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392125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为了忘却的记念---首页---徐汇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目标:1. 学习综合地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学习梳理文章的行文线索。2. 领会革命烈士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作者贯穿于全文字里行间的深邃思想与复杂情感,感受柔石、白莽的美好品性与崇高精神。难点:题意及其文章首尾议论的深刻含义,文中的三个典故及其用意。对文章主旨或主要人物性格无大关联的难懂段落和语句不必深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活,但是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深深的忧虑。作为年轻的作家兼党员,他们参加了当时很有影响的一个文学团

2、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文学的形式去影响、感召、唤醒民众。可正当他们踌躇满志之时,他们没有想到,当时的当权者国民政府,为了配合其围剿“”的行动,对文化阵地也进行了围剿,他们更没有想到会因此而被捕。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1931年2月7日,他们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枪杀于驻上海的龙华警备司令部。这些青年分别是白莽、柔石、冯铿、胡也频、李伟森。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姓名。 鲁迅先生在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愤怒地吟成了一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4月27日,又在左联的前哨杂志上发表了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前驱的血。5月,又写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因当局的封锁,寄

3、到美国的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之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 ,由于当时“左联”主办的刊物以及外围刊物已被扫荡一光,只好在当时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上发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归纳课文的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 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三

4、、题解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为什么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

5、海深仇则是不能忘却的。),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

6、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四、分析课文1. 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在第二段中写到五烈士遇害以后上海报章的态度,有几种态度?分别是什么人的态度?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

7、”,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得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2)作者与白莽有过几次交往?从中可以看出白莽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第一次会面是白莽送书,外貌

8、描写“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第二次会面是白莽送译稿。“谈得比第一回多一些”一笔带过。主要笔墨用在两次见面之间的看稿与通讯的记叙中。白莽明知应译为“国民诗人”,但偏译为“民众诗人”,(“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且包括统治阶级,具有某国国籍的人都是该国国民。)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所喜爱的诗人,这当然未免有些意气用事。所以鲁迅回信,“告诉他不应该由自己的爱憎将原文改变(从翻译的角度看),但是,由此可看出鲁迅对白莽的鲜明爱憎还是很理解的,也从此处流露出鲁迅对青年爱护的深情。第一次会面后白莽给鲁迅写信说“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说明

9、他是个极敏感而又率直的人,他先是直言谈论鲁迅,经过回信解释便不存芥蒂,乐意接受赠书,再译彼得斐的诗,亲送译诗给鲁迅。第三次会面是白莽出狱,“大热天”白莽穿着“一件厚棉袍”,见面后“彼此不禁失笑”。这一场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将革命者的困顿、执着与乐观跃然纸上。(3)白莽出狱后与作者会面,转到为“我的两本书痛惜”,并补叙了一段关于两本书的来历,用意何在?补叙购书之难,存放之久,喜爱之深,赠时的郑重其事。“也如我那时一样,热爱彼得斐的诗的青年”写出作者与白莽心灵上的相通。“谁料到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讽刺当时的反动统治对文化的扼杀。 2. 分析第二部分(1)作者

10、写柔石的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硬气”而“颇有点迂”(2)如何理解这里的“硬气”而“颇有点迂”?“硬气”指坚定、正直、耿介不阿,“迂”本义含有“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这里则突出柔石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这固然体现了他的纯洁、善良、淳朴、正直,也反映了他幼稚、简单,书呆子气的一面。(3)鲁迅用那些事实来表现柔石的“硬气”而“迂”的性格?A 为介绍东北欧文学和外国版画而设立朝花社,担任了“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事情不如意,也总“相信人们是好的”,不相信会有骗人、卖友、吮血的事任事硬气,昧于某些世事。B 朝花社倒闭,“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只是自己“拼命的译书,准

11、备还债款”对债务硬气,而味于某些世事,不会追索书款。C 他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连行走时,自己“离”一路,与鲁迅同行时,使鲁迅“愁”一路。足以见其对长者和女性同乡、朋友的忠实态度。(4)方孝孺的典故用意何在?明朝方孝孺效命于明惠帝朱允汶,后惠帝的叔父燕五朱棣为夺帝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一说下落不明),方孝孺入狱,因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被杀,祸及870余人。方孝孺为姓朱的争位而丢掉性命,连累亲友宗族,实在很“迂”。但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同时这一典故还以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青年的

12、罪行。(5)最后一段中,作者连用了三个“疑心”,应怎样理解?第一个“疑心”,是写对冯铿的印象。“我疑心她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好象是批评她办事有点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其实并非贬辞,正说明她是一个热情奔放,富于幻想的革命女青年。当然在鲁迅看来,这种缺乏严酷的斗争经验的女青年常会有这样的缺点,正如柔石相信人是会骗人一样。后面写她在监狱里“面目都浮肿了”,可见她是一个坚强可敬的革命青年。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冯铿的影响。“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说明他们都有点“罗曼蒂克”和“急于事功”,但这个“疑心”又被第三个“疑心”所否定。 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

13、己的弱点来反衬柔石的优点。“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突出柔石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 作者不回避写出自己对冯铿的“隔膜”,不隐讳自己对她的最初印象,甚至以自嘲的口吻说出“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正可见这段回忆的真实可信。3. 分析第三部分 文章第三部分只有两段很短的文字却独立成段,是否与全文不协调?是否应该删除或并入其他部分? 这一段是全文的过渡段。如果缺少这一节或并入其他部分,就会产生缺陷。(1)有些事情不能乘此作些说明,如白莽即殷夫,若不交代清楚,下文柔石信里提到殷夫便会

14、突如其来。(2)不能写出新送出的一本书又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也就不能由痛失好书而暗寓痛失很好的青年的 感情,感情上升的链子便缺了一节。“练习德文”几句,一方面写作者和白莽的关系,一方面为下文柔石学德文伏笔。 4. 分析第四部分(1)如何理解“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柔石被捕时袋里藏着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所以传说官厅正在找鲁迅。照说鲁迅身为作家,与书店订合同,自属常情,可是鲁迅却不愿为此辩解,因为官厅是不讲理的。他们对革命作家,正诬蔑罗织罪名还惟恐不足,怎么可以因辩解而送上门去? 说官厅“不明不白”的地方就含蓄地点明了这层意思,下文说柔石的“

15、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明白”二字也含意颇深,因为这是卑劣的诬陷,案情是无法讲明白,也是不准讲明白的。这几处的“明白”,都隐讳曲折地对反动当局进行了揭露和抨击。(2)作者为何引用说岳全传里高僧坐化,逃避差役追捕的故事?如何理解“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磐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鲁迅引用“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这个偈子,是借用它一个“走”字,以表明作者对反动派追捕的对策。在鲁迅看来,像高僧那样不觉悟的“奴隶”,他们盼不到剑仙侠客来救自己,只好坐化来脱离苦海。鲁迅批判了那种不敢起来与反动统治者作斗争,只能用死来摆脱苦海的消极态度,说明自己的出走,并不是害怕逃跑,“我不是高僧”是对高僧的批判,我还有“有生之留恋”,表明鲁迅的“逃走”是为了要活下来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当时,“官厅”正在追捕鲁迅,鲁迅用了秦桧派何立来捉高僧的故事。这里并没有出现秦桧的名字,但只要读过说岳全传的人就会明白何立是谁派去的。鲁迅把蒋介石比作买国贼秦桧,写得比较隐讳,这是因为当时的白色恐怖。(3)从柔石狱中信件中可以看出柔石的什么性格?信中“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周先生周树人,指鲁迅,鲁迅的地址,他当然是熟知的,但他始终保守秘密,未予透露,又通过写信的机会转告鲁迅,要他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