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51006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评价单位:项目组成员姓 名职 称资质证书号签 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签发人二八年九月目 录1 总论41.1项目背景41.2评价依据51.3评价目的71.4 评价范围71.5评价内容81.6评价方法81.7评价程序与质量控制82 工程分析112.1工程概况112.2生产过程中拟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用量172.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172.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192.5建筑卫生学293 类比调查313.1类比调查目的313.2类比调查现场选择313.3类比调查方法及内容323.4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373.5类比小结

2、53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555.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55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6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66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696.1拟采取的卫生工程防护措施696.2拟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72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72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736.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74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747 职业病危害评价757.1选址757.2总体布局757.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777.4建筑卫生学评价797.5职业病危害因素797.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817.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827.8应急救援827.9辅助用室827.10职业卫

3、生管理82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838.1组织管理838.2工程技术848.3个体防护898.4卫生保健908.5应急救援909 结论与建议929.1结论929.2建议93附件:1、 项目委托书2、 立项批复3、 项目周边关系图4、 矿山总平面图5、 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总平面图1 总论1.1项目背景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水泥产量已连续23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近年来受到水泥需求高速增长的拉动,2007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达到13.50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7.43亿吨、比重已达到55%,但全国还有将近一半的落后水泥需要淘汰。在国家的推动下,我国水泥产业结

4、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为了进一步加强总量控制、严格市场准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鼓励水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七年二月十八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 发改办工业2007447号),要求2008年年底前各地要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消减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立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关停并转年产规模小于20万吨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末,全国完成淘汰小水泥产能2.5亿吨,且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

5、力责任书。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水泥散装率达到60%,采用余热发电生产线达40%。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和四川省水泥行业的实际情况,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川经机冶建200640号)文关于加快我省水泥行业技术进步推进结构调整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意见,对现有属于国家限制的水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采用新型干法工艺进行改造,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逐步加以淘汰。因此,贵州省习水县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决定利用四川省泸州市和叙永县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以及当地丰富的原燃料资源,与赛德水泥(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为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震东乡兴隆村(

6、麻地湾)建设一条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为了充分利用46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废气余热,还配套建设一座额定功率为9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利用当地丰富的无烟煤做熟料烧成燃料,并大量消纳叙永县叙永镇黄埔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等废弃物。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确保公司的水泥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占有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规定,2008年7月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四川中环康源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其4600t/

7、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第105号;(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6第49号;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2第21号; (6)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2第25号;(7)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9号;(8)女职工禁忌

8、劳动范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劳安字199029号;(9)职业病目录卫监发2002108号;(10)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1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2第23号;(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14)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1.2.2规范和标准 (1)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2)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GBZ2.1-2007工作场所有

9、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5)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6)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7)GB50295-1999水泥工厂设计规范;(8)GB/T16911-1997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9)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10)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11)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2)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3)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

10、识;(14)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5)GB18086-2000水泥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6)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7)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18)GB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19)GBZ/T1942007工作场所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20)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2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2000189号文。1.2.3基础依据(1)该项目委托书(2)类比项目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 (3)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4600t/d熟料新型干法

11、水泥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该项目相关批复及图纸1.3评价目的1.3.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2 识别、分析与评价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3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审核提供科学依据。1.4 评价范

12、围根据泸州赛德水泥有限公司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预评价范围包括: 原料矿山:石灰石矿山的开采、石灰石破碎及输送; 主生产区:一条4600t/d熟料的水泥生产线全线和一座额定功率为9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从原燃材料进厂破碎到水泥成品以及商品熟料出厂的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 厂外工程:包括水源取水及其配套设施、厂外输电线路及配套设施、进出厂道路等。主要对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运行期间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公司生活福利设施和辅助原料矿山以及建设期的相关内容。1.5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对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13、、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卫生经费概算等内容进行评价。1.6评价方法1.6.1类比法通过对类比项目生产现场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有关资料的分析,类推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6.2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列出检查单元、项目、内容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7评价程序与质量控制本次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见

14、图1-1、图1-2。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调查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筛选重点评价项目拟订预评价方案确定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筛选重点评价项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汇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编制预评价报告书提交正式报告专家评审*图1-1 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程序图注1: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注2:专家审查的组织、程序及内容按卫生部规定执行。图1-2 职业病危害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