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58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聊聊古代的“儿童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聊聊古代的“儿童节”“六一”是全世界孩子们的节日,尽人皆知,其实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孩子们的节日。那就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在晋冀一带,孩子出生后,都要给孩子“编锁儿” ,即用一条红线把两枚铜钱穿起来。然后由孩子的长辈带上编好的”锁”到村头的奶奶庙祈祷,即把孩子的平安健康托付给神仙。回来后,给孩子象征性的戴一戴编的“锁” 。以后的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到庙上编一次锁儿,即添一条红线,一直编到十二岁开锁。开锁是隆重的仪式,正月十五晚上一过 12 点,家有 12 周岁的孩子的,拿着预先准备的锁儿架(用高粱桔最上边的部分,糊上五色纸,做成六角星,再在每个交点处扎上五色花)和香烛贡品,争先恐后赶往

2、奶奶庙。为的是开头道锁,因为人们认为开了头道锁的人,聪明,将来会大富大贵。开锁儿时,先给孩子戴上锁儿架,把满月时编的锁共 12 条红线,拴在锁儿架上,再锁一把大铁锁,在奶奶庙神像前摆祭供物品,燃香磕头。庙里的管事向神仙老人家禀报:这是谁家的孩子,姓甚名谁,来开锁儿来啦。然后管事手拿三根桃木做的鞭子,在儿童肩上轻轻打三下,边打边说:“桃木鞭颤悠悠,打你三下别扭头”或说“天门开地门开,我请奶奶开锁来”说词不一,但都是美好的愿望。最后家长放炮,把孩子带回家,这样,开锁仪式才能结束。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

3、为“乞巧节”或“少女节” 、 “女儿节”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gng) ,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津的一些有识之士率先提出了“为改善人民身体,使之康健,不得不由根本着手,故拟举办儿童幸福宣传周,此即儿童康健比赛会” 。并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以儿童健康为主题的“儿童幸福运动会” ,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新式“儿童节” 。此后各地纷纷仿效举办“儿童幸福运动会” 。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从 1931 年开始,正式确定“儿童节” ,将时间定在每年 4 月 4 日。1949 年,儿童节同世界并轨,孩子们真正拥有了属于

4、自己欢乐地节日,每到“六一” ,全国各地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庆祝少年儿童的节日,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新中国的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那些年我们一起上的学(1)语文考完了,我哭了。数学考完了,我发现我哭早了。(2)医生,我最近睡不着心情坏,吃不下饭,我肿么了?医生问:你今年多大了?我:15 岁。医生说:你作业没做完吧.(3)从小到大,升旗时注意力不是在国旗上,而是看看国歌奏完时,国旗是不是正好停在杆顶.(4)经常指着课本上丑的图片对同桌说,看,这是你。同桌就翻遍整本书寻找比这个更丑的图片说,看,这是你!.(5)这次考试考得很不错啊,只挂

5、了两科,文科 and 理科.(6)老师说:快要中考了,早恋的就不要吵架了,以免影响心情;没早恋的就不要表白了,以免被拒绝影响心情.(7)到现在还未写寒假作业的同学,一定能成就大事,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心静如水!.(8)寒假作业其实就是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9)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10)上学的时候总想玩电脑,放假了只能对着电脑发呆.(11)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月号,我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的背上小书包,屁颠屁颠的走进学校,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12)我有一个梦想。一张试卷只有 5 个填空题,学校_科目_班级_姓名_学号_。每空 20 分。.(13)小时候,我认为 8 点是最晚的时间,到了初中,我发觉 9.30该睡觉了,现在,每天晚上看下时间,切,才 12 点.(14)每一次下课的“老师再见”都比上课的“老师好”的声音要大得多.(15)不要和父母吵架。因为你吵不赢的时候只有挨骂,当你吵得赢的时候只有挨打了。听话吧!.(16)考试就像得了病一样,考前是忧郁症,考时是健忘症,考后病情开始好转,拿回卷子时,心脏病就发作了.(17)突然想到一个很严肃的学术性问题,是谁把 60 分定为及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