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71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金矿是怎样形成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矿是怎样形成的?人类认识和使用黄金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至少是四千年以前的金制品。不少学者认为:人类发现和利用黄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到六千年以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发现储量大于 100 吨的金矿床共有 50 多个,南非的维特瓦特斯兰德金矿是世界第一大金矿,拥有金矿储量 54040 吨,为世界上唯一的万吨级金矿,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金矿为世界第二大金矿,金矿储量达4000 吨。世界上开采的黄金,主要以岩金和砂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火山爆发、造山运动、岩浆喷发等地质活动能使金元素从地壳深部被夹带而出形成含金矿石。含金矿石会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山体崩塌、洪水泛滥的情况下被带到河流

2、稳水地段富集沉淀、形成砂金矿床。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地质构造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到强大地球动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皱,沧海桑田,使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形成富含岩金的金矿田。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风化后往往会留下许多自然金颗粒。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砂土,由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往往能在河流的稳水地段沉积下来形成砂金矿。同时由于砂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会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

3、颗粒金。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自然金发现于 1858 年,产地是澳洲西部的巴拉喇脱金矿,它的重量为 83.95 公斤。自然金主要产于高、中温热液成因的含金矿脉中,或产于火山岩系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大多数金矿成矿温度一般较低,在中低温 200300范围内。常见的矿石矿物组合是: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毒砂钨酸盐组合、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组合等。自然界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砂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砂金矿的储量比例,大约为 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

4、质砾岩型等。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 56.2%,变质热液型 12.4%,伴生金 9.5%,砂金 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 7.0%,热水溶滤型 0.9%。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 1.1-1.3%,优地槽区,占 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 47.1-47.7%。由于砂金矿床易于发现与开采,所以从古到今一直以来都是金矿的主要开采对象,目前砂金仍占世界黄金产量的 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