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13040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劳动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的应用(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比较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不同作者殷 武西北政法学院 西安 710063【摘要】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 都是以活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 在实践中很难将之正确区分 开来;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务合 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务合同是指一切与提供活劳动服务(即劳务有关的协议。狭义的劳务合同仅指 一般的雇佣合同。 劳动合同又是从雇佣合同发展而来的。 因此, 正确的区分这两种合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 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雇佣合同、承揽合同一、问题的提出案例 1

2、:张某是一名驾驶员, 2000年 5月通过劳动力市场应聘到某劳务公司,该劳务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向其 他企业输出劳务。张某与该劳务公司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 2000年 7月,某运输公司需驾驶员一名,劳务公司 遂与运输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务输出协议, 协议约定运输公司每月向劳务公司支付一定费用, 劳务公司扣除管理费 后,余额为张某发放工资、缴纳保险,劳务输出期限为一年。张某于是到运输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 2001年 3月,张某患急性阑尾炎住两周,其到医保部门报销医疗费时,被告知单位欠缴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无法纳入社会 统筹。 张某认为此期间其一直为某运输公司提供劳动, 该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遂以运输公

3、司为被诉人提出仲裁 申请。案例 2:龙红梅系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梅城运输队的经营者,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1999年 11月,龙红梅从 三明市电力工程物资公司处承接了运输水泥电线杆至尤溪县的业务。 11月 12日,龙红梅雇佣长期为运输队装卸 的林木德、张毓鸣卸水泥电线杆。次日晚,林木德与龙红梅通过电话后,邀请了与龙红梅素不相识的邻居钟金贵 一起参加。 1999年 11月 19日下午,林木德、张毓鸣、钟金贵在尤溪县汤川乡卸车过程中,钟金贵被水泥电线 杆压死。 2000年 1月 9日,钟金贵家属向尤溪县劳动局申请,要求对钟金贵死亡做出工伤事故认定。 1月 18日, 尤溪县劳动局做出“钟金贵为因公死

4、亡, 其事故单位是梅列区个体运输户龙红梅”的认定。 龙红梅不服, 于 2000年 2月 14日向三明市劳动局申请复议,被复议机关维持后遂提起行政诉讼。上述案例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的纠纷到底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二者有何不同?自然地成为理论界、 实务 界探讨、争议的焦点,这些问题也并成为司法实务领域的疑难问题。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二、劳动合同及其特征劳动合同是在社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法律制度。 它源于传统民法中的雇佣合同, “由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 乃是 一种社会化的进程 1”。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劳动合同就成为各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先是少数 工业化国家在民法中承认了劳动

5、合同的法律效力,之后, 1900年自比利时颁布劳动契约法开始,许多资本主义 国家相继颁布了劳动契约法 2,并在劳动法中规定了专门的劳动合同法或在劳动法典中列有劳动合同的专章,具 体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订立、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有了劳动合同 的立法,把劳动合同作为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确定了下来 3。我国自 1986年开始,按照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呢?目前,对劳动合同的定义已基本取得共识。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对劳动合同的法 律定义:“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就劳动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津贴和奖

6、惩做出的约定 4”。我国有学者 认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5”。有称“劳动合同为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6”。也有称“劳动合同为 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的权利义务方面达成的协议 7”。我国劳动法第 16条将劳动合同定 义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合同 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是组织社会劳动、 合理配制劳动力资源、 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根据这一协议, 劳动者成为

7、用人单位的一员, 有义务完成用人单位的生产任务、 工作任务,并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内部规章制度;而用人单位则有义务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 护及保险、福利等待遇 8。可见,劳动合同有其明显不同于民事合同的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9。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这主要是指:企业、个体组织,同时也 包括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10。主体的另一方须是劳动者本人,即必须是 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11。2、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关系 12。劳动合同订立后,劳动者即被招收为用人单位的成

8、员,产 生人身从属关系, 对内享受本单位职工的权利并承担本单位职工的义务, 对外以单位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的管理 活动。3、劳动合同是双方有偿合同 13。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支付 报酬,故为双务有偿合同。4、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具有法定性 14。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国对劳动合同的主要条 款:如劳动时间、劳动保护条件、最低工资、休假都做出了规定,当事人必须遵照执行。5、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15。这一特征是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劳 动合同的内容不仅限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 而且还要涉及劳动者亲属在

9、一定条件下享有的物质帮助权:如子 女就业、住房、生育及工伤、死亡时的物质帮助等 16。三、劳务合同及其法律特征实践中,人们通常将提供活劳动服务的过程称之为劳务。与劳务有关的合同很多,除了雇佣之外,尚有承揽、出版、运送、委托、行纪、居间、寄存、仓储等 17。劳务合同的概念很宽泛,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定义。 笔者认为:劳务合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务合同是指一切与提供活劳动服务(即劳务有关的协议。它 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该合同标的是劳务。有学者将劳务合同定义为:“劳务合同是指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 人与公民之间关于提供劳动服务而订立的协议。 ”笔者认为, 劳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就一方提供

10、活劳动给另 一方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18”。狭义的劳务合同仅指雇佣合同,即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在 确定或不确定期间内,一方向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合同 19。广义的劳务合同涵盖的内容很多, 只要是标的为劳务的合同, 均可纳入该类合同。 按照一方提供给另一方劳务 (活 劳动服务侧重的不同,可以把广义的劳务合同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合同的标的是劳务,但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 的合同。有学者将该类劳务合同内容概括为以下诸多方面:委托、行纪、居间、保管、仓储、运送(输 、旅游、 演出、雇佣、银行转帐结算合同以及劳动合同 20。另一类是合同的标的是劳务,但侧重于劳务行为结果的合同, 即完成

11、工作交付成果的合同;该类合同的内容主要是承揽合同,以及承揽合同的特殊形式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21。 广义的劳务合同主要遵循传统的民法原理, 受民法的调整, 且大部分合同都已成为有名合同, 双方的具体权利义 务在合同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如行纪、居间、保管、运输、承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等。狭义的劳务合同仅指一般的雇佣合同, 在大多数国家它仍由民法来调整; 对于雇佣合同中的另一种特例劳动 合同,由于它“以个人思想为背景的法律结构,在近代社会越来越不适应规范劳务契约之现实 22”,尤其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以来,遂进入具有社会进程的劳动契约时代,“合同的自由协商性受到限制,更多的体现了政 府干预, 其

12、只在消除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的非实质性的平等, 使经济力量薄弱的合同一方当事人 (受雇者或劳动 者 得到较多的保护, 使合同的平等性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23”。 “因此乃产生具有社会意义之劳动契约法 24”。 这样,发展到今天的劳动合同已不再由民法来调整,而是由劳动法来调整 25。综上所述,可以对劳务合同的法律特征作下概括:1、主体的广泛性与平等性。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 人组织之间,一般不作为特殊限定,具有广泛性。同时,双方完全遵循市场规则,地位平等。双方签订合同时应 依据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进行。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劳务合同的标的是一方当事人向

13、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活劳动,即劳务,它是一种行为。 劳务合同是以劳务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只不过每一具体的劳务合同的标的对劳务行为的侧重方面要求不同而已, 或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即劳务行为的过程, 如运输合同; 或侧重于劳务行为的结果即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 如承揽合同。3、内容的任意性。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 条款,就劳务的提供与使用、受益双方意定,内容既可以属于生产、工作中某项专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属于家 庭生活 26。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合同法的自愿原则进行。4、合同是双务合同、不要式合同。在劳务合同中,一方必须为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

14、方则必须为提供劳务的当 事人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故为劳务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大部分劳务合同为不要式合同, 除法律有做特别规定 者外。四、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承揽合同的关系1、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承揽合同的联系综上,可以看出,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承揽合同存在如下联系:劳动合同(劳动法调整 特殊的雇佣合同雇佣合同狭义的劳务合同 (1一般的雇佣合同(1给付劳务合同 (2委托合同劳务合同 (合同的标的是 (3居间合同(民法调整 劳务,但侧重于 (4保管合同行为过 程本身, (5仓储合同即提供劳务的过 (6行纪合同广义的劳务合同 程 (7运送(输合同(8旅游合同(9银行

15、转帐结算合同a 加工合同b 定做合同(2 提供劳务完成工 c修理合同作成果的合同 承揽合同 d印刷复印合同(合同的标的 e外文资料翻译合同是劳务,但侧 f工作成果鉴定合同重于行为的结 g工程设计合同果,即提供劳 a勘察合同务所完成的劳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b设计合同动成果 (特殊的承揽合同 c建筑合同d 安装合同2、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 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于 法人、组织。(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不仅

16、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 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成为用人单 位的内部职工。但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彼,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行政隶 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3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 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4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支付,完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5雇主的义务不同:劳动合同履行贯穿着国家的干预,为了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给用人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