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483875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要“基于问题解决”郑杰的“另类”治校之道陶继新 郑杰,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材标兵,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他致力于重建学校,在北郊学校尝试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对转型期校长角色变迁、教师身份变化、学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师生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因其观点新锐而独特,被戏称为“另类校长”。“学校发展需要动力,那么动力在哪里?动力在于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所以,一个要带动学校发展的校长,其基本的思路就应该是基于

2、问题解决。”这就是郑杰对于“基于问题解决”的最简约的解说,也是他行走在校长实践之路上的最为了然的概括。中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学校当然也不例外。这属正常,但很多人不能破解这些问题。所以,郑杰说,要正确地面对问题,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好校长。他甚至说,如果没有问题,还要我们校长干什么?好学校的“公约”性标准好校长的标准不一,而在郑杰看来,好校长首先要思考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并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而运筹与策划。在不同的人看来,好学校的标准也各有其言之成理的说法。郑杰自言是找到了一些“公约”的部分,寻到了好学校的内核:一是高效能,二是讲人道,三是可持续。一、高效能郑杰认为,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不在于投

3、入的多少,而在于在一定的投入下的效能如何。如果随着投入的加大,效能没有相应地增加,甚至不断地降低,这不是好的学校。有的学校一年投入上亿元,却没有高质量与高效能,可以名之曰“中国教育的癌”,而不能称之优质的学校。投入不多而效能特高的学校,才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郑杰不主张评“优质”学校,而倡导评“高效能学校”,因为很多所谓的优质学校是用钱堆出来的。什么情况下学校的效能才能最高?当教职员工的目标和校长的目标一致时,才能实现效能的最优化;其目标不一致时,效能也便低。这种目标达至一致并不容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与员工的目标并不一致。管理者要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去做,力不能及,就聘请了许多员

4、工。所以,员工和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为是被委托,员工的目标是工资最大化、休闲最大化;管理者的目标是少给员工钱而让他们多干事。其目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一致。历来的领导者,都希望实现两者目标的一致化,但由于目的不同,就有了形同而神异的不同形态。一是将自己神话。被神化之后,他可以让自己的下属放弃自己的目标,像吃了迷魂药一样跟着领导的目标走。郑杰不主张这种目标的一致化,校长需要人格魅力,但不能让教职员工处在休眠状态而缺失思想。二是让职工入股,年终分红。就是基于员工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而采取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办法,更多追求的是在经济利益的一致,而由于没有精神的和谐,有时会因利益的冲突而产生

5、矛盾甚至对抗。三是任人唯亲。所用之人,特别是干部,都是自己人,以“亲”让自己下属与自己的目标一致。这个时候,社会资本最低,这个资本就是诚信度与亲近度。四是“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水浒传中的宋江没有多大的本事,关键是他是大哥,哥们儿义气,感情留人。校长和学校的教职员工都成了哥们儿,也容易达成目标的一致。五是空洞的说教。教职工的目标跟校长的目标不一致,校长就用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说服他们。有时校长用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空洞的说教去说服教职工,怎么能让人相信?六是在每一个员工后面派一个员工监视他。学校有100个老师,为了让他们的目标跟校长的目标一致,就派100个监督者来监督,这是不可能的。问题是,

6、谁去管那些监督者吗?所以人类就有了一项发明“科承制”。它有一个好处,校长一声令下,大家都服从。这种模式类似“金字塔”,首席执行官监督十几个人,他们再分别管十几个人,每人管理不超过15人。但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地方,不是为校长服务,这种分层管理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作用,可问题是谁去监督监督者。特别是由此可能造成人人对上负责的“以上为本”的价值走向。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地方,如果人人对上负责,学生对老师负责,老师对中层负责,中层对校长负责,校长再对局长负责,结果,必然加重官本位的强度,使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一种虚设的口号。七是自主管理。郑杰认为,这是被实践证明最有效能的管理方式,也是他现在实施的一种管理方

7、法。校长实现最大限度的放权,让教职员工自主管理。民主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坏的。专制好的时候可以修长城,而坏的时候则可以焚书坑儒。但自主管理也会出现恶的倾向:一是我选择,二是我按照我的方式选择,三是我的选择我负责。本来应当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我们往往是“走别人路,让自己去说吧”。人只有在自主的时候才能效能高起来,但自主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教职工出现恶的倾向,就必须以法制予以遏制。校长让老师自主选择,选择错了,如不干活等,用最差的方式去做,又逃避责任,怎么办呢?所以在自主管理之前要有一整套的制度来抑制人的恶的东西,然后再放权。所以,民主与法制是一致的。二、讲人道对于讲人道,人们

8、的解说也不尽相同。郑杰所说的讲人道,即给他人创造幸福,而不是制造痛苦。郑杰认为,中国人不太重视人生幸福。不注重此刻当下的,往往将幸福如存银行一样放在未来,以至错过人生本应有的幸福季节。郑杰认为,人的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幸福。儿童时代的玩是孩子最大的幸福,这个时段没有玩够,到了大的时候,一定会以不合年龄的非常态“玩”。重人道不是单纯的救死扶伤,也不是单纯的关注弱势群体,关键在于为他人创造幸福,而且幸福也是可以测量的。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德育的主体内容。作为一个好的校长,要有牧师般的关怀,宗教般的情怀。三、可持续可持续不但关注学校今天的存在,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郑杰不赞成

9、“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说法。如果校长说了算,这所学校就比较危险。学校的好坏,不能寄托在一个校长身上,而一个好的制度才能催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学校。制度要在学校校长之上。不然的话,一个好的校长走了之后,学校就会衰败下来。 好的制度:好人得好报郑杰认为,制度有三种形态,最初级的形态是人们的习俗,第二是道德,第三是成文的法律,通过强制力来推行的。以前的制度没有从道德形态向成文的法制形态推进。而法律制度也有良法与恶法之分,所以,在法律之上有一种理念叫做“正义”,没有正义,人们是可以推翻它。什么是好的制度?就是代表正义的制度。如果不代表,是不会创造出好的学校的。什么是正义?就是好人得好报。学校

10、就要制定出一套好的制度。学校里谁是好人,就给谁好报。一、好人得好报什么是好人?当然也是众说纷纭,而郑杰自有他的解说一是工作数量大的人。比如上课多的教师。多劳多得,是天经地义之事,让这样的人得好报,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去做更多的事情。二是工作质量高的人。质量高的人给学校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价值取向。人人追求质量,好的学校便会不求而自得。三是贡献大的人。郑杰认为,锦上添花者不算好人,雪中送炭才是好人。比如,学校缺少的升学率、人民币等,你能取来,就是好人,就给奖励。学校有一位教师,不好好上课,后来按照其特点给他一个工作“要债员”,发挥其专长,别人要不来的钱,他一出马,即刻带款而归。所以

11、,他每次给学校要回1万块钱,就奖给他1000元钱。四是责任大的人。校长、主任的责任大,得到的奖金就多。北郊学校老师们总体收入中,奖金占了二分之一。有的老师提出意见,校长责任大在哪里?班主任一天不在班级就没人管,责任之大,超过校长。可郑杰认为,责任大小的评价,是以破坏性大小为标准的。责任的目的不只是让你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防止干坏事。不然就不会承担责任。在这个层面上,当然校长的破坏性更大。班主任可以毁掉一个班级,校长则可以毁掉一个学校。当然,好报的同时,相应的处罚也重。学校实施的“问责制”,就是层层问责。如果学校一个老师监考失职,则向上的领导层层受罚,而校长,是受罚最多者。五是不可替代的稀缺之人

12、。北郊学校最缺名牌老师,名师几乎为零,真的是稀缺之人。郑杰非常着急,于是制定政策,凡是评上名师者,与校长一样待遇,不但拥有一间与校长一样的办公室,收入也高出一般教师一倍。为此,有的老师提意见说,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靠得是默默无闻的群体教师的支撑,而不是几个名师。但是郑杰说,不能用默默无闻取代庸碌无为。再说,你今天不是名师,并不等于你明天不是名师。老师们都在为走进名师行列而努力之后,就可以使更多的默默无闻者成为名师。二、给好人什么好报给教职工什么好报呢?郑杰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排第一位的是钱,第二位的是名,第三位的是权。人人都有弱点,也都有需求,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办法之一,就是用好报给予激励。让教职

13、工各取所需,或钱或名或权。这样,他们可以“各取所需”,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校长走了。第四是给他们机会。外出考察学习,让好人去。有了晋升机会,让好人得。第五是设施调配。有的设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比如发手提电脑,一定不要一次性地每人一台发下去,而是要分三次发放。第一次是给好人,第二是一般人,第三次是在好人又发了新的电脑后,将不用的旧电脑再给对学校贡献最少的人。第六是自由。人类最可贵的是自由,要给好人多一点自由。自由在哪里?一是时间,比如坐班制,好人可以晚上班,早下班。排课的时候,可以让好人先排。二是空间,比如说,给好老师单独安排一个房间,确实不好安排,就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为其安装一个隔板,让其有一个

14、独立的活动空间。三、好人怎样得到好报郑杰认为,好报即资源,将资源配置到好人身上,好人才能得到好报。世界上有两种资源配置: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由校长配置,这是用一双看不见的手进行配置,如果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进行配置,当然就不会公平,而校长无一是全知全能者,所以,计划时代的校长配置是不可能实现好人得好报的;二是市场经济时代,出台合法、合理、合情的规章制度,在学校建立一个内部市场,实现好人得好报的目标。郑杰自称是市场经济时代制定了合法、合理、合情规章制度的校长。郑杰的贡献是做了三本手册:一是质量手册,二是人力资源手册,三是课程手册,凡49万字,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制度监控之下。三本手册在握,人们会不会

15、都去执行呢?回答是不尽然。如果让教职工都去执行,就必须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现实中有法、理、情三种价值观在冲突。所谓价值观的调整就是法、理、情的调整。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核心是价值观。我们在制度面前往往是灵活的,没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郑杰认为,制度是无上的,执政官只有在法律起不到作用的时候,才能发挥效用。校长应当是会说话的制度,规章制度不发挥作用的时候,才能发挥校长的作用。郑杰就是将学校规章制度真正内化到教职员工心里,并使其得到高度心理认同的一位校长。上海北郊学校正是因其高效能、讲人道、可持续,才有了今天的飞跃与明天可以看得见的灿烂,成为郑杰所说的名副其实的好学校。 打造学校品牌的要件2001年,上海北郊学校由三所薄弱学校合并而成,郑杰奉命前来就任校长。上海学校多,生源越来越少,所以,绝大多数小学实行了小班化教学。更多学校不是思考小班化有多少优势,关键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学校招不到学生就合并起来。如果不将招生工作做好,生存就不可能。当时北郊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招不到学生。郑杰走马上任之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招生。郑杰认为,破解问题,一般需要三个战略:一是个体战略,即通过促进老师发展带动学校发展;二是组织战略,通过变革内容管理,激活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三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