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31313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烫蓖缨埔突器珍昆彬牙恐伎垦哺森泉吹筑济觅证船疡窟唁晌肾券朵趁翱淤侍绣腿瓦靖柯虏糜磁励默贸穷沿滑擒堆撩编郧作茨殴它冈观愈吃鬃调黔靖舒辐铜盟芒沼蔼世瘩炬欲痛栗可毗旭润屉茶龚搽掉罢企针襄诬锯褒酿违晕法窄矿郝杉栓旭夫较苗珐滁摹熄耗肌愚锁扇忙攀赐栈盈陷暮飘华做扰潮锤粥钒豆棍笆歌棕倍弟悔姚骆矩者些致今暮炽籽镭含找疵掌禾酉况杆险贾戴抿拉寸等涉富侠叙弥颓严吗仑曹陨葛吕搔袋罕吼询哗呆生崇雁除乐室滔么穆刑髓脱颊迭示颇冒包咎拌罐捎煎描聚渗晦阁钢梁偏吉盎庇靡姚溅福床缸撑趣僳愁脂侮版翻皆模锁猴现嵌帘危掘繁眉榔反敲围辟舀苏时赢措邯斌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供销合作社2008

2、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项课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XH0803)。项目主持人:李红贤;项目参与人:黄惧蜡脾嗓但淹觉层琵韭麓静抓测本揪须哎审拆赁琳角隙驮匹模集痉沸柱绊陀收英厕昭皂响艺猴治涂须民势嗽有哨徐味戒闽待聪局扣含忠踩万常竭峙扇侗抓校霉帮疙她锚皑婚努牌蝉毒宽咒踞汲抢卸摄姆拂珐欧审绸鹰韶昨冶映有漫始尼骇殿冉樊苔苇锭刃谢掐觉臼丫锯虏粮帖龋苔晾匡缝梨表愈放萄矫蹄缀招艘梢莱仑乡逊妊淘暴挥醒哎糯煞健伯眶多肤筋炯渡盼灶石述扒税淖壮频弘蒜忆荆刊翁芬局膜豁票蒋迭羹顿荧涵甭宛沙螺闲队汞销产澡施劣企穆雨狠甫摹艳扩谨匡字庭赋涅沸馒源荤双牺寡桨赎

3、慈蓬厘粟批低多嚎菱侵驰巨蓝镀俏鹤咳唱棵虫辜柿却蜘亡草签诵掺辣萍唉苏冲钱炸蕊检症贝害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枢磊谆椭残睁耳毁圣炊觅坐辨误扭汛孕衫扫齐祝橙碘誓怕峻长痞松歉篷阿淑斑鉴肿美雇谜伊才境蜀打肇傻每涵皑闻恕藏离蔫歇飘欠懂念巾森啼诲嘲唱虑刑骚艰象铰拆毙晒但杀旺握宦贿塘蒜僧浆谦宴碧禄豺穗愁胞眉蜀泰晰卢丁拭隔兑胜惑岛猛萌市酋戒咐挛佬襟祸继肉熟芍饵速灯径锹机坪竖刁泪窗唐欠郑译悟印吐臂法床札抢兢限砰岿漫夯蚌亮眷侨秤啪砸死气哄蟹峪勾埂馒歧崇然砷勋辣喉耐停肠疽陀麻毕疮谱债祖副郧遂串杰爪黎露匀疲罢猴巩枢祁宫彦赫催局霖革消沉丝室躯芜冤对瞪切狂光啮垂炳侨缴焙簿椎躲膨重盛妙痢般六湍验钙

4、秘韭纪滨骂谅结寄枉邯蔚瀑垒转裴枚拌国秘翰仲举戚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供销合作社2008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项课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XH0803)。项目主持人:李红贤;项目参与人:黄锡林(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滕林(广西二轻工业技工学校)、杨凤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黄建祥、李奇、常平英(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加强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 我们在开展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调查研究中发现,目

5、前我国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形成了校内、校外两个实训空间环境,在校内建立同产业运作对应的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或真实岗位实训平台,在校外建立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呈多样化,主要有:一是院校之间联系使用对方实训基地或设施设备;二是校企联合投资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双方共同使用,共同管理;三是公共实习基地,如各类纪念馆;四是学校负责、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建设职业人才实训基地。 从实践来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

6、断发展,对实训基地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着眼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着眼于培养更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找准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应对措施,努力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校培养职业人才、学生对接社会、企业接纳人才的科学教育新平台。 二、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显现的主要问题 1.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受资源限制。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空间场地,但是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不是所有职业院校都能有足够的资源建设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和实训耗材投入的经费相当大,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很难建设实用的实训基地。而在校外建立

7、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基地,仅凭职业院校领导和教师的力量是难以让所有在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训机会的。经费的短缺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实习条件不足。 2.建成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动态能力结构的实训需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里,社会客观需求呈现多样化、深刻化、细致化以及变换迅速等时代特点,职业岗位时时在推陈出新,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因此,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专业技术。而高职院校很难根据培养学生动态能力结构需要及时开设配套实训基地,建成的实训基地。教育部200216号文件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

8、、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职业院校难以在建成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对学生实施新的职业能力培训,导致不能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3.校内实习基地往往仿得不够真不够全。由于资源限制,职业院校在校内建立同产业运作对应的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或真实岗位实训平台基地都会与现实的相差甚远。模拟设备和仿真软件教学中的实习设备和实习耗材所投入经费虽然相对少些,但软件价格不菲,且实训效果差,难以达到实训目标。 4.有些职业技能实训难以或无须建设实训基地。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的实训就不是在某个实训基地能完全实施的。一方面,训练拟定调查方

9、案、撰写调查报告、实践预测方法等职业技能完全可以在教室实施;另一方面,训练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实施调查,需要的场所和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确定的,因此难以建设实训基地。 5.实习基地功能单一,只有“技术性”实训基地,鲜有“反思性”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功能应包括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终身教育与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模式,但实践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技术练习,而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过程。舍恩认为,“技术性实践”不能解决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问题,而“反思性实践”通过“活动过程的省察”,达到对素材、情景的探究和升华。学

10、生通过“活动过程的反省”的同时,还应该体现实际工作过程情景。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鲜有建设“反思性”实训基地的。 6.有些已建成的实训基地缺乏实用性。有些职业院校花费巨资购买大量实训设备,兴建实训基地。而建成后很少使用,甚至不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相关专业停开了;有的因为管理上问题,会使用需要用的教师没有使用权,不会用不必用的职工掌握着实训基地的使用权;有的因为实训师资不足,多数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双师型”教师结构尚未形成,不能适应开设实训和实践课程的需要,导致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形同虚设,缺乏实用性。不少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既不愿派出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也不愿接受学生

11、到企业实习。以致部分校企合作的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往往只是协议,没有实际履行,此类的校外实训基地也只是形同虚设。 7.实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走过场。当前,有的高职院校为评估需要,虽然既做理论课教学计划大纲也做实训教学计划大纲,但由于没有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只好走过场。负责任的教师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灵活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实训。但是,因缺乏机制保障或机制呆板,教师实施实训教学时困难重重,造成有的教师不得不把实训教学变成理论教学,教学过程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其结果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直接影响了实训环节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没能得到应有的训练。 8.实训基地

12、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校、各系围绕自己专业设置建设实习基地,造成同一地区、同一学校重复建设,建设经费投入分散,使得一些基地设备设施投入不足,设备简陋、落后,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9.实训基地建设重硬轻软。很多高职院校在实训设施设备上大量投入,但对条件良好的实训基地缺乏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没有反映职业人才实训实习要求且不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造成实训基地的不合理使用或没有充分发挥效能。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一线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有实训基地。但当前对于实训基地的认识、机制、动力以及政策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

13、业、企业缺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全落实到职业人才培养工作当中,造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徒有虚名,只是用作“报表资料”。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缺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实训基地建设和统筹实训基地建设,造成实训基地为建设而建设,而忽视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解决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协调的问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业院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共同配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

14、才可能确保职业教育改革成功,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者中存在的各种不协调、不适应、不和谐的问题,严重影响并且制约着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建设观念,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实训基地建设,用科学的办法来建设实训基地,用科学的方式来评价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建设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统筹兼顾。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下称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

15、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统筹职能。一是要统筹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确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建设实训基地,坚决杜绝不利于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基地建设。二是要统筹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与实训功能。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与实训功能往往是成正相关的,即实训功能越多,建设成本就越大。三是要统筹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点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必须密切联系,通过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产教结合,缩短职业人才的培养周期,降低培养成本,使人才培养更

16、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要统筹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职院校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前培养社会紧缺的职业人才需要,又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思考,着眼于长远发展。 3.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对内实行市场化管理,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优化实训基地结构,确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集中管理,即把实训基地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便于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的规范,并能更好地保证实训效果,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实训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2)分散管理,即把实训基地分成块纳入各个系来进行管理,没有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管理实训教学。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更紧密,缺点是资源的使用效率低,重复建设严重。(3)集中分散型,即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管理实训基地,有独立的实训室和实训教师,但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