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分析1012503 张雅婷每个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都是个社会动荡或者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而文学作品,又必然带有那个时代思想的影子因此分析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要从文艺复兴以及“人文主义”开始为什么塞万提斯要写《堂吉诃德》,这部作品表现了哪些思想,为什么会有这些思想的产生?以及为什么《堂吉诃德》能够为那个时代的人所接受,它的体裁有什么特点?1. 文艺复兴以及《堂吉诃德》的产生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文艺复兴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国家,一批代表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也出现但是在西班牙,与人文主义精神不符、荒诞而又思想落后的骑士传奇仍然风靡一时这是因为骑士文学表现了骑士“忠君护弱”的冒险生活,和为博得贵妇人的厚爱所体现的忠贞和武侠精神描述这种思想观念的东西在西欧各国早已销声匿迹,但是在封建集权强大、教会思想盛行的西班牙,封建统治者为了向外扩张,建立霸权,想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来盅惑青年贵族去冒险(骑士的任务是“忠君、护教、行侠” )。
因此,这种骑士小说正适合他们的需要虽然说文学的发展总会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但是有思想的文学家是不甘于迎合权力的因此,《堂吉诃德》产生了,塞万提斯在序言中写到“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但是从书中内容而言,他不仅仅是为了讽刺骑士小说而写这本书,他的主要目的更在于传播一种新的思想价值——人文主义2. 《堂吉诃德》内容分析1. 《堂吉诃德》展现的社会现状与风俗塞万提斯在序言中提到作家想象力应该与历史真实性统一,即使堂吉诃德如何的滑稽,遇到的事情多么的夸张,一些基本的细节还是尊重历史的在社会现状上,例如堂吉诃德出行时遇到的旅店,简陋的床、肮脏的环境,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西班牙社会商业发展水平的书中提到的几个流氓聚集地,也都是当时真是存在至于社会风俗,在很多细节都有体现,例如求爱风俗、丧葬风俗此外,书中还描写了欧洲落后的医疗水平,放血(贵妇人尚且如此,可想其他底层人物)、贴膏药、圣水等2. 书中体现的思想价值《堂吉诃德》最主要的价值,是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动荡首先,体现了明显的人文主义精神堂吉诃德本人在书中有很多见解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所体现的理性与自由,比如他在离开公爵城堡后,说:“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地下和海地所埋葬的一切财富都比不上。
自由和体面一样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最苦的事其次,表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堂吉诃德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上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桑丘·潘沙本来为当“总督”而追随堂吉诃德,后看无望,仍不舍离去也正为此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也是一个典型形象他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先生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他的形象从反面烘托了信仰主义的衰落这一主题堂吉诃德充满幻想,桑丘·潘沙则事事从实际出发;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堂吉诃德有丰富的学识,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堂吉诃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
他,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他说:“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朱光潜先生在评价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人物时说:“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最后,《堂吉诃德》表现了当时的伦理观念比如说堂吉诃德对于女子品行的看法,还有他对于爱情的坚守在道德上,堂吉诃德偏于保守,他在一次出行时强调了骑士对于女士的保护,批判了肉欲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破坏,他说:“克里特迷宫也无法使一个女子感到安全”3. 对于当时文学状况的展现《堂吉诃德》中有很多诗歌,还提到很多注明的文学作品,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作品最主要的是,详细的介绍了当时的骑士文学在堂吉诃德第一次出行受伤被人送回家后,众人一致决定烧了他的那些骑士小说,免得他再次走火入魔。
借神甫和理发师的对话,塞万提斯对骑士文学进行了评价同时,借展现神甫对骑士文学的了解程度之深这一情节,表现了骑士文学在西班牙的流行4. 作品的讽刺精神讽刺堂吉诃德的不自量力、脱离实际的幻想,讽刺桑丘的无知、贪小便宜但是讽刺之后却含着对于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的哀悼《堂吉诃德》中的两个人,一个忽视现实,一个没有信仰,这两种人,应该都是塞万提斯所讽刺的吧3. 《堂吉诃德》的体裁分析《堂吉诃德》作为一种新思想的作品,要想更容易的为世俗接受,就得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方式来展现塞万提斯在小说中故意模仿骑士传奇式的写法来讽刺骑士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游侠经历为线索,将他经历的互不相关的种种事件、遇到的互不相干的各色人物和听到的彼此独立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构成小说情节这与《一千零一夜》有些许相似但是与骑士小说和《一千零一夜》不同的是,《堂吉诃德》采用第三人称而非第一人称《格林童话》简析1. 内容分析1. 《格林童话》体现了但是的社会状况比如当时德国人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在故事中,犹太人都是贪婪、自私、吝啬的,而且通常没有好的结局2. 与以往文学作品的联系《格林童话》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情节——和魔鬼订约在好多西方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这一情节。
但是《格林童话》中人们为了一时的利益或者受到魔鬼引诱而订约,结局都是好的这一点我非常不能接受,难道一个教导小孩子不劳而获而且有好结局的童话是好的吗?3. 强烈的宗教色彩《格林童话》专门有一部分是宗教故事,讲述了上帝或圣徒的故事在一般的故事中也是,虔诚的信仰上帝,你就能获得幸福4. 对爱情和婚姻的误导童话中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是莫名其妙的当然太复杂的爱情小孩子也看不懂,但是公主总不能每次都因为美貌就获得王子的青睐吧,王后和国王的感情为什么大多那么脆弱……估计每个看童话的小孩都会觉得大人写的东西有的时候真的很假2. 体裁分析《格林童话》分为短篇小故事和童谣两部分这个我觉得和适合小孩子阅读,因为在他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可以看完整篇故事,培养他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