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376102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黄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庸思想“中常、中正”“时中、用中”和“中和、中道”的三方面含义,分析和探讨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礼合一”和“诚明合一”等四个特征,为进步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庸思想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关键词】中庸思想;内涵特征;简析中庸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既是一种伦理学说,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思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处理问题

2、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是一个重大的哲学理论问题。“中庸”绝不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折中主义”,也不是取两边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思想修养境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意蕴深远,“中庸”就包含着这种思想,有很多影响后世的处世方法、精神和原则。一、中庸思想的内涵谈到中庸思想,必先理解“中庸”二字。“中庸”一词在论语雍也中就出现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作为道德标准,该是最高尚的了!可惜人们已经很长时间不能做到了。“中”与“庸”合二为一,意思是正确得当。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中庸”及其思想内涵呢?从“中庸”原文的意思和历代名家名作的释义中概括出来,我认为

3、中庸思想有“中常、中正”(认识论)、“时中、用中”(方法论)和“中和、中道”(目的论)三方面的含义。1.中庸思想的认识论含义中常、中正我们对中庸思想的认知,首先来了解明代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朱熹解释见于四书章句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熹的理解是“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中常”的含义指的是事物的常道中蕴含着内在、本质、和谐的理念。很多人简单的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与平常”,即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和谐状态,而折中主义只是把不同质的理解或理论无原则的、机械的结合在

4、一起。把中庸理解为平常、折中显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在孔子眼里,中庸是“至极”之德,是最高级的,一般人不能达到的境界。在周易中,“中”有“正中”、“刚中”、“得中”、“行中”、“中正”的含义。“中则必正,正则必中,中正二名实为一义。”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程颐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程颐把中庸视为天下之至道,作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指导原则。中庸的基本含义中就包含着“中正”的原则。2.中庸思想的方法论含义用中、时中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理解中庸思想,最鲜明的含义就是“用中”、“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

5、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都充分说明了“用中”的含义。孔子思想中,“仁”与“礼”是核心,但要把“仁”与“礼”在日常生活和政治中加以实现,必须以“中庸”作为实现的途径,这就是“用中”的问题。孔子谈到舜之所以为舜,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道于民众,做到“隐恶而扬善”。所谓“时中”就是“用中适时”,避免“过”与“不及”,以达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求其适宜,既要遵循做人的原则,又要在具体事务中把握灵活性,有通权达变的技巧,而不能一成不变,死板僵化地“执中”、“用中”。孔子中庸思想的“

6、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的原则,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便是“时中”,“时中”是中庸思想方法论的灵魂和核心。在孔子看来“执两用中”是一个总的原则,而“时中”就是“执两用中”原则的实际运用,是把“执两用中”正确运用于面临事物的问题上。在教育实践中,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抑有扬、补偏救弊的教育方法。3.中庸思想的目的论含义中和、中道中庸思想的最后目的就是“致中和”。即包含着“中和”、“中道”的含义。中庸开篇第1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情感没有表露时的状态是“中”,表露出来恰到好处叫

7、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大道,达到了“中和”,就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天地就各在其位、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各尽其性,万物就顺遂发育。“致中和”是子思对孔子中庸思想的概括和完善。“致”有“极尽”、“达到”之意,“致中和”即“极尽中和”。中庸思想极力推崇“至诚之道”。认为“诚”就是达到中庸之道的关键一步。“中道”指的是“至诚之道”,是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中和”、“中道”。在某种意义上,“诚”和“和”是一致的,“中道”和“中和”也是一致的。中庸关于“诚”的论述,篇幅很多,从第21章到第32章,大都在论述“诚”。“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

8、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是自己完成的,而道,是自己引导的,诚贯穿于事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所以,君子以行诚为贵。中庸论述了很多“天道之诚”与“人道之诚”,又论证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问题,这对我们理解和贯彻“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有很大的帮助。诚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事物发展规律的本质规定。“诚者,非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通过“明诚”,也就是教育、学习的方式,把“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最高境界的“至诚之道”。二、中庸思想的特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礼合一”、“诚明合一”四个方面的特征颇深具

9、教育意义。1.“天人合一”众所周知,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视的关系学问,称为天人之学。天人之学又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流。中庸第1章是全篇的总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三句揭示出一条贯穿天人关系的线索:天命一性一道一教。指出“性”“道”“教”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天命”的实质意义就是指自然、人性是天所赋予的,所以人性就是“天性”,即自然秉性。“天命之谓性”,如果从人的角度来看,则讲的是“得天”,是讲人性的来源,即“行天为性”。提示了人性的生成,其本原是天命。“率性之谓道”,意思是依循人的自然天性就是符合“道”。探讨的是人性价值及其实现的问题。在儒家哲学看来,人生

10、价值就在“率性”中实现。“修道之谓教”,讲的是人生修养问题,强调的是人伦教化作用。“修道”就是修明道德,既要修人道,也要修天道,从而形成天道和人道的合一。即从修明道德开始,经过调节情感达到尽性、立命乃至于知天,也就是儒家提倡的“下学上达”、“学达性天”的含义。中庸思想认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指的是天人和谐,是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的生命价值与天地律动的和谐统一。宇宙万物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人是万物之灵长,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成为实现宇宙和谐的决定因素。只有人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会有“天人合一”。即“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

11、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天地合其德”的完善境界,正是和谐教育理念的终极追求。2.“知行合一”中庸第20章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就是“学问思辨行”。“学问思辨行”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因而学之,及其知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孔子认为,自己并非生而之知者,只是“好古敏求”者,是在后天闻见和学习文献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对好的道理采纳,对不明白的和靠不住的事情存疑,这样来避免行动的盲

12、目性,同时学思结合,以学为思的基础,边学边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运用思维推理,“闻一以知十”,审慎地辨别是非,“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从而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反对主观固执、自以为是,强调将学得的好经验和道理付诸实践,教育学生“纳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的这些言论和主张,成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思想基础。“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就是对博学中的内容设问置疑;“慎思”就是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就是通过慎思而明辨是非真伪;“笃行”就是将明辨的结论付诸于实践。这是一套环环

13、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一环扣一环,上一个环节为下一个环节的前提,下一环节为上一环节的延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中包含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学问思辨行”是一个整体,“学”、“问”、“思”、“辩”四者为“知”,“知”的目的都是为了“行”。“学问思辨行”有一个明确的为学步骤、层次和过程,一切学问离不开学、离不开问、离不开思、离不开辨、离不开行。这一思想充分肯定了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两者都是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活动,体现了儒家教育理念所强调的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方法来寻求认识活动整体上的和谐统一的特点,很值得在认知与实践过程中借鉴和学习。3.“仁礼合一”“仁”是

1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价值主体和道德之源。孔子提倡的“仁”指的就是“仁爱”,是对生命的珍惜、珍爱与尊重。“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典章制度的总和,是实现“仁”的方式和手段。“仁”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向上的道德精神,属于个体的主观能动;“礼”是行为规范的外在制约力量,属群体社会性规范。宽信、谦让、博学、笃实、切问、思辨都是符合中庸之道“仁”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在生活中的外化,则体现为行为自觉符合“礼”的规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实现“仁”的保证和手段。孔子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把“仁”作为“礼”之所以推行的依据。“仁”与“礼”相互作用,仁内礼外,“仁礼合一”,是人符合于“中庸之道”的

15、重要保证。“中庸之道”也正是孔子经常勉人力行的合乎情理的仁道、礼道。中庸一文中多处反复阐述“仁礼合一”、内外统一的“中庸之道”。中庸第20章提到“群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三达德”即“知、仁、勇”,“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种社会道德伦理关系,这是儒家“礼”的主要内容。以“三达德”行“五达道”,讲的是内心道德修养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即“仁”、“礼”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关系。“忠恕违道不远”,认为“忠恕”的含义和中庸之道是相符合的,“忠”指的是要存有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发而为外在道德行为的“中节”,

16、即用“礼”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仁”。还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即所谓仁,就是人与人相互亲爱,而首先要爱亲人。所谓义,就是人与人相互得宜,而首先要尊贤者。爱亲人有分级,尊贤者有等次,这就产生了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充分体现“仁礼合一”的特征,如团结友爱,谦和礼让,宽信笃实。4.“诚明合一”中庸第21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诚明合一”的中庸之道。“自诚明”就是由“诚”而自然达到“明”,这适合于天赋高的人,通过“诚”让自己固有的善性得以完全体认,率性而为,符合于中庸之道;“自明诚”则先学习达到“明”,再由“明”达到“诚”,即通过学习使自己意识到固有的善性,这适合于大多数人,就是要“明”而“诚”,通过“修身”、“修道”的方式达到“诚”。“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即诚就是明,明就是诚,“诚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