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1498933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表面.解答: 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

2、,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2.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 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D. 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

3、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分子的运动;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固体颗粒物造成的;燃料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属于清洁能源.解答: 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固体颗粒物造成的,雾霾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现象,故B错误;C、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是内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

4、错误;D、电能清洁无污染,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是有效减少霾的产生的措施,故D正确.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 解: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逐渐消失,水珠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电熨斗冒出白雾,是电熨斗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空气中的

5、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4.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B. 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C. 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D. 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比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会严重些.解答: 解: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故A正确B、水蒸气与液态水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6、,故B错误;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C正确;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会造成皮肤损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故D正确.5.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解决本题要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物体由

7、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 解: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C、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D、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6.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

8、,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蒸气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 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C正确;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7.实验装置如

9、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能量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 热和能.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4)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解答: 解: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

10、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8.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

11、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 解: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是雾凇,属于凝华现象.A、山间的“云海”,“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瓜叶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C、花草上的“露珠”,“露”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江河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9.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

12、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 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错误;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10.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

13、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应用题.分析: 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解答: 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11.

14、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应用题.分析: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 解:A、冻冰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不合题意.B、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侧,就形成了“冰花”,这种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不合题意.C、湖面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 固态,是凝固.不合题意.D、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符合题意.12.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 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