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411978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摘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阶段对幼儿来说是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关键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一、引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2、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存在许多困惑,如:孩子太任性,不管对不对都要听他的;孩子睡觉时非要和妈妈一起睡;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很好,在家却非要妈妈喂不可。这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生活力”的养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本着尊重、理解、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尝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孰不知,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的意义的。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

3、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幼儿园里培养。因此,家庭与幼儿园一起努力来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幼儿园应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传递到家庭中去,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这样就能够让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经验得到强化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途径(一)建立家园纽带及家园联系表 家园联系表就像一副“望远镜”,既能看到孩子在园的表现,

4、又能看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其作用是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商量,从而设定相关要求。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收拾玩具方面,礼仪方面等等。用标记来表现孩子的情况。轩轩的挑食情况很严重,以前在家总是这个不要吃,那个太难吃。有了家园联系表后,轩轩愿意尝试一些不爱吃的茅,从一口到两口,妈妈很欣慰,轩轩也很自豪。家园纽带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专属通道,同时也是加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并进行交流教育的园地,这样才能使双方共同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另外,还

5、可以通过“家园互动”、“家园纽带”等栏目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相关知识,及幼儿在园内的表现,达到教育统一的目的。学年中,定期举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的活动中。同时,也让家长和幼儿都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这样家长也乐意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通过家园联系表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在家园携手一起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纽带。(二)实行开放办学、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实行开放式办学,欢迎家长的来访,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可以参考英国的做法,家长不仅和教师一起评价课程、辅助教师教学,以及观看幼儿的演出和劳动成果;幼儿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为了给

6、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欢迎家长来园学习、参观、访问;允许家长陪同孩子学习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给妈妈戴项链”手工类的亲子活动。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敏性,又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教育幼儿要懂得关爱他人,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给奶奶捶捶背,给妈妈递拖鞋等。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更爱他人、更爱集体。(三)成立家长中心,召开家长会积极开展又如座谈式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等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

7、有针对性系统地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密切家园联系,增强家长的育儿水平。增进教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共同教育好幼儿主要目的,共同促进幼儿的共同成长。一般这种会议可以每年安排3次,与家长一起适宜的教育方式交流和儿童发展的目标,请家长畅所欲言,教师在会上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幼儿园建立家长中心,为家长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体交流的场所,使他们更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如在美国,大多数幼儿园都会专门留出一个房间成立家长中心,有些面积不大的幼儿园则在走廊或教师划出一定空间作为家长活动角、家长中心或家长活动角。家长可以在这里和教师进行交流,

8、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四)注重个别化教育工作幼儿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由于不同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不一,不同家庭幼儿都具有其独特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任性,有的不和群,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幼儿实际情况为我们落实规程精神“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帮助我们围绕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1重视“问题儿童”的教育。对于一些在行为习惯上有特殊问题的幼儿,我们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分析其家庭情况及各种因素,耐心地做家长工作,帮助幼儿克服缺点,促进发展。对此,我们对“问题儿童”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了他的家庭及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并在幼

9、儿园中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从而进行讨论分析,采取相应措施。2重视家长间的帮教。对于一些较典型的“疑难杂症”,我们还会介绍有丰富经验的家长进行“帮教”,并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形式。“家长相互帮教,有利于取长补短,对孩子教育效果极为明显。(五)充分利用榜样激励由于幼儿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但是对家长的鼓励和表扬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需求特点,尤其是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通过这种途径可以使幼儿将正确行为正面强化,进而使之固化下来,养成行为习惯。(六)及时强化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

10、须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到自由化的阶段,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强化。行为巩固是指在对幼儿的行为实施常规的评比和检查的制度下,让幼儿具备在生活常规的约束下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何才能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巩固呢?llIn可以建立一面“星星墙”,孩子表现好时贴上一颗星,让幼儿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此外,还可在班级中开展“小老师”的活动,半天或者一天安排一名小老师,尝试按组轮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上“小老师”。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这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七)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片空

11、白,所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一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他们。因此,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教育孩子,平时就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成长需要大量的时间,教育的成败贵在坚持。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原则,更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时松时紧的迁就结果只能是推波助澜,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百害而无一利。同时,在幼儿园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中,教师也要持之以恒,对幼儿及时进行提醒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四、结语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多形式、多角度展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2、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持久性,这种反复有时会表现在家中,有时会表现在园中。所以,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应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方法和形式,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家园合作的好坏与家园合作的途径、方法息息相关,家长和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家园合作的途径将使家园合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家园合作一方面要不影响家长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上更加的便捷,在制定家园合作的途径和方法时,也要根据幼儿园和家长的实际状况。参考文献:【1】林秀如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 新课程(教研),2011,(08)【2】冯国荣初探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意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Ol1,(18)3】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7)【4】李玲家园同心,共同筑就安全屏障 新课程(教研),2011,(08)【5】毛晓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卟考试周刊,2009,(17)6吴采红家园合作共育途径新探 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02)【7】蒋静家园沟通的三点措施.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09)8戈柔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育,2008,(23)9】骆欣家园合作的途径与方法浅谈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