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497746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第4章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市场集中与规模经济,第一节、市场结构,1、定义和类型 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 不同的经济学家曾提出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类型。,从根本上说,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在西方微观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自张伯伦提出垄断竞争理论,根据不同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质 (3)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 (4)完备信息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

2、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同质或差别 (3)进人和退出壁垒较高 (寡头垄断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1)产业集中度为100% (2)没有替代产品 (3)进入壁垒非常高,贝恩定义的市场结构类型,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程度结合程度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如下分类: 划为六个类型: 极高寡占型,高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 (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和原子型。,在贝恩看来,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非常普遍的,这在贝恩时期的美国、英国产业中得到了证实,当代产业组织也证实了这一点,纵观经济经过

3、高速增长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发展,每个产业的发展都与一些明星企业密切相关,从汽车、钢铁、石化到家电、卷烟、日化,再到服装鞋类等,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领头羊,这些领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3090不等,都对行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控制力,即寡头垄断是产业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将存在于各个产业,无论垄断的表现形式如何,而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植草益定义的市场结构类型,日本学者植草益依据市场集中度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极高寡占型(CR870),高、中度寡占型(40CR870),低集中竞争型(20CR840),分散竞争型(C

4、R820)。,植草益的分类方法,资料来源:日植益草.产业组织论,1982年版,p16,2、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三个,即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别化 进入壁垒,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1、含义,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2衡量指标,(1)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思考:行业集中度的优缺点?,CRn-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集中度,一般取4或8 ; Xi-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产量、产值、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有关

5、数值; n-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若干企业; N-产业内的企业总数。,(2)、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这两个指标的优缺点?,(4)、赫希曼一赫芬达尔指数 (Hirschman Herfindahl index),由于以上三个指标都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产业组织学者又引入了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HI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HHI包含了所有企业规模信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集中度的差别;由于“平方和”计算有“放大性”,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因此,HHI指数能

6、真实地反应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上差异大小。 为了计算某个指定市场的HHI,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这项工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HHI指数的优缺点:,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资料来源: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1)企业规模。在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集中度就越高。 (2)市场容量。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市场容量扩大一定会降低市场集中度吗?,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大规模的企业存在,规模与效率之间以及最低经济规模与企业实际规模之间的关系如何。 规模经济是产业

7、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它的目的是在发挥市场机制下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获得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第三节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momics of scale):指当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范围经济(ecomomics of scope):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一、若干概念,规模内部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 规模外部经济是指实现规模内部经济性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如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在产业

8、经济学中,通常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通常用一判定系数表示: FC=AC/MC FC1,规模经济 FC1,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的层次,产品规模经济: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 工厂规模经济:由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设备和关键生产线的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企业规模经济: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或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层次的若干工厂通过水平和垂直联合组成一个企业,产生比分散经营更高的经济效益。,范围经济,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函数来定义,而范围经济通常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 TC(QX,QY)TC(QX,

9、0)+TC(0,QY),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 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 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 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 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学习曲线的影响,二、成因,1、规模经济的成因,2、范围经济的成因,第一,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 第二,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增加零部件生产批量,取得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 第三,企业的研发技术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 第四,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比如管理能力的应用和企业声誉的作用。,一个问题: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三、企业规

10、模与效率,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压力,导致管理非效率 管理层次和幅度的增加使传递的信息失真 扩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降低工作效率,平均成本曲线(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曲线向下倾斜表明规模经济,图中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到B点为止,在BC之间处于最低水平,C点开始上升。因此,BC可称之为最佳规模区间。 B点称为“最小最佳规模”(min efficient scale);C点称为“最大最佳规模”(max efficient scale)。,平均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先假定一个平均费用下降的判定系数,平均成本的下降开始小于这个系数的点就称为最小经济规模(minimum economic scale)。,在

11、许多有关规模经济的文献中,平均成本实际上指的是平均生产成本,但实际呢? 但对于当前存在较多的多工厂企业来说,除生产成本外,它还存在很多内部管理成本:合理分配资源投入和产出比例、有效激励企业员工、有效进行信息收集等等。,企业规模与平均成本,四、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量本利比较法(成本法) 工程分析法(工程法) 适者生存法(生存法),量本利分析法,以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状况,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多少为基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其基本假设是,当企业处于适度规模时,单位产品的成本较低,利润率较高。 思考:优缺点是什么?,工程分析法,在假设不同产量的基础上

12、,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工厂技术,以确定平均成本曲线,然后通过比较不同产量的平均成本曲线以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是它更是只考虑计算生产成本,更适合工厂适度规模的确定。,适者生存法,由施蒂格勒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产业中,如果全部企业拥有完全相同的资源,处于完全相同的经济环境,则最佳规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最强,发展最快。 其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如果某一规模范围内的工厂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提高,那么,这些工厂的规模就是有效率的。,生存技术分析表,单位:万吨,案例:90年代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创立、成长、发展和全面增长四个不同的阶段。受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 中国汽车业发展50年大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