.了解工作 C.了解企业 D.了解同事正确答案:D39,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40,职业决策的

12、动机冲突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指个体同时有两个并列的、具有同样吸引力的动机,而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的心理冲突为(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赢效应 D.双关效应正确答案:B41,要做出满意的决策,以下步骤正确的是:学习理性决策 了解决策风格 辨识可控因素 甄别决策信念 行动促成决定A. B. C. D.正确答案:B42,国际马拉松比赛世界冠军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