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说》读书笔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447237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学说》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学说》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学说》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学说》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学说》读书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学说读书笔记(1) 孔子学说的纲要条目1.为学孔子主张的“学”不是后世一些人所误解的死读书,而是“屡空”,是“心斎”,是“克己复礼”,是“不改其乐”,是“不迁怒不贰过”,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的是如何生活,如何来养成自己的人格。2.一贯 忠恕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就包含着“学”的方法。就是他曾经告诉子贡,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是“一以贯之”。也就是说,学做人的道理也好,学其他的也罢,并不仅仅是靠知识或经验的堆砌,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运用在学习任何事情上。书中,梁启超先生对孔子这句话中,“吾道”的“道”作了探寻,借由曾子的口可知,此“道”指的是“

2、忠恕”(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自己也旁证过,他曾经回答子贡问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的意思可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3.仁君子之前说孔子讲的“学”,是教人学做人、养成人格。梁启超先生将“仁”解作“理想人格”,而“君子”则是能合着这种理想的人。“仁”字拆开,是两个人,可见“仁”这种理想人格是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交往中的,没有他人,则显不出个人的“仁”来。关于“仁”的标准,“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具体的言语散落在易经论语礼记等资料中,大家可以当作补充说明,把这些文献中关于“仁”和“君子”的条目一一找来看

3、。但归根结底,要理解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应像上一条目所述,去寻找“一以贯之”的准则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含着这种准则,即与人相处,要做符合双方相对关系的事情,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敬上,为人父,应慈爱,为人子,应孝父母等等。4.礼最古老的礼本是宗教的一种仪式,而后演变为一切社会习惯、礼仪乃至行为规范。孔门注重礼乐,是因为视之为涵养人格的利器。5. 乐音乐是孔子的嗜好之一,也是他门下的必修课。孔子重视音乐,也因为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有感于人事物而发的,是愉悦人性、陶冶情操的好工具。6. 名孔子重视“正名”已不用多说,正名而后可以循名责实,以求名实相副。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7. 性命孔子少言“性”,而多论及“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也常被误解为狭义的人之“宿命”。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天命,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法则。例如庄子引用的孔子之语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8. 鬼神祭祀孔子教人,说的都是世间法,而不说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祭礼、斋戒他却是提倡的。在他看来,“万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所以说孔子的祭礼,是将“祈求护佑”的需求转变为“反本报祖不忘其初”的用心,正如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