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376273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试题-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知识竞赛试题2014-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B)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A.可以接受B.应当接受C.不接受D.需要接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内部审计(B),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A.执业组织B.自律组织C.职业组织D.行业组织3.2013 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开始施行的时间是:(C)A.2013 年9 月1 日B.2013 年12 月1 日C.2014 年1 月1 日D.2014 年5 月1 日4.制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依据是:(D)A审计法B审计署

2、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C审计法实施条例D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5.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C)A.审查和评价活动B.监督和评价活动C.确认和咨询活动D.保证和评价活动6.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也应当遵守该准则的情形是:(C)A.接受授权、聘用承办或参与内部审计业务B.接受委托、指派承办或参与内部审计业务C.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参与内部审计业务D.接受委托、聘任承办或参与内部审计业务7.随着组织面临风险的日益复杂和多元,为有效配置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在实施审计

3、业务时,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A)A.组织风险B.内部控制C.组织业务D.组织目标8.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内部审计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建立指导、监督、分级复核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并接受(B)。A.内部审计质量检查B.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C.内部审计质量考核D.外部审计9.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编制中长期审计规划、年度审计计划、本机构人力资源计划和(C)。A.奖惩制度B.薪酬制度C.财务预算D.财务计划10.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负主要责任的是:(A)A.内审机构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B.内审机构管理的适当性和充分性C.内审机构管理的有效性和相关性D.内审机构管理的充分性和相关性11

4、.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包括:(D)A.职业品德B.职业纪律C.职业责任D.职业声誉12.以下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都强调的是:(B)A.保持职业敏感B.接受后续教育C.考取职业资格D.全面关注风险13.以下各项不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是:(C)A.审计人员本人持有被审计单位股票B.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领导有直系亲属关系C.审计人员本人从未参与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D.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长期合作关系14.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除了后续教育,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和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途径,还包括:

5、(C)A.发表文章B.长期培训C.职业实践D.学历教育1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是(D)A.不得从事损害所在组织利益的活动。B.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C.在履行职责时,做到诚信正直、保持客观性。D.在审计报告中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意愿披露相关事项。16.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和(B)。A.项目审计计划B.项目审计方案C.审计规划D.审计通知书17.负责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的的主体是:(B)A.内部审计人员B.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C.审计委员会委员D.审计项目负责人答案请访问中审论坛搜索18.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应当重点调查了解的情况包括:(D)A.组织的战略

6、目标B.对相关业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计划和合同C.相关人员的能力及岗位的近期变动D.以上都是19.根据审计计划准则,对实施具体审计项目相关的审计内容、审计程序、人员分工、审计时间等作出安排的是:(C)A.年度审计计划B.项目审计计划C.项目审计方案D.内部审计发展规划20.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D)、复杂程度及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审计资源。A.目的B.内容C.范围D.性质21.内部审计机构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的时间要求是:(A)A.实施审计三日前B.实施审计五日前C.实施审计七日前D.实施审计十日前22.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C)

7、A.正确性、合理性和相关性B.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C.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D.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23.根据审计证据准则,审计证据的种类主要包括六种。在审计中获取哪些类型的审计证据,应当依据不同的审计事项及其:(B)A.审计风险B.审计目标C.审计结果D.审计报告24.根据审计证据准则的规定,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B)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A.必须B.如有必要,应当C.尽可能D.视情况而定25.审计证据准则规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不包括:(A)A.具体审计事项的合理性B.适当的抽样方法C.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D.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26.审计证据

8、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水平密切相关,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D),所需证据的数量(D)。A.越高不变B.越低越少C.越高越多D.越低越多27.审计证据准则中规定,在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审计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关系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内部证据比外部证据可靠。B.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可靠。C.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D.直接获取的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证据可靠。28.审计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D)A.审计建议B.审计发现C.审计成果D.工作记录29.为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明确各级人员对审计工作

9、底稿的要求和责任,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B)A.层级管理制度B.分级复核制度C.审批制度D.审查制度30.审计工作底稿由内部审计机构或组织内部相关部门具体负责保管,所有权属于:(D)A.审计项目负责人B.内部审计机构C.被审计单位D.审计人员所在组织31.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准则,以下不属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目的的是:(C)A.为编制审计报告提供依据B.为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C.获取审计证据D.证明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32.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以使用各种(D),但应当注明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A.审计记号B.审计图表C.审计公式D.审计标识33.结果沟通是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

10、管理层就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进行的讨论和交流,一般可以采取的方式是:(A)A.书面或口头B.电话或邮件C.书面或电子D.口头或传真34.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将结果沟通的有关书面材料作为(C)归档保存。A.审计结论B.审计证据C.审计工作底稿D.审计记录35.内部审计机构为明确各级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的要求和责任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是:(B)A.全面复核制度B.分级复核制度C.重点复核制度D.审批制度36.编制审计报告时,针对审计过程、审计中发现问题所作出的具体说明,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等内容应当列入:(B)A.审计报告正文B.审计报告附件C.审计报告附录D.审

11、计报告摘要37.将审计报告及时归入审计档案妥善保存的责任主体是:(A)A.内部审计机构B.被审计单位C.组织管理层D.上级主管部门38.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可以适时安排后续审计工作,并将其列入:(D)A.审计程序B.项目审计方案C.审计建议D.年度审计计划39.编制后续审计方案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A.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量B.纠正措施的复杂性C.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安排和时间要求D.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40.当被审计单位基于成本或者其他方面考虑,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出(B)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向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报告。A.口头承诺B.书面承诺C.书面声明D

12、.口头解释41. 根据审计抽样准则,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组成的整体称为:(A)A.样本B.抽样单位C.样本量D.审计总体42.抽样结果的评价对于合理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评价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包括定量和:(A)A.定性B.数量C.范围D.方法43.根据审计抽样准则,确定抽样总体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A.相关性B.充分性C.经济性D.可靠性44.抽样风险主要包括误受风险和(B)。A.随机风险B.误拒风险C.基本风险D.技术风险45.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执行造成的风险是指:(A)A.非抽样风险B.抽样风险C.误拒风险D.误受风险

13、46.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发现差异时,应当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查和评价,包括:(D)A.询问管理层获取其解释和答复。B.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认管理层解释和答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C.如果管理层没有作出恰当解释,应当扩大审计范围,执行其他审计程序,实施进一步审查,以便得出审计结论。D.以上都是。47. 执行分析程序的目标不包括:(A)A.确认业务活动信息的真实性B.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C.发现差异D.发现不合法和不合规行为的线索1348.根据分析程序准则,分析程序所使用的信息按其存在的形式划分,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D)A.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B.实物信息和货币信息C.绝对数信息和相对数信息

14、D.管理信息和业务信息49.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了解被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这一执行分析程序的阶段是:(A)A.审计计划阶段B.审计实施阶段C.审计报告阶段D.后续跟踪阶段50.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分析程序适用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审计报告各个阶段的工作。B.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对分析程序结果的依赖程度时,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其业务活动的复杂程度。C.执行分析程序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综合使用。D.在执行分析程序的过程中,不必考虑分析程序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51.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设

15、计和运行的(D)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A.合理性B.真实性C.可靠性D.有效性答案请访问中审论坛搜索5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的责任主体是:(A)A.董事会及管理层B.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机构C.监事会D.内部审计机构53.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真实、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的:(B)A.真实情况B.风险状况C.缺陷D.潜在风险5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是:(D)A.控制的有效性会受到决策过程中人为判断的影响。B.管理人员可能会滥用职权,凌驾于内部控制上。C.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D.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55. 不属于内部环境要素审计的内容是:(C)A.组织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