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827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济林培育复习资料题型:名解、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 6 月 18 号考试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即凡是利用林木的根、茎、叶、树脂、树液、花、果实、种子的林木。森林是以造林经营目的为依据进行划分的,不是以树种划分的。2、以经济树木为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各举 13 个树种: 1)果品类:经济树木种子或果实可直接使用或经加工后食用干果:核桃,腰果,松籽水果:苹果,梨,桃杂果2)油脂类:食用油类:油茶,油橄榄,油棕工业用油类:油桐,千年桐,乌桕3)淀粉类:利用含淀粉的果实、种子、加工榨取淀粉食用淀粉类

2、:枣、柿、板栗;工业淀粉类:橡树4)森林蔬菜类:木本菜芽类:香椿,竹笋,木槿花仁用杏亚类:山杏食用菌亚类:红菇野菜亚类:林下野菜,如食用蕨。5)芳香油类:桉树,樟树,山苍子6)饮料类:芽叶类:杜仲,石榴,茶树树液类:桦树咖啡、可可亚类:咖啡、可可果汁果茶亚类:核桃、山楂、刺梨7)香料、调料类:香料亚类:玫瑰,山苍子,花椒调料亚类:八角,山椒,肉桂8)木本中药类:杜仲,枸杞,罗汉果9)农药类:苦楝,臭椿,皂荚10)纤维类:编织类:杞柳造纸类:青檀,山棉皮,雪花皮纺织类:构树,罗布麻绳索类:棕,蒲葵11)寄主树类:蜜源亚类:板栗、松树,荔枝;蚕茧亚类:桑树;虫瘿亚类:种树养益虫(紫胶虫,白蜡虫,五

3、倍子)如黄檀,白蜡树,盐肤木12)树脂树液类:胶料类:印度榕,橡胶;漆料类:漆树,野漆树;树脂类:松树;糖料类:糖棕,糖槭14)饲料类、肥料类:饲料亚类:桑树,刺槐,泡桐;肥料亚类:紫穗槐。13)工业原料类:栓皮类:栓皮栎鞣料类:黑荆,化香,落叶松染料类:苏木,黄栌色素类:黄栀子15)维生素类、皂素类:维生素类:沙棘,刺梨,山楂;皂素类:皂角树,无患子树我国三大淀粉树种:栗子、柿子、枣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核桃、乌桕、油桐3、今后经济林产品要进入国内外市场(世界化) ,首先要保证是绿色产品,其次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要保证产品绿色,无论是野外林地栽培管理和经营措施,产品的采收、包装、贮运过

4、程中每道工序均要保证无任何污染,才能保证最终产品是绿色的4、中国经济林面向世界的挑战:一是产品质量普遍较差,又不具价格优势;二是产业化程度低,起步晚。5、水果中三大当家种是柑橘、苹果和梨,但近几年来品质仍在下降。26、决定植物分布的内外因素:一、气候条件,该地域空间水热条件决定了植物地理分布的范围,表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二、地貌和土壤分布条件决定植物种具体分布的位置,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布;三、植物种自身的适生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也影响着分布;四、古地质地理和气候变迁,也影响着植物分布;五、人为的干预作用,对经济树木的分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7、植物群落:植物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中以一个种为主,

5、包含有多种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有规律的组合,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结构,表现出特定的外貌,称之。植被:植物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包含多种生境,多种植物群落共同组成,并反映出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则可称之为某一地区植被。植物区系:植物区系则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全部植物物种。青藏地区从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直至干旱区,植被变化有草甸与针叶林地带、森林与草甸地带、草原草甸地带、干旱荒漠地带直至高寒荒漠地带。第二部分(第二章 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的生长是体积的增长,是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细胞繁殖、增大来完成的。细胞繁殖是以分裂方式进行的,细胞增大使个体的增长和增粗。植物生长仅限指根、茎、叶等

6、,营养器官的生长属营养生长,主要任务是增长体积,构建树体。发育:是指经过一定时期营养生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完成生殖生长的准备后,进入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生命周期:是指该个体从生至死生命的全过程。自然寿命:生命周期时间的长短。经济林的生命周期可以认为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结实始期、结实盛期、结实衰退期) ,衰老期,成年期是经济林木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物候:经济树木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萌芽、展叶、抽枝、开花、结实、落叶休眠等现象。物候期:物候出现的时期。物候相:表现出来的外貌。萌芽的物候期:是从芽的膨大萌动开始,经芽的开放、幼叶展出至叶

7、盛期止。花芽分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完成开花的先决条件。但在外形上是不易觉察的。花芽分化受树种、品种、树龄、经营水平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花芽分化的过程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枝梢生长过程中,出加长生长外,还有加粗生长。各类新枝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因树种和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落叶是植物的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不仅落叶树会落叶,常绿树也要落叶,但当年的叶子不脱落,在换叶过程中,人们不易察觉。树木的年周期中,除存在与环境的矛盾统一关系外,还存在着自身的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生长的矛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的相关,主要表现在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及花芽分

8、化之间。3植物体的形态两端各具固有的生理特性,即下端长根,上端长芽的极性现象。极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长素在茎中是极限传导,集中在形态学的下端,所以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生长,而生长素含量少的形态学上端长出芽来。再生作用:植物分离部分,可以恢复全部植株,叫做再生作用。再生作用是因为植物细胞具体全能性。栽培上是利用了植物的极性(生长素)和再生作用(细胞全能性)进行扦插繁殖顶端优势:主茎的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1、 根颈:经济树木地上部和地下部相接的部分2、 根际: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或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与生长根紧密相接,其内含有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

9、域环境3、 根系在年周期内生长特点:没有自然休眠现象; 生长动态取决于树种、树体当年生长与结果状况、树体本身营养物质状况、外界环境条件;树体发育的高峰多在枝梢生长缓慢、叶片大量形成之后,与果实发育高分错开;枝与根何者先开始生长,各地不一致; 栽培管理对根系的影响补充:栽培管理对根系影响:幼树期对土壤深耕、挖穴、增施有机肥,盛产期增施有机肥,衰老期多施粗有机质4、 新梢生长物候期:从叶芽萌发后嫩枝开始生长到新梢顶芽形成为止。5、枝条类型A 按性质分:a 生长枝:普通生长枝、徒长枝(潜伏芽抽生的直生强旺枝) 、萌蘖枝(树根颈部萌发出)b 结果枝6、 枝条生长分为:伸长生长 和加粗生长7、枝梢生长速

10、度:前期生长缓慢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缓慢8、影响枝梢的生长因素:A 品种与砧木 B 有机营养物 C 枝芽位置和枝态 D 内源激素 E 环境条件9、花芽分化:由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过程。A 花芽分化期:绝大多数经济树木的花芽分化,是在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之后开始C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a 树种自身遗传特性 b 营养物质、体内激素 c 环境条件10、芽的生长类型:A 按着生位置:定芽和不定芽 B 按萌发情况:活动芽和潜伏芽C 按性质分:叶芽、花芽、混合芽、中间芽 11、落花落果的时期、原因;防止措施:1)时期和原因:开花后一周,大量落花落果,占总数的 70%因为授粉受精不

11、良第一次落花后7-14 天左右,很多树种多在 6 月份,也称“六月落”因为树体营养不良,少数是由于前期授粉受精不良引起;采果前一个月,也称“采前落果”树体内营养失调、不良;水分供应不足;病虫害等外界环境条件造成。2)措施:栽培授粉树;虫媒花在开花期放养蜜蜂;开花前适当施肥,满足树体营养;干旱时及时浇灌,适当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412、花粉直感现象:通过异花授粉后,果实或种子表现出父本特征13、经济树木各器官的相互关系:A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 B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C 各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14、经济林树木生命周期划分:1)营养生长期:整形修剪、不断扩穴、除草、施肥;注意防寒。2)结果始

12、期:继续整形修剪,着重培养大量结果枝,修剪量宜轻,合理施肥(注意 N、P、K 的配比) 。3)结果盛期:冬季疏剪;加强水肥管理,防止大小年。4)结果衰退期:深翻打穴;加强修剪;增施肥料(基肥) ;防治病虫害5)衰老更新期:截干或截枝更新;深翻土壤;促进新根萌发;重施基肥。15、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胚胎阶段(前期、后期)幼年(第一次开花为止)逐渐成熟成熟与逐渐衰老(即:接合子种子萌发形成植株第一次开花开花结果 3-5 年成熟阶段衰老阶段)第三部分(第七章 中国经济林栽培区划 第八章 经济林栽培经济林管理一中国经济林栽培区划1区划分级与依据 2区划结果第一级 气候带 9 个气候带,1 个高寒区

13、第二级 干湿带 4 个干湿区第三级 亚区 52 个亚区第四级 小区 39 个小区北温带和青藏高寒区域气候寒冷无人工栽培经济林,故未再划分亚区。2.林地种类 5 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地平地:海拔低于 200m,相对海拔不超过 50m,地势起伏变化不大,坡度不大于 5山地:海拔在 500m 以上的山,对经济林,山地指 5001000m(主产区)丘陵:海拔在 500m 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100m,起伏平缓的山丘二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及应用1立地因子的含义: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因子,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土肥等。2立地条件类型的含义:指对林木生长发育起相同影响的立地条件的综合划分立

14、地条件类型的依据:地形、土壤、植被经济林适地适树1适地适树含义:指栽培的经济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宜,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适地:一是自然环境条件,二是社会经济条件。适树:一考虑种,还要考虑品种与地区自然条件和林地立地类型之间的关系,适宜生长,二是生产目的2适地适树的标准:早实、丰产、优质、稳产、数量指标及其比例关系3. 适地适树标准途径选择途径:适地适树适树适地改良途径 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抗性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如增加树种5的抗寒性、抗寒性、抗盐性等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4适地适树的方法分

15、析立地条件:立地质量、宜林程度、林地生长力分析树种特性:林学特性、光敏感性、其他抗性(抗盐、抗寒生长期和生长特性) ,各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产力确定树种的方案:主要的、一般的、可挖掘的造林树种三保山(保水、保土、保肥)在坡度 25以上的地段,应采用等高带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是一种块状整地形式,在与山坡水流方向垂直环山挖半圆形植树坑,使坑与坑交错排列成鱼鳞状。坑一般长 1m,宽 50cm,深 25m,由坑外取土,使坑面成水平,并在外边连筑成半环状土埂以保水。林地水土流失:主要是指由于降水引起地表径流带走表层土壤,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剥蚀形成片状或沟状侵蚀。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经济林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径流。四经济林林地准备整地方式:全面整地(一般坡度 250 以下使用) ;局部整地五. 栽植技术选用良种:经济林良种是一个商品概念,是优质商品。1.良种的标准:丰产、稳产、优质、抗扭性强、其他经济性状好 如产品的贮藏性能、加工性能好2.选用良种的原则:1) 尽可能选用当地的单家品种2) 引种外地品种时,先进行小面积引种试验3) 在品种搭配时,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搭配4) 当良种确定后,采用无性繁殖干鲜果品的良种品质,包括四个方面内涵:.必须保证是洁净卫生绿色食品,无污染、无残毒;营养品质,对人身要有营养功效,具有保健功能更佳;是加工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