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497902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6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ppt(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2004年3月,公共经济学概论与主要内容,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本课程的结构体系 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 与财政学的关系 4. 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福利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条件,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达到帕累托最

2、优状态的条件称为“帕累托条件”。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成为帕累托改进。,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都得到满足,因此,这时整个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1. 消费品的最优配置,任何两种商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2. 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所使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 生产与消费的最优关系,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转换率。,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禀赋分配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分析了市场均衡、帕累托最优与

3、财富分配的关系。 在若干假设下,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通过适当选定的收入分配方案,由市场的竞争均衡来加以实现。,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的实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是必要的。 经济人假设或理性假设 无公共物品,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所有权的确定性要求具有排他性、继承性与可转让性。 无外部效应 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市场失灵的原因,不完全竞争与低效率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 无市场,薄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偏好不合理,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信息不完全,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市场失灵的表现,竞争失效,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公共物品提供不足

4、负外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 市场的不完全,许多产品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收入分配问题。,公平,公平的概念 市场确定的收入分配 公共选择中的公平 公平的衡量: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政府的经济职能,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政府资源配置的分类,地区间的配置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政府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财政措施, 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 公共支出 非财政支出 金融措施,法令法规,政府职能之二: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分类 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 各收入阶层的家庭之间的分配 当代与下代人之间的分配 政府调节收入

5、分配的目标与政策 目标:平等与激励 政策手段: 1 . 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 2.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政府职能之三: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的含义 政府实施经济稳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 1. 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 2. 货币控制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 美国政府的经济稳定职能,政府失灵的原因,有限信息 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 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 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第三章 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特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支付意愿曲线,提供公共物品存在

6、边际成本(注意与“增加消费边际成本为零”不同),因而不存在市场和价格,无法得到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有必要用“支付意愿曲线”表示消费者在公共物品供给不同数量水平上愿为新增一个单位供给所支付的货币额。 右图是美国某地居民对清洁空气的支付意愿,横轴以空气中100万分之几氧化氮作为空气清洁度的度量,纵轴表示不同收入家庭为氧化氮水平每减少1/100万的支付意愿。第一,三个不同收入组的支付意愿曲线高低不同,说明清洁空气的需求(支付意愿)对收入存在显著弹性;第二,不同收入组支付意愿曲线都向上倾斜,表示空气越清洁,即横轴表示的污染水平越低,人们对空气质量边际改善的支付意愿越低;反之,支付意愿越高。,氧化氮,支

7、付意愿,公共物品:支付意愿的加总,可以通过加总方式得到社会支付意愿曲线,但与私人物品把个体消费者需求量“水平加总”得到总体需求曲线不同,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单个消费者享用了相同数量的公共物品,因而总支付意愿是不同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垂直加总。 以公共电视台节目为例,假定有两个公民A和B,对不同数量的电视节目服务评价不同,因而愿意为节目数量边际增加支付的货币量也不同。右图横轴度量节目数量,纵轴表示支付意愿。曲线AA和BB分别是A和B的支付意愿曲线。如,在每周4个单位电视节目这一数量点上,A愿意为新增一个单位节目支付9元,而B愿意支付6元。支付意愿曲线从左到右下行,表示现有公共电视节目数量越多,消

8、费者对它边际增加的支付意愿下降。总支付意愿曲线为DDA,表示供给量为4单位时,A和B为新增一个单节目的总支付意愿为9+6=15,Q,P,4,6,15,9,D,D,A,A,B,B,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公共电视节目的边际成本曲线MC就是供给曲线,表示为S曲线。如果我们可以得到对某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支付意愿曲线,则可以通过供给与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确定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条件。以公共电视节目为例,图形中供给线S与社会支付意愿DDA曲线交点E,决定了公共电视节目的最优数量水平为Q*,以及A和B对公共电视节目的支付价格。,MC=S,Q,P,Q*,PA,PB,PA+B,D,D,D,A,公共物品的林达尔均衡,

9、OA,OB,公共物品的数量,A承担的税金比例,B承担的税金比例,G*,h*,公共物品的搭便车困难,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困难,人们会压低显示其真实支付意愿倾向,因而公共物品不能采用通常的市场机制获得有效配置。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无效率的,甚至无人提供。如右图。假设二楼有两户人家,在楼梯口安装一盏灯的成本为24元,每户人家从灯得到的好处等价于20元。这一搏奕的占优战略是两家都不安装路灯。 因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特征是具有强制性权力,因而有可能超越“搭便车”困难。向社会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能。,李家,安装,不安装,张家,安装,不安装,(8,8

10、),(20,-4),(-4,20),(0,0),公共物品的偏好显示:维克里的偏好显示机制,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偏好表露与税收制度设计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私人有隐藏其信息的动机,因此政府应设计出能促使人们表露自己真实偏好的机制。 如维克里认为,对于某一种单件不可分割的商品,存在着很多潜在的购买者,通过拍卖来出售,很容易证明如果利用下面程序,每位潜在的购买者都会表露其对该商品的真实估价:要求每位潜在的购买者把他的出价放在一个密封的信封中,并告知该商品将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而售价是仅次于最高出价的那个价格,这种方法也称为第二价格法。 这里有两种情况:(1)出价者i的真实估价高于其他任何

11、人的真实估价;(2)出价者i的真实估价至少低于另外一个人的真实估价。 面临维克里第二拍卖价格的潜在购买者,在拍卖之前就可以推断,他肯定属于情况(1)或(2)。而在这种情况下,谎报真实偏好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遭受损失。因此,对于所有潜在购买者来说,就是按其对该商品的真实估价出价。维克里的第二价格法具有个人激励兼容性,也即表露其真实偏好是每个人的占优战略。,混合产品的供给(1),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为正的产品,混合产品的供给(2),通过量,通过量,MC,拥挤线,拥挤线,通过能力线,通过能力线,成本和价格,成本和价格,DD,DD,Q*,MR,

12、DD,Q1,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有关外部性的定义较多。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更严格地说,是在价格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这些副产品或副作用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另,根据萨缪尔森(1992)的定义,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由于经济活动的某种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当事者不必承担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外部性中得到报酬。这样,该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或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或社会利益便不一致。如

13、造纸厂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材料、运输、资本、劳动、管理等成本。但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纸张的成本除了上述所有私人成本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即污染成本。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的比较。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时,对于企业或个人是最优的决策不一定是社会的最优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在有外部效应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并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外部性的分类,生产的正外部性,消费的正外部性,生产的负外部性,消费的负外部性,公共资源问题与公共地的悲剧。,外部性的解决方式,外部性与科斯的谈判解决方式 企业的一体化 外部性与皮

14、古税 外部性与补贴 外部性与管制 相关法律,外部性与产权界定(1):科斯定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的研究对外部性与产权界定关系问题的理解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思想中心内容为概括为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的中心内容是,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效应的市场上,无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归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2):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提出无论把产权界定给哪一方与最终实现效率目标无关。但其前提是当事人之间谈判和协调成本为零。但现实社会中,协商谈判会有成本。谈判花费时间,谈判涉及的损失和补偿在测定

15、上会有大量信息不确定性;确保实施协议需要耗费人力物力等。 因而,从理解现实的角度看,科斯定理的引申含义更为重要。 首先,当谈判协商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太大时,通常需要某种非当事方的力量从外部对产权加以界定。其次,产权归属与效率无关的直接命题不再成立,产权界定和实施方式会对效率发生关键影响。从效率角度出发,产权界定的原则是以最小社会成本解决外部性矛盾。 产权界定与排污权交易。,外部性与皮古税,由于交易成本存在,因而有必要通过立法或其他管制方式来应对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方式来实现类似的目标。以工厂排污造成负外部效应为例,政府可以把污水排放造成的社会成本转换为适当水平的税费,向排放企业

16、征收,从而消除外部性。右图表示,税收使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减少了相当于Q2-Q1 的产量。 外部成本内部化(internalized)解决了污染的外部性问题。,S(税后),S,D,S,P,Q,Q1,Q2,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主要研究内容: 个人选择如何形成社会选择,个人偏好如何加总为社会偏好 投票制与代议制 政府决策方式 官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与贡献,特点: 1。把社会选择或政治决策过程视为一种交易; 2。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3。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范式。 贡献: 1。提高了经济人范式的科学用途; 2。在个人行为与集体选择之间架起了桥梁; 3。有助于理解政治活动行为、现代国家规模增长的原因。,投票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