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400128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广东移动,搭建全流程企业学习平台 面对互联网时代“内容多、时效强、变化大”的特点,常规学习模式俨然无法满足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在分析了培训落后于业务发展、培训时间碎片化、缺乏个性的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不明显等传统培训模式的劣势后,广东移动对培训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合作、分享”为理念的Web2.0技术和应用日趋成熟。通过非正式学习,广东移动满足了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实现了组织学习发展的跨越。 搭建全流程学习平台 培训工作要进行创新,就需要一种新模式以实现需求与资源的匹配。广

2、东移动根据培训工作的进一步需求,提出了“学习2.0”的整体思路,即以“做合作伙伴、助创新增长”为基本点,在重视主动学习的同时,引导非正式学习,建立健全全景学习平台,实现学习的全流程覆盖。 具体来看,首先,我们的工作重心围绕“搭平台,整合学习资源”展开。员工可以直接到学习平台上寻找学习资源,满足实时培训需求;其次,将大部分的培训或课件精练成碎片化的知识(比如将传统的3小时长的课件压缩成5分钟),这些知识以文档、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充分匹配员工可能的碎片学习时间,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广东移动尽可能丰富全

3、景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从而,员工可以完全根据个性寻找、设置、组合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员工又是知识的贡献者,通过知识分享和交互,可以实现个性化问题的解决。这种知识的交互与分享不但体现了员工的价值,也实现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 U-Learning2.0平台建设 在“学习2.0”的思路指导下,学习平台借助互联网发展成为最大特色,广东移动U-Learning2.0平台建设应运而生。在对原有U-Learning1.0平台进行升级后,U-learning2.0平台鼓励员工在办公的间隙随时上网学习,体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理念。 首先,U-Learning2.0平台是打造一个学习平

4、台的重要抓手。广东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以U-Learning平台为主导,同时,平台的工作也涵盖了培训课程前期的资源配置、通告、人员确定等。学习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的一切学习活动,包括丰富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手段、高效匹配学习资源、促进知识沉淀的分享、提升培训价值显性化等四个部分。 其次,从U-Learning1.0到U-Learning2.0,实现互联网下学习平台的价值最大化。广东移动U-Learning平台从2007年开始建设,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提供培训资讯、电子课件、在线学习等功能。平台实行运营以来,在线学习人数、学习时长增长很快,但仍不能有效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及业务快速发展

5、的需求。 第三,U-Learning2.0平台建设具有许多创新点。比如引入社区概念,增加互动功能,形成资讯中心(提供培训学习资讯)、学习中心(提供电子课件等学习资源、学习管理)、测评中心(进行在线测评、考试、问卷调查等)、互动中心(建设经理人员、班组长、金讲台、新员工、技术专家等学习子门户)、知识中心(提供教材库、师资库、案例库,以及专业部门的知识库等)等五大中心,使全省员工都能在这一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分享知识与经验,实现学习资源与学习需求的直接对接。 开发微学习碎片化平台 为践行“快速学习、广泛学习、有效应用”的学习文化,广东移动还推出了M-Learni

6、ng微学习碎片化学习承载平台。微学习是在对系统知识的解构以及颗粒化知识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移动互联应用系统,实现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按需学习的新型学习机制。 微学习以知识点传递、快速答疑解惑为主要特点,是解决企业工学矛盾、优化企业现有培训体系的有力工具。我们从时间、内容、模式等维度对微学习和现有培训体系进行简单对比。 广东移动通过实践微学习,使学习者在微媒体的支持下完成了对微内容的结构化联结。对于学习者而言,微内容的联结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公司培训管理机构需要将企业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输出,成为形成条理性的微内容的关键点。 U-Learning1.0平台的很多学习方式都以Inte

7、rnet和传统教室为载体,要求员工必须有完整的时间块参与到学习中,而广东移动的微学习带来了新的变革,在内容、功能、学习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了创新优势。比如: 在内容方面,微学习包括了面授的知识点、培训供应商提供的“口袋书”或“知识辞典”、e-Learning课程中的案例、知识点提醒等元素;由员工自发产生的核心观点、经验概述等大量的微内容素材。 在功能方面,微学习模块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讯息传递、知识检索、课程点播学习、互动点评等,可以有效支撑图文、视频、动漫等多种内容形式的分发学习和订阅学习。 总体来看,现有的U-Learning体系和微学习具

8、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特点。就学习方式而言,首先,在新学习模式下不必拘泥于终端和网络的限制,员工在任何终端、任何地点、任何网络都可以接入U-Learning平台获取需要的知识要点;其次,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培训机构的定制安排,员工可以自由获取和工作学习相关的任何碎片式知识点,随时随地解决工作的困惑。 此外,菜单式学习、搜索式学习、博客讨论式学习等,在U-Learning体系中得到极大的支持。广东移动正是通过互联网下的全新学习平台,实现了从“线下面授为主”向“线上学习”的转变,从“集中学习&rdq

9、uo;向“分散学习”的转变,从“单方面获取知识”向“双向交流共享知识”的转变。MBA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工管硕”。工管硕士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管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管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现时不少学校为了开拓财源增加收入,都与世界知名大学商学院学术合作,销售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工管硕士培养的是高质量的职业

10、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第一种是供任职公司高层管理者报读的课程,通常利用工作时间之余修习,名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BA,简称EMBA)。 第二种是供现职管理者或大学毕业生报读,以增进其管理知识的普通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此即工商管理硕士的基本原型。 第三种是供现职从业或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以强化其企管专业基础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亦名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ScBA )。辅导教材前MBA考试辅导教材较多,一般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

11、版的系列MBA、MPA、MPACC入学考试辅助教材:分为综合和英语两门。由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写,教材右上角有华章教育字样。本段授课方式 MBA第一种是面授MBA项目,1908年诞生于美国Harvard University,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就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授课。 第二种是远程MBA项目,1995年由美国McCann University率先提出,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就是通过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授课。本段学位特点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技巧和思维的培养

12、重于理论分析能力。它要求其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等)。 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运筹能力、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现实中,它被很多人看成已有3年职业经验之后的一个事业加速器或转换手段,即升职和跳槽的手段。而MBA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这个产生很好的帮助作用。 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

13、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尽管MBA与其他

14、研究生在上述方面存在区别,但目前在招生录取和在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却是基本相同的: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按国家划定的录取线统一录取;在取得学籍后按正规研究生标准进行教学管理;做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取得学位,这就更加显示了MBA的重要性。本段起源MBA教育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美国最早的管理学院是188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设立的The 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而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计划(MBAProgram)要晚些,诞生于哈佛大学。管理教育刚刚起步时主要强调气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实际专业知识。一时没有获得工商企业界的热烈反应。到了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的推出有了初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管理教育更是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产生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迅速膨胀的要求。战争结束时经济转变为和平时期经济,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释放,市场兴旺,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扩充时机。许多退伍人根据退伍军人教育法案进入大学就读,其中很多又都选择了商学院的MBA学习,哈佛大学辉煌的1947届就是这“出类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 需求的骤增最终暴露了美国的管理学院在目标、手段和学术水平上的诸多弱点,1958年美国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各自的综合报告不约而同地明确了管理教育的实务性质,主张加强定量分析能力,并基本形成了后来影响颇广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之后的六七十年代,美国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美国每年授予的MBA学位数量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再次进入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 进入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业评论“管理学院不能令人满意的管理教育,应对美国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一定责任”的批评意见为代表,对美国MBA教育状况的批评,引起管理学院院长深刻的反思。但这一次并未走向统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这就形成了80年代的管理教育创新,包括:国际化;课程的整合;加强对领导才能、团队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中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