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143430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蜀道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蜀道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蜀道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蜀道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道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蜀道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课时安排:2 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 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

2、宗天宝九年(742 年) ,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等的影响,比较复杂。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

3、享乐的思想。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 ,代表作有蜀道难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写作背景: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

4、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4、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 ,简称“乐府” 。 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乐府诗也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诗体裁的作

5、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朗读感知一、词语注音:噫吁嚱(y x x) 蜀( )道难 气喘吁吁( ) 鱼凫(f)石栈(zhn) 猿猱(no) 扪参(mn shn) 抚膺(yng) 咨嗟(z ji)巉(chn)岩 飞湍(tun) 争喧豗(hu) 砯(png)崖 崔嵬(wi)趑( )趄( ) 吮(shn)血 秦塞(s i)二、读出节奏:(1)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解释词句:1、危( )乎高哉!2、蜀道之

6、难,难于( )上青天。句式: 3、开国何( )茫然4、西当( )太白有鸟道,可以( )横绝( )峨眉颠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上有六龙回日之( )高标7、黄鹤之飞尚( )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活用: )攀援。8、但(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 )绕林间。句式: 9、使人听此凋(活用: )朱颜10、连峰去( )天不盈( )尺11、砯(活用: )崖转(活用: )石万壑雷1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句式:_ 13、剑阁峥嵘( )而崔嵬( ) ,一夫( )当( )关,万夫莫开。14、所守或( )匪( )亲15、朝(活用: )避猛虎,夕( )避长蛇。本句使用修辞: 16、侧身西(活用: )望

7、长( )咨嗟( ) 。导读学习1、整体感知: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示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既写蜀道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2诗中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反复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从内容上看,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层层深入,以主旨句贯穿始终,突出表达了诗人感叹蜀道之难,为友人入蜀深

8、感忧虑的主题 从形式上看,开头一句,为全文奠定雄放的咏叹基调, 并从结构上统摄全篇;中间一句,强调主旋律,勾连上下,把诗歌推向高峰;最后一句,照应题目、开头,造成强烈的感叹 3文章三个自然段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蜀道之难的?每一个角度又分别是怎样写的? 提示:可以要学生找出每一小节中叙述的句子、描写的句子它叙述了什么内容?又描写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段蜀道之高 第二段蜀道之险 第三段蜀地之祸 板书设计: 蜀道之高(难行) 来历:神话 传说 高峻:反衬夸张 虚:神幻(奇特想象) 蜀道之险(可畏) 悲鸟子规:号 愁 凋 绝壁飞瀑:万壑雷 实:胆寒(自然环境) 蜀道之凶(申诫) 狼柴虎豹:危

9、机四伏 劝:早还(社会环境) 4、末段文字写了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提示: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5关于蜀道难的主旨,有人说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有人说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本诗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

10、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其中寄寓了含蓄而执著的惜别之情 重点研读1、 “噫吁 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附文一篇: 道不尽的诗圣说不完的诗仙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

11、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生般若之智慧。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 ,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

12、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蜀道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把握结

13、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课时安排:2 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 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 年) ,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

14、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等的影响,比较复杂。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 ,代表作有蜀道难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15、。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写作背景: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下学期 语文必修三 导学案 编写人:孙丽 审核:付巧萍4、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